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精神引領 典型示範 久久為功——學雷鋒典型報道六十年述評

發布時間:2023-03-06 15:18:00來源: 《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黨(dang) 的二十大報告提出,要發揮黨(dang) 和國家功勳榮譽表彰的精神引領、典型示範作用,推動全社會(hui) 見賢思齊、崇尚英雄、爭(zheng) 做先鋒。作為(wei) 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方法和手段,精神引領、典型示範在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領導的長期革命和建設實踐中逐步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係統性工作程序(發現典型—總結經驗—提煉精神—宣傳(chuan) 推廣—帶動工作),典型報道作為(wei) 其中的關(guan) 鍵環節,對於(yu) 引領、示範作用的發揮至關(guan) 重要。

  20世紀60年代,在黨(dang) 領導人民戰勝嚴(yan) 重經濟困難的過程中,社會(hui) 各界湧現出許多英雄模範人物,雷鋒是其中的典型代表。雷鋒精神是對雷鋒事跡進行的理論概括和內(nei) 涵總結,隨著時代的變遷而創新發展、與(yu) 時俱進。在60年持續深入開展的學雷鋒活動推動下,雷鋒精神為(wei) 廣大群眾(zhong) 參與(yu) 社會(hui) 主義(yi) 國家建設提供了不竭動力,促進了全社會(hui) 良好道德風尚的形成,融入了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人精神譜係,滋養(yang) 著一代代中華兒(er) 女的心靈。黨(dang) 的曆史是最生動、最有說服力的教科書(shu) 。今天,從(cong) 黨(dang) 的宣傳(chuan) 工作史視角探究60年來學雷鋒典型報道的曆史發展,對於(yu) 總結經驗,加強改進典型報道,更好地發揮精神引領、典型示範作用,貫徹落實黨(dang) 的二十大精神具有現實意義(yi) 。

  真實事跡 客觀報道

  雷鋒事跡最早的媒體(ti) 報道,見於(yu) 1958年3月16日湖南望城縣委的《望城報》:十八歲的拖拉機手雷正興(xing) (雷鋒原名)的日記體(ti) 文章《我學會(hui) 開拖拉機了》在該報刊登。1959年11月10日遼寧鞍鋼弓長嶺礦黨(dang) 委的《弓長嶺報》,報道了工人雷峰(雷鋒曾用名)帶領青年《搶救水泥》的事跡。1960年10月26日,中國人民解放軍(jun) 沈陽軍(jun) 區《前進報》刊登了新華社、《人民日報》遼寧分社(站)記者對戰士雷鋒進行現場采訪和實地考察後撰寫(xie) 的人物通訊《毛主席的好戰士》,經《解放軍(jun) 報》《遼寧日報》改題轉載後,雷鋒的事跡開始廣泛傳(chuan) 播。

  1962年8月15日,雷鋒因公殉職,年僅(jin) 22歲。1963年1月8日起《遼寧日報》連續報道雷鋒的生平事跡。1月25日,《人民日報》刊登國防部批準授予雷鋒生前所在班“雷鋒班”光榮稱號的新聞。2月5日,《中國青年報》頭版刊登消息《遼寧青年學習(xi) 雷鋒》和社論《像雷鋒一樣戰鬥和生活》,第二版刊登通訊《永生的戰士》配發插圖、照片和羅瑞卿的題詞,隨後開辟《向雷鋒學習(xi) 什麽(me) 》專(zhuan) 欄,組織討論不同崗位青年如何以實際行動學習(xi) 雷鋒等問題。2月7日,《人民日報》頭版報道遼寧省開展學習(xi) 雷鋒活動的新聞,第二版通欄標題加編者按刊發通訊《毛主席的好戰士——雷鋒》,並配發評論員文章《偉(wei) 大的普通一兵》,第五版刊載《雷鋒日記摘抄》和照片,隨後開辟《學習(xi) 雷鋒》專(zhuan) 欄,集中發表讀者來信。2月8日起連續半個(ge) 月,《解放軍(jun) 報》每天在頭版或其他版麵顯著位置發表社論、長篇通訊和雷鋒戰友的回憶文章,報道全軍(jun) 學習(xi) 雷鋒的活動情況,並開辟兩(liang) 個(ge) 專(zhuan) 欄,還刊登了學雷鋒主題的連環畫、宣傳(chuan) 畫、歌曲、詩、鼓詞等文藝作品。同一時段,中央人民廣播電台在新聞節目、《解放軍(jun) 生活》節目和少兒(er) 節目中連續報道雷鋒的先進事跡、雷鋒日記和歌頌雷鋒的歌曲。

  雷鋒事跡宣傳(chuan) 首次以重大典型報道的方式在各媒體(ti) 自發展開,初步形成的雷鋒精神伴隨雷鋒事跡走向全國。至此,無論是黨(dang) 的縣委機關(guan) 報還是省委機關(guan) 報、軍(jun) 區報乃至黨(dang) 中央機關(guan) 報、軍(jun) 報、團中央機關(guan) 報、廣播電台,對雷鋒的報道基本上是由單一媒體(ti) 獨立開展的原創性報道,從(cong) 基層媒體(ti) 到中央媒體(ti) 的記者、編輯都顯示出“高度的政治敏感”和“堅強的群眾(zhong) 觀點”,他們(men) 深入群眾(zhong) ,發現典型,總結提煉,針對各自讀者群特點選取不同的角度切入,開展具有自身特色的報道,采寫(xie) 的文稿很少雷同,讀者閱讀不同媒體(ti) 對同一先進典型的報道,往往能夠產(chan) 生很好的疊加強化效果。對於(yu) 報道內(nei) 容真實性問題,有關(guan) 單位派調查組專(zhuan) 程到雷鋒家鄉(xiang) 進行了核實。當時各媒體(ti) 都很重視編讀往來,典型報道普遍以開辟專(zhuan) 欄的形式集中全麵反映社會(hui) 反響,注重發揮黨(dang) 報黨(dang) 刊耳目喉舌作用,成為(wei) 黨(dang) 中央了解基層實際情況的得力助手,為(wei) 雷鋒精神的繼續凝聚提煉奠定了基礎。

  高位推動 精神引領

  1963年2月初,《中國青年》雜誌的編輯從(cong) 媒體(ti) 典型報道中,感受到雷鋒典型意義(yi) 重大,決(jue) 定進行全麵係統報道——出版兩(liang) 期合刊的“學習(xi) 雷鋒專(zhuan) 輯”,並致信約請毛澤東(dong) 為(wei) 雷鋒題詞。2月22日,毛澤東(dong) 應約題詞“向雷鋒同誌學習(xi) ”,消息傳(chuan) 開,《解放軍(jun) 報》迅速致信約請並得到了其他六位中央政治局常委的題詞。周恩來的兩(liang) 次題詞之一,“向雷鋒同誌學習(xi) :憎愛分明的階級立場,言行一致的革命精神,公而忘私的共產(chan) 主義(yi) 風格,奮不顧身的無產(chan) 階級鬥誌”,成為(wei) 這一時期雷鋒精神的權威性概括。為(wei) 達到更好的宣傳(chuan) 效果,中央書(shu) 記處專(zhuan) 門開會(hui) 研究,決(jue) 定將中央領導的題詞集中發表。3月5日新華社發通稿,首都各報同時發表,在全國掀起了學雷鋒宣傳(chuan) 報道的高潮。

  《中國青年》的“學習(xi) 雷鋒專(zhuan) 輯”幾經加印,發行量突破800萬(wan) 份,在基層宣傳(chuan) 報道中發揮了巨大作用。中央人民廣播電台的《各地人民廣播電台聯播》節目連續播出雷鋒生前講話錄音、雷鋒戰友回憶雷鋒的講話錄音以及全國各界廣泛開展學習(xi) 雷鋒活動的報道;《星期演講會(hui) 》和《解放軍(jun) 生活》還延長節目時間,開辦了“向雷鋒同誌學習(xi) ”的專(zhuan) 題,八一電影製片廠迅速拍攝了新聞紀錄片《偉(wei) 大的戰士——雷鋒》……學雷鋒典型報道在全國各級各類報刊、電台、廣播站全麵展開。

  這個(ge) 階段,後發媒體(ti) 的事跡報道以轉載為(wei) 主,但轉載時,大多會(hui) 根據自身特點進行標題修改、內(nei) 容刪節等編輯處理,而不照搬照抄,以適應自身讀者群需要。這種做法在文章作者和首發媒體(ti) 的支持下,得以長期延續。後發媒體(ti) 的反響性報道各具特色,展現了本地區本行業(ye) 群眾(zhong) 學雷鋒的生動實踐,引導學雷鋒活動走向縱深。

  解放軍(jun) 報編輯部的工作總結反映出當時的媒體(ti) 共識:“雷鋒的宣傳(chuan) 大大啟發了我們(men) ,對於(yu) 典型宣傳(chuan) 固然不應當勉強地去製造所謂聲勢,但是,當真正抓住了重大典型以後,就要滿腔熱情,敢於(yu) 突出,敢於(yu) 做集中連續的宣傳(chuan) 。”不能簡單地以“常規”為(wei) 根據,為(wei) 老一套的習(xi) 慣所束縛。在宣傳(chuan) 過程中,一定要密切注視形勢的發展,“根據運動發展中群眾(zhong) 的反映補充我們(men) 的計劃,絕不要憑主觀框框行事”。

  黨(dang) 中央將3月5日確定為(wei) “學雷鋒紀念日”之後,每年3月5日,聚焦雷鋒精神、報道學雷鋒典型成為(wei) 報刊、廣播、電視、電影以及後來的新媒體(ti) 的常規做法,這也成為(wei) 推動雷鋒精神引領作用長盛不衰、縱貫60年的重要因素之一。

  學雷鋒典型報道的高潮規模空前,曆時三年。其間,“雷鋒式偉(wei) 大戰士”——劉英俊等先進典型和群眾(zhong) 中的學雷鋒積極分子不斷湧現,體(ti) 現出精神引領的顯著成效。

  “文化大革命”期間,雷鋒事跡報道的“高大全”傾(qing) 向一步步走向極端,雷鋒精神的鬥爭(zheng) 性被無限放大,新聞與(yu) 文學的界限愈發模糊,無限拔高的形象在這一時期新聞典型報道和文學典型塑造中隨處可見,雷鋒典型的報道和學雷鋒積極分子的報道都未能幸免。

  1976年“文化大革命”結束,社會(hui) 秩序得以恢複,黨(dang) 和國家工作重新走上健康發展的軌道。1977年3月5日,《人民日報》《解放軍(jun) 報》《紅旗》雜誌發表社論《向雷鋒同誌學習(xi) 》,《人民日報》時隔14年再次在頭版刊登毛澤東(dong) “向雷鋒同誌學習(xi) ”的題詞,同時發表黨(dang) 和國家領導人的題詞,推動了學雷鋒活動的繼續開展。

  典型示範 與(yu) 時俱進

  黨(dang) 的十一屆三中全會(hui) 之後,改革開放和發展社會(hui) 主義(yi) 商品經濟客觀環境下,傳(chuan) 統典型報道麵臨(lin) 挑戰。1982年,以雷鋒為(wei) 榜樣的解放軍(jun) 第四軍(jun) 醫大學學生張華舍己救人犧牲,媒體(ti) 的典型報道在激發群眾(zhong) 學習(xi) 英雄的熱情同時,引發了關(guan) 於(yu) “大學生救淘糞老農(nong) 值得不值得”的大範圍討論,眾(zhong) 多媒體(ti) 參與(yu) 討論報道,在觀點碰撞中,理所當然、居高臨(lin) 下、自說自話、單向灌輸的說理方式疲態盡顯。

  1983年3月5日,遵照中央決(jue) 定,《人民日報》《解放軍(jun) 報》等各大報紙重新發表老一輩無產(chan) 階級革命家關(guan) 於(yu) 向雷鋒同誌學習(xi) 的題詞手跡,其中鄧小平題詞“誰願當一個(ge) 真正的共產(chan) 主義(yi) 者,就應該向雷鋒同誌的品德和風格學習(xi) ”。其後,對“八十年代新雷鋒”——朱伯儒和張海迪先進事跡的大規模典型報道,凸顯了與(yu) 時俱進的特點,強化個(ge) 性色彩、散發情感溫度的典型事跡和直觀形象的報道方式讓人耳目一新。3月11日,張海迪報告會(hui) 在人民大會(hui) 堂舉(ju) 行,3月17日,中央電視台第一套節目播放張海迪報告會(hui) 實況錄像,全國收視人數達到兩(liang) 億(yi) ,電視媒體(ti) 為(wei) 學雷鋒典型報道的時代新篇注入了蓬勃生機。

  1989年7月《中共中央關(guan) 於(yu) 加強宣傳(chuan) 、思想工作的通知》強調,在黨(dang) 的全部工作中,宣傳(chuan) 思想工作居於(yu) 極其重要的地位。1990年3月5日,《人民日報》頭版頭條刊登《中央領導同誌題詞號召全國人民向雷鋒學習(xi) 》,其中江澤民題詞“學習(xi) 雷鋒同誌,弘揚雷鋒精神”,同版發表了社論和評論員文章,掀起了學雷鋒典型報道新的熱潮。

  在全社會(hui) 大力加強精神文明建設的背景下,各地群眾(zhong) 立足崗位學雷鋒,湧現出徐虎、李素麗(li) 等一批學雷鋒先進典型。1996年4月,京滬多家媒體(ti) 聯動,合力推出“新時代雷鋒”徐虎的報道,迅速轟動全國。《人民日報》通訊《普通勞動者的榜樣——徐虎》、《光明日報》通訊《徐虎和他的報修箱》、《工人日報》係列通訊《好人徐虎的故事》和大量使用的圖片透射出平實與(yu) 親(qin) 切,先進典型人人可學的導向得到強化。

  《經濟日報》刊發《讓雷鋒精神與(yu) 時代同行》;《中國青年》雜誌設立了專(zhuan) 門欄目,將學雷鋒與(yu) 學習(xi) 新的模範人物結合起來;《黨(dang) 建》雜誌開辟了“弘揚雷鋒精神”專(zhuan) 欄,刊發《你吹你的冷風,我學我的雷鋒》等文章;《瞭望周刊》在“當代中國人心態錄”欄目刊發了《學習(xi) 雷鋒四人談》,如實記錄基層群眾(zhong) 在學雷鋒實踐中的個(ge) 性化思考……媒體(ti) 自覺探索著學雷鋒典型報道與(yu) 時俱進的路徑。

  胡錦濤曆來重視學雷鋒活動,指出“雷鋒這個(ge) 光輝的名字和他崇高的精神品格,在曆史發展中始終煥發著光彩”。2012年2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印發《關(guan) 於(yu) 深入開展學雷鋒活動的意見》,提出9個(ge) 常態化項目和5個(ge) 組織實施要點,特別提出:“新聞媒體(ti) 要重視學雷鋒活動的宣傳(chuan) 報道,製定學雷鋒活動新聞宣傳(chuan) 方案,形成常態化的學雷鋒活動宣傳(chuan) 報道機製。報刊、通訊社、廣播、電視、互聯網等媒體(ti) ,要拿出重要版麵時段、頻率頻道,通過新聞報道、言論評論、專(zhuan) 家點評、群眾(zhong) 討論等多種形式,擴大學雷鋒活動的覆蓋麵和影響力。”

  2012年3月2日,中央精神文明建設指導委員會(hui) 授予郭明義(yi) 同誌“當代雷鋒”榮譽稱號,全國深入學雷鋒活動座談會(hui) 在北京召開。《人民日報》3月1日到3月22日,陸續在頭版刊發《構築當代中國的精神高地》《煥發億(yi) 萬(wan) 民眾(zhong) 的道德熱情》等係列評論員文章,《求是》雜誌刊發《讓雷鋒精神永駐神州大地》,《光明日報》刊發《肩負媒體(ti) 責任 傳(chuan) 承雷鋒精神》,《時事報告》雜誌刊發《你們(men) 那裏有雷鋒嗎》等文章。媒體(ti) 報道在注重對雷鋒精神創新闡釋的同時,提出了營造有利於(yu) 雷鋒傳(chuan) 人成長的氛圍,提倡社會(hui) 關(guan) 心、愛護雷鋒的傳(chuan) 人,幫助奉獻者解決(jue) 實際困難等實踐問題。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多次強調學習(xi) 雷鋒精神的重要性,指出“雷鋒精神,人人可學;奉獻愛心,處處可為(wei) ”,提倡“深刻把握雷鋒精神的時代內(nei) 涵,更好發揮黨(dang) 員、幹部模範帶頭作用”……2023年2月23日,“把雷鋒精神代代傳(chuan) 承下去——紀念毛澤東(dong) 等老一輩革命家為(wei) 雷鋒同誌題詞六十周年”座談會(hui) 在京召開,會(hui) 上傳(chuan) 達了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的重要指示。這些重要指示為(wei) 新時代雷鋒精神賦予了新的內(nei) 涵,促進了新時代學雷鋒誌願服務活動的創新。中央宣傳(chuan) 部、中央文明辦等14部門多年持續開展全國宣傳(chuan) 推選學雷鋒誌願服務“四個(ge) 100”先進典型活動,全媒體(ti) 廣泛報道誌願者先進典型事跡,推動了學雷鋒活動的常態化發展,“當代雷鋒”“道德模範”“時代楷模”“中國好人”“最美人物”的常態化典型報道,使雷鋒精神散發出溫暖的時代氣息。

  馳而不息 久久為(wei) 功

  學雷鋒典型報道60年,熱潮迭起。其中一些媒體(ti) 堅持常態化持續報道,對增強典型示範的穩定性起到了積極作用。《思想政治工作研究》雜誌,注重繼承思想政治工作優(you) 良傳(chuan) 統,著力推動思想政治工作實踐創新,將學雷鋒活動作為(wei) 典型報道的長線選題。雜誌在1983年創刊之初,就發表了一係列文章介紹群眾(zhong) 性學雷鋒組織和學雷鋒活動典型經驗,推進雷鋒精神的時代闡釋。在學雷鋒典型報道低潮期,雜誌陸續發表《初級階段還要不要雷鋒精神?》《有感於(yu) “雷鋒出國”》《“熱潮”前的冷思考》等文章,對於(yu) 學雷鋒活動出現的種種現象和問題積極發聲、回應、解疑、釋惑。雜誌還與(yu) 其他媒體(ti) 通力合作,開展雷鋒精神係列連續報道,擔當了思想政治工作領域權威刊物的守土之責。2004年,中國文明網創建,大力開展網上典型宣傳(chuan) ,設立“學雷鋒誌願服務”專(zhuan) 欄,常年進行學雷鋒典型報道。2015年,《雷鋒》雜誌創刊,遼寧撫順廣播電視台“雷鋒頻道”開播,成為(wei) 弘揚雷鋒精神、傳(chuan) 播社會(hui) 主義(yi) 核心價(jia) 值觀的重要陣地。2019年,“學習(xi) 強國”學習(xi) 平台上線,設立了“雷鋒精神”“誌願者服務”欄目……各類媒體(ti) 所設專(zhuan) 門欄目,為(wei) 學雷鋒典型報道常態化、長效化實踐的陣地建設打下了堅實基礎,充實內(nei) 容、堅守陣地,任重道遠。

  2022年8月15日,是雷鋒犧牲60周年的日子,紀念性學雷鋒典型報道展現出媒體(ti) 融合的全新麵貌:《光明日報》刊發文章《播下一粒種 花開六十年》,中央廣播電視總台《央視新聞》客戶端推出《今天,他的故事有了更多續集!》《致敬緬懷!今天,雷鋒犧牲60年》,“新華社微信”公眾(zhong) 號刊發文章《你一直都在!》,新華網刊發文章《他離開整整60年了,可我們(men) 依然在想念他……》,中央廣播電視總台中文國際頻道《國家記憶》欄目推出視頻《今天,懷念雷鋒》,遼寧日報·北國客戶端推出視頻《給叔叔的信》……全媒體(ti) 時代,主流媒體(ti) 全麵踐行“四力”方針,努力實現技術手段、傳(chuan) 播渠道、受眾(zhong) 體(ti) 驗等多維度的融合創新,提高網絡輿論引導力,做好典型宣傳(chuan) 報道,未來可期。

  國家強盛、民族複興(xing) 需要物質文明的積累,更需要精神文明的升華。學雷鋒典型報道跨越60年,曆久彌新,已經成為(wei) 宣傳(chuan) 思想工作繼承優(you) 良傳(chuan) 統、鞏固政治優(you) 勢,發揮精神引領、典型示範作用的經典案例。從(cong) 曆史中汲取智慧,堅定推進守正創新,雷鋒精神璀璨的光芒,會(hui) 不斷照亮我們(men) 前進的路;雷鋒,這個(ge) 中國人熟悉的名字,將繼續溫暖億(yi) 萬(wan) 人的心。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