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公益“慢火車”上的“快”青年

發布時間:2023-03-02 15:44:00來源: 中國青年報

  “平時休息日沒有什麽(me) 事,我就會(hui) 報名參加‘共青團號’公益慢火車的誌願服務。”2月15日,2023年春運最後一天,昆明至元謀西的7466次“共青團號”列車上,國鐵昆明局集團有限公司青年誌願者周學黨(dang) 一邊巡查車廂情況一邊和中青報·中青網記者對話。

  10分鍾前,周學黨(dang) 和誌願者一起載歌載舞,為(wei) 乘客帶來了文藝表演。沒做任何休息,勤快的他又開始巡查車廂,查看乘客是否需要什麽(me) 幫助。

  周學黨(dang) 是中老鐵路高鐵動車組的一名列車長,帥氣、幹練的他,語速飛快,卻是個(ge) 心細的男人。

  “這個(ge) 繩子得再係緊點,否則不穩當。”在6號車廂,一位50多歲的大媽正收拾背簍準備下車,周學黨(dang) 停下腳步提醒,並動手幫著係好繩帶。

  7466次“慢火車”真的很慢,單程運行245公裏,“複興(xing) 號”1小時29分就能跑下來,“慢火車”卻需要5小時14分,沿途停靠6個(ge) 客運站和7個(ge) 乘降所,票價(jia) 最高30.5元,最低4元。

  前來坐車的除了提著菜籃、背著背簍要去集市賣菜的菜農(nong) ,還有拎著大包小包探親(qin) 的村民、外出務工者和求學青年……

  “票價(jia) 幾十年都沒有變過。”周學黨(dang) 介紹,“在這個(ge) 快時代,這些‘慢火車’把一個(ge) 個(ge) 小村落串起來,成為(wei) 鄉(xiang) 親(qin) 們(men) 走出大山的便民車,甚至是有些村子唯一的出行工具。”

  每年入夏後,車廂裏就更熱鬧了。水果、野生菌大量上市,沿線村民會(hui) 挑著擔子、背著背簍上車,前往鎮上銷售,有時候還沒到站,在車廂裏就賣完了。周學黨(dang) 告訴記者:“我特別喜歡慢火車上的煙火氣息,每節車廂專(zhuan) 門設置了農(nong) 產(chan) 品擺放區。”

  誌願者張羽彬更是“快”人一步,被同事們(men) 譽為(wei) “用心金花”,因為(wei) 除了業(ye) 務認真細致,還有一項設計專(zhuan) 長。他結合各條線路特點,設計了昆鐵文創產(chan) 品,如收納袋、學習(xi) 用品等紀念小禮品。

  90後的張羽彬2022年暑運調入高鐵車隊。愛學習(xi) 的他,把每一次出乘都當作學習(xi) 的機會(hui) ,把途中遇到的事和“前輩們(men) ”的處理辦法,都用小本子記錄下來,很快適應了高鐵的快節奏、高客流量。今年春運,他已成為(wei) 動車組的主力軍(jun) 。

  結束上一個(ge) 班次的跑車任務,張羽彬有3天休息時間,他報名參加“共青團號”公益慢火車誌願服務,“每次有獎問答環節,看著搶答成功的乘客,拿著自己設計的文創產(chan) 品時那開心的笑容,我也覺得很幸福快樂(le) 。”

  在這趟火車上,像周學黨(dang) 、張羽彬這樣的青年誌願者還有很多。他們(men) 是昆明客運段不同線路和列車的乘務人員,平時隻要一有空,就自發到“慢火車”上為(wei) 老鄉(xiang) 們(men) 開展助農(nong) 活動,有時還幫助乘車的孩子補習(xi) 功課,“這趟車還是沿線求學孩子的通勤車,上下學時間,車廂裏都是背著書(shu) 包的孩子。”

  每逢傳(chuan) 統節日,這群誌願者會(hui) 特別裝飾車廂,編排文藝活動,給乘車的鄉(xiang) 親(qin) 帶去節日的問候,他們(men) 已經與(yu) 經常乘坐這趟列車到元謀賣菜的老鄉(xiang) 們(men) 成了“老相識”。

  “用一種‘慢’方式,見證‘快’時代下的中國溫度。”周學黨(dang) 說:“我們(men) 這一代鐵路青年趕上了好時代”。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周圍圍 來源:中國青年報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