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開往鄉村振興的列車

發布時間:2023-03-02 15:44:00來源: 中國青年報

  2月13日10:35,D8106緩緩駛出昆明站,一群放棄休息的中國鐵路昆明局集團有限公司誌願者開始忙碌。他們(men) 的目的地是小灣東(dong) 站——一個(ge) 坐落在雲(yun) 南大理南澗彝族自治縣小灣東(dong) 鎮瀾滄江畔的車站。

  這是全國唯一一個(ge) “鄉(xiang) 村振興(xing) 火車站”。受地形地貌限製,車站采用半隧半橋方式設計建設,一半建在新華隧道裏,一半建在瀾滄江特大橋上,於(yu) 2021年11月6日正式投入使用。

  “小灣東(dong) 站開通以來,我們(men) 特設‘共青團號’列車,由青年團員組成的誌願服務隊開展‘車上+車下’服務,為(wei) 鞏固脫貧攻堅成果與(yu) 有效銜接鄉(xiang) 村振興(xing) ‘接力’。”昆鐵局團委書(shu) 記趙則向中青報·中青網記者介紹道。

  馳騁的“共青團號”列車上,昆明客運段團委負責人李苑拿起話筒說道:“歡迎乘坐昆明客運段擔當的‘共青團號’列車,旅途中我們(men) 的青年誌願者們(men) 將竭誠為(wei) 大家服務。”

  和一般列車乘務員的服務不同,這群青年誌願者身穿雲(yun) 南少數民族服飾,捧著手鼓,以一場民族風情的現場演出開啟了服務。

  火車一響,黃金萬(wan) 兩(liang) 。小灣東(dong) 站開通後,老鄉(xiang) 們(men) 從(cong) 此告別了群山阻隔出行不便的困境,山裏的農(nong) 產(chan) 品可以運出去賣個(ge) 好價(jia) 格,前來小灣東(dong) 的人越來越多。小灣東(dong) 鎮大金龍酒店負責人蔡世忠深有感觸,“火車通了後,來我這裏住宿的外鄉(xiang) 人越來越多,有來拍照的,有來釣魚的。”

  結束了車上的誌願服務,抵達小灣東(dong) 站,車下的誌願服務又開始了。

  昆鐵“共青團號”青年誌願者來到位於(yu) 小灣東(dong) 鎮岔江村烏(wu) 骨雞專(zhuan) 業(ye) 合作社,了解合作社生產(chan) 情況。

  養(yang) 殖場地位於(yu) 瀾滄江畔的半山腰,地勢陡峭。山坡上,一座座雞舍零星分散在高高的野草叢(cong) 中。合作社負責人李春華向記者回憶:“起初這些烏(wu) 骨雞由村民單獨養(yang) 殖,產(chan) 量不高,誌願者們(men) 來了後,幫我們(men) 出點子,讓村民們(men) 自願加入合作社,自己拿雞苗回家養(yang) ,由合作社統一製定養(yang) 殖標準,養(yang) 殖場地、喂養(yang) 程序等都按標驗收,確保村民自家養(yang) 的雞能夠達到標準,擴大生產(chan) 的同時還能幫村民提高收入。”

  “我們(men) 都是烏(wu) 骨雞客戶,除了昆鐵定向采購,我們(men) 個(ge) 人還會(hui) 單獨購買(mai) ,我老婆坐月子時就買(mai) 了好幾隻。”誌願者任星火說。如今,烏(wu) 骨雞養(yang) 殖成了小灣東(dong) 鎮老鄉(xiang) 們(men) 致富的道路之一。

  坐落於(yu) 小灣東(dong) 鎮新民村的泡核桃加工廠是昆明局集團公司2022年對新民村的重點幫扶項目。

  小灣東(dong) 鎮盛產(chan) 泡核桃,核桃品質優(you) 良,是當地老鄉(xiang) 的主要經濟作物。隨著動車開通,“共青團號”上的青年誌願者不僅(jin) 在車上開展“山貨出村助農(nong) 行動”,還來村裏幫著村民一起采摘。

  新民村黨(dang) 支部書(shu) 記查少斌介紹:“以前,老鄉(xiang) 們(men) 的核桃主要是外麵的商販進來買(mai) ,或者是自己背到街上賣,有時候商販不來,新鮮摘下來的核桃品質就會(hui) 受到影響。大家都渴望有一個(ge) 核桃加工廠,能夠在家門口就烘幹核桃、出售核桃。”

  在了解到老鄉(xiang) 訴求後,昆明局集團公司決(jue) 定援建新民村核桃加工廠,昆鐵青年駐村幹部楊德廣帶著“共青團號”誌願者一道幫助當地完成了核桃加工廠的建設投產(chan) 。

  楊德廣介紹,核桃加工廠投入使用後,老鄉(xiang) 們(men) 的核桃銷售有了穩定的渠道,還為(wei) 村民們(men) 提供了就業(ye) 機會(hui) 。2022年,泡核桃加工廠收獲頗豐(feng) ,合計銷售96.4萬(wan) 元。除此之外,泡核桃加工廠還可以加工核桃油等,扣除各項成本,泡核桃加工廠2022年為(wei) 村集體(ti) 經濟貢獻12萬(wan) 餘(yu) 元收入。

  昆明客運段中老鐵路列車長趙瑩靜這次來小灣東(dong) 鎮,還有一個(ge) 特別的安排。“臘月二十九,我們(men) 的誌願者帶著窗花對聯、學習(xi) 用品、肉、米油等年貨來過一次,提前備了一頓年夜飯過春節。”不到一個(ge) 月,趙瑩靜再次來小灣東(dong) 鎮,是要為(wei) 楊財琦過生日。

  去年8月,趙瑩靜作為(wei) 昆鐵“共青團號”青年誌願者到小灣東(dong) 鎮進行愛心幫扶時,認識了楊財琦。

  12歲的楊財琦父母雙亡,跟著奶奶生活,靠孤兒(er) 補助和低保維持生計。得知楊財琦的情況,趙瑩靜決(jue) 定“結對子”,“我也沒有弟弟,就認了財琦做弟弟。”

  2月13日傍晚,趙瑩靜帶著早早準備的蛋糕,和誌願者驅車一小時的山路,來到楊財琦家。吃完蛋糕後,趙瑩靜拉著楊財琦詢問,並認真檢查他的作業(ye) 。臨(lin) 走時,還一再叮囑。

  趙瑩靜說:“除了物質上的幫助外,我覺得財琦還需要精神上的關(guan) 愛與(yu) 支持,讓他自信地成長。”

  “這趟鄉(xiang) 村振興(xing) ‘共青團號’列車開通以來,形成了‘車上+車下’誌願入村助農(nong) 助學模式。通過撬動鐵路資源投入,擴大車、站、村、地項目銜接,助力80餘(yu) 萬(wan) 山區群眾(zhong) 出行,在84個(ge) 村入村助農(nong) ,孵化合作社助力村民增收1726.6萬(wan) 元,1207名村民和大學生到鐵路就業(ye) ,還打造了‘千年彝寨,雲(yun) 上小灣’旅遊品牌。”趙則表示。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周圍圍 來源:中國青年報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