財政部詳解積極財政政策加力提效工作安排 首次釋疑地方賣地收入大降對地方財政的影響
本報北京3月1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張均斌)積極財政政策加力提效的“路線圖”已明晰。今天,在“權威部門話開局”係列主題新聞發布會(hui) 上,財政部部長劉昆對這項工作的安排做了詳細解釋。同時,他對“2022年土地出讓收入大幅下降”的回應引起市場廣泛關(guan) 注,這是該部門首次釋疑地方賣地收入大降對地方財政的影響。
劉昆說,積極財政政策加力提效中的“加力”,就是要適度加大財政政策擴張力度。今年主要在3個(ge) 方麵加力:財政支出強度、專(zhuan) 項債(zhai) 投資拉動、推動財力下沉。
這意味著,在2022年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支出26.06萬(wan) 億(yi) 元的基礎上,今年財政支出規模還將繼續擴大;在2022年發行新增地方政府專(zhuan) 項債(zhai) 券超過4萬(wan) 億(yi) 元的基礎上,專(zhuan) 項債(zhai) 規模將繼續擴大;在2022年中央對地方轉移支付規模9.71萬(wan) 億(yi) 元基礎上,持續增加中央對地方轉移支付。
與(yu) 此同時,兼顧提升政策效能。一方麵,完善稅費優(you) 惠政策,增強精準性和針對性,著力助企紓困。另一方麵,優(you) 化財政支出結構,更好地發揮財政資金“四兩(liang) 撥千斤”的作用,有效帶動擴大全社會(hui) 投資,促進消費。同時,加強與(yu) 貨幣、產(chan) 業(ye) 、科技、社會(hui) 政策的協調配合,形成政策合力,推動經濟運行整體(ti) 好轉。
這項工作包含5項重點內(nei) 容:完善稅費支持政策,著力紓解企業(ye) 困難;加強財政資源統籌,保持必要支出強度;大力優(you) 化支出結構,不斷提高支出效率;均衡區域間財力水平,促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嚴(yan) 肅財經紀律,切實防範財政風險。
其中,稅費支持政策是大家關(guan) 注的重點,也是積極財政政策的首要發力點。財政部數據顯示,2022年全國10萬(wan) 戶重點稅源企業(ye) ,每百元營業(ye) 收入稅費的負擔下降了2.7%。企業(ye) 的現金流增加了,發展活力增強了,應對風險挑戰的韌性更足了。財政部副部長朱忠明介紹,2023年,各項稅費支持政策仍將對助企紓困、穩住經濟大盤發揮重要作用。
劉昆在回應“2022年土地出讓收入大幅下降”時說,若按照2022年土地出讓收入減收約2萬(wan) 億(yi) 元匡算,影響地方一般公共預算財力約3000億(yi) 元。他解釋,土地出讓收入是毛收入,收入減少的同時,也會(hui) 相應減少拆遷補償(chang) 等成本性支出。“因為(wei) 收支之間是聯動的,所以它的收入下降影響並沒有那麽(me) 大”。
相比收入增長乏力,2022年,為(wei) 了支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積極財政政策發力,財政支出保持了一定強度。為(wei) 了彌補去年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本級收入的下滑,保證財政收支平衡,中央加大了對地方的轉移支付力度。財政部數據顯示,去年全年中央對地方轉移支付規模9.71萬(wan) 億(yi) 元,增加1.42萬(wan) 億(yi) 元,增長17.1%。
劉昆指出,地方的財力和它本級的一般公共預算收入不是一回事,地方40%左右的財力來自中央對地方的轉移支付。過去3年,中央對地方轉移支付年均增長了9.3%。這一增速比地方本級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的增長幅度高了6.8個(ge) 百分點,“這就有效彌補了本級收入的不足”。從(cong) 地方預算執行情況看,過去年地方財政支出平均增幅達到3.4%,所以,“地方財政是緊平衡狀態,但也是總量增加的狀態”。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