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中小企業迎來轉型“進行時”

發布時間:2023-03-03 14:33:00來源: 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AI質檢、工業(ye) 軟件、智慧倉(cang) 庫、數字工廠、管理平台……通過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能等技術的應用,許多中小企業(ye) 積極開展數字化轉型升級,逐漸實現從(cong) 設計到生產(chan) 、物流、銷售等環節的智能化,建立起質量可靠、過程可控、結果可溯的精細化管理模式。

  

  嚐到升級的“甜頭”

  如今,不少中小企業(ye) 嚐到了數字化轉型升級的“甜頭”。“通過采用大數據、物聯網技術管理上下遊,公司告別了物流‘糊塗賬’,丟(diu) 貨、收貨無憑據、追款困難等問題逐漸破解,節省了不少物流費用。”福建省有零有食科技有限公司相關(guan) 負責人說。

  在貴州省貴陽市高新區順絡迅達公司的車間,一台智能化機器設備拉動著比發絲(si) 還細的銅絲(si) ,正在進行焊接、檢測等工序。據介紹,順絡迅達搭建了智能工廠一體(ti) 化平台,隨著生產(chan) 數字化改造的深入推進,生產(chan) 效率較之前明顯提升。

  黑龍江省九三農(nong) 墾北大荒馬鈴薯產(chan) 業(ye) 有限公司啟動數字化車間後,建立了設備之間的工業(ye) 通信網絡,可以充分采集生產(chan) 信息,實現數據集成分析以及產(chan) 品製造過程的可視化管理。比如,根據大數據可以對澱粉生產(chan) 過程進行自動控製,避免人為(wei) 控製的隨意性和差異化操作,降低了操作人員的勞動強度,生產(chan) 成本大幅降低。

  山東(dong) 省濟南市章丘豐(feng) 源機械公司實現了物料出入庫的數字化管理,從(cong) 原料采購入庫開始就貼上專(zhuan) 屬的二維碼標簽,避免了之前物料采購單位不統一、財務核算工作量大、產(chan) 品分類出現混亂(luan) 的情況。員工通過掃碼出入庫,實時采集生產(chan) 過程中的各項數據,有效助力製定生產(chan) 計劃及采購計劃。

  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教授張培麗(li) 接受本報采訪時說,中小企業(ye) 的數字化轉型是必然趨勢,這就需要中小企業(ye) 保持開放心態,積極了解新技術、新模式,學會(hui) 善於(yu) 利用數字技術降本增效。“中小企業(ye) 的數字化轉型一定要符合企業(ye) 利潤最大化的本質追求,企業(ye) 轉不轉型、什麽(me) 時候轉以及轉型的節奏和步驟,都需要中小企業(ye) 根據所處行業(ye) 狀況、自身資金、技術和人才儲(chu) 備等具體(ti) 情況進行科學決(jue) 策。”張培麗(li) 說。

  助推企業(ye) “上線”

  業(ye) 界正采取新興(xing) 模式促進垂直行業(ye) 的數字化轉型升級。在江西景德鎮,陶瓷行業(ye) 工業(ye) 互聯網平台去年11月上線後,吸引陶瓷企業(ye) 紛紛入駐,匯聚了300多位知名陶瓷大師和陶瓷設計團隊。目前該平台已經為(wei) 200多家企業(ye) 提供數字化服務,在創新設計、工藝提升、強化質量、拓展市場等方麵發揮作用,加速陶瓷行業(ye) 中小企業(ye) 轉型升級。

  在浙江杭州,淩迪科技公司自主開發服裝仿真設計係列軟件,賦能服裝產(chan) 業(ye) 鏈上設計、製造、貿易等相關(guan) 中小企業(ye) 。據悉,傳(chuan) 統的服裝設計環節通常需要經曆7次左右的樣衣製作,而通過淩迪科技提供的數字化轉型服務後,樣衣製作僅(jin) 需1次,樣衣製作成本顯著降低。此外,通過數據化可以對麵料、顏色、款式進行快速檢索、定製設計,幫助各類服裝企業(ye) 提升運行效率。

  中小企業(ye) 的轉型發展需要自身創新,更離不開大型企業(ye) 的帶動。上海摯達科技公司是一家充電樁提供商,在轉型直麵終端消費者後,借助京東(dong) 的用戶、供應鏈、線上線下渠道等資源,迅速找到了實現銷量增長的密碼。據介紹,在中國中小企業(ye) 發展促進中心的指導下,京東(dong) 發布“2023滿天星計劃”,打造中小企業(ye) 融通發展平台,現已落地全國35個(ge) 城市,服務超過160萬(wan) 家中小企業(ye) 。

  “消費端的搜索技術能夠使消費者快速找到感興(xing) 趣的產(chan) 品,生產(chan) 端的智能算法能夠了解消費者的消費意願和潛在傾(qing) 向。”全國人大社會(hui) 建設委員會(hui) 副主任委員江小涓認為(wei) ,互聯網平台將多種數字化服務嵌入產(chan) 業(ye) 鏈,常用的有金融服務、消費者定製、智能化采購、銷售推廣等,這些高度專(zhuan) 業(ye) 化的數字服務,可以幫助中小企業(ye) 尋找客戶、獲得服務,以高效的協同能力提升全產(chan) 業(ye) 鏈經濟效率。

  服務盡在“掌中握”

  中國中小企業(ye) 發展促進中心日前發布的《2022年度中小企業(ye) 發展環境評估報告》提出,部分地區在中小企業(ye) 數字化轉型支持政策和服務效果等方麵還有待增強。張培麗(li) 認為(wei) ,不少中小企業(ye) 不敢輕易轉型或沒有能力進行轉型,需要政府落實各項助企政策,讓中小企業(ye) 有精力、有能力推動數字化轉型,還應積極打造中小企業(ye) 數字化轉型平台、各類技術共享平台等,為(wei) 中小企業(ye) 提供轉型方案谘詢以及相關(guan) 數字技能培訓。

  “有了‘泰企通’真是太方便了,足不出戶就能全方位掌握惠企政策、項目申報等內(nei) 容,一網在手,企業(ye) 服務盡在‘掌中握’。”江蘇省泰州市海陵區一家中小型機械公司的負責人感歎。原來,泰州打造“泰企通”服務平台,推出“轉型升級+精準服務”模式,通過“碼上政策”“碼上訴求”“碼上點單”等,創新開展企業(ye) 轉型升級服務。“泰企通”服務平台集納近年國家、省、市、市區等一係列政策信息,為(wei) 企業(ye) 提供政策匹配報告、項目線上申報等服務。

  各地積極運用數字技術,在優(you) 化中小企業(ye) 發展環境上下大力、出實招。浙江借助“企業(ye) 碼”構建全天候、全流程服務機製,實現助企政策一站匯聚、特定政策精準推送、惠企政策直達快享、熱點政策馬上解讀,打通政策服務“最後一公裏”;為(wei) 加快推動電子信息製造業(ye) 中小企業(ye) “上雲(yun) ”,重慶市組織遴選了一係列“雲(yun) 產(chan) 品”,供企業(ye) 在不同發展階段“點菜式”選擇;深圳市龍崗區成立工業(ye) 互聯網創新中心,采用事前補貼形式為(wei) 相關(guan) 企業(ye) 提供資金扶持,並助力培養(yang) 跨界人才,提升中小企業(ye) 數字化轉型積極性。

  工信部2022年11月印發《中小企業(ye) 數字化轉型指南》,提出深化數字技術在企業(ye) 發展各環節的應用,加速中小企業(ye) 技術創新、產(chan) 品升級和模式變革。專(zhuan) 家認為(wei) ,數字化轉型是一項係統工程,具有很強的綜合性、交叉性和複雜度,政府、金融機構、頭部企業(ye) 合力在軟硬件的成本、效率等方麵提供切實幫助,有助於(yu) 中小企業(ye) 加速數字化轉型。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