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陽曆史文化典籍叢書》第十二輯首發
中新網沈陽3月2日電 (記者 韓宏)沈陽市檔案館(沈陽市文史研究館)2日舉(ju) 行了《沈陽曆史文化典籍叢(cong) 書(shu) 》第十二輯首發式暨典籍電子書(shu) 上線儀(yi) 式,此書(shu) 收錄了清宗室中著名滿族文學家愛新覺羅·裕瑞的詩文集作品。
沈陽市檔案館(沈陽市文史研究館)張春風表示,自2008年以來,沈陽市文史研究館長期堅持的典籍工程,迄今已經研究整理並校注出版了十二輯36冊(ce) 《沈陽曆史文化典籍叢(cong) 書(shu) 》。
《沈陽曆史文化典籍叢(cong) 書(shu) 》第十二輯,收錄了清宗室中著名滿族文學家、反映遼東(dong) 生活民情的詩人、書(shu) 法家愛新覺羅·裕瑞的詩文集作品:《草簷即山集》《論孟餘(yu) 說》《附刻論古七則》由沈陽市文史研究館研究員畢寶魁整理校注,《東(dong) 行吟鈔》《棗窗文續稿》《棗窗閑筆》由沈陽市文史研究館柳海鬆研究員整理校注。《沈陽曆史文化典籍叢(cong) 書(shu) 》第十一輯和第十二輯,首次完成了典籍工程對沈陽一位曆史文化名人全部作品的結集出版。
據介紹,裕瑞(1771—1838),字思元,豫親(qin) 王多鐸五世孫,讀書(shu) 廣泛,工詩善畫,通西蕃語,又用唐代古字翻譯唐代藏傳(chuan) 佛經凡數百卷。裕瑞還對詞曲、小說、話本、子弟書(shu) 多有經營,對《紅樓夢》也頗有研究,撰寫(xie) 的紅學入門書(shu) 《棗窗閑筆》,是很有價(jia) 值的研究《紅樓夢》的參考理論性專(zhuan) 著,極為(wei) 後世關(guan) 注。裕瑞的數種著作,多收入《思元齋集》《思元齋詩文合刻》。
《沈陽曆史文化典籍叢(cong) 書(shu) 》第十二輯,還收錄了清代滿族詩人恩錫在沈居官5年期間的詩作結集《嘉禾堂集》,由沈陽市文史研究館肇樂(le) 群館員整理校注。恩錫(約1817—?),字竹樵,室名承恩堂、嘉禾堂、曼陀羅花館,曾任盛京戶部侍郎兼奉天府府尹,著《承恩堂詩集》《蘊蘭(lan) 吟館詩餘(yu) 》《曼陀羅館紀程》《曼陀羅館消寒集》《吳中倡和集》等。
張春風強調,沈陽市文史研究館之所以長期堅持實施典籍文化工程,就是讓書(shu) 寫(xie) 在古籍裏的文字活起來,讓沈陽的曆史文化活起來,從(cong) 地域曆史文化中尋找城市的根和魂,從(cong) 地域曆史文化中尋找古為(wei) 今用的路徑,並在薪火相傳(chuan) 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中賡續文脈。
當天,《沈陽曆史文化典籍叢(cong) 書(shu) 》的電子書(shu) 正式上線。張春風表示,上線電子書(shu) 旨在以更便捷、幅射讀者範圍更廣的方式,讓沈陽典籍擁有更多讀者、更大影響力並發揮服務社會(hui) 的更大效力。(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