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心委員:建議改變“解決糾紛就得打官司”觀念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北京3月6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李華錫)今年全國兩(liang) 會(hui) ,全國政協委員舒心建議盡快推動全國人大啟動多元解紛立法,同時各相關(guan) 部門要積極引導社會(hui) 改變“解決(jue) 糾紛就是到法院打官司”的觀念,讓群眾(zhong) 充分了解、自覺認同多元糾紛解決(jue) 機製。
舒心表示,自2019年起,全國法院啟動一站式多元解紛和訴訟服務體(ti) 係建設,各級法院把非訴訟糾紛解決(jue) 機製挺在前麵,努力為(wei) 群眾(zhong) 提供公正、高效、便利、低成本的糾紛解決(jue) 方案,取得階段性應用成果,形成“楓橋經驗”等一批先進典型。
他認為(wei) ,建立多元化糾紛解決(jue) 機製,特別是非訴訟糾紛解決(jue) 機製建立是一項龐大的係統工程,要置於(yu) 推進市域社會(hui) 治理現代化的大局中謀劃、部署和推進。按照完善“黨(dang) 委領導、政府負責、民主協商、社會(hui) 協同、公眾(zhong) 參與(yu) 、法治保障、科技支撐的社會(hui) 治理體(ti) 係”要求推進。
舒心在調研中發現,糾紛解決(jue) 工作中存在著發展不均衡、規範化不足、聯動效能低等問題,有必要通過立法對多元化糾紛解決(jue) 機製加以規範。
他建議自上而下加快製度建設進程,推動全國人大啟動多元解紛立法,立足“一站、集約、集成、在線、融合”五個(ge) 關(guan) 鍵,建立健全“前端接收響應、中端辦理反饋、後端回訪監督”的閉環式工作機製。
“特別是從(cong) 頂層設計角度規範多元化解經費、場所和人員的保障機製,促進全國多元解紛工作的規範化均衡發展。 ”舒心同時建議,各相關(guan) 部門要積極引導社會(hui) 改變“解決(jue) 糾紛就是到法院打官司”的觀念,加大對協商、調解、複議、仲裁等非訴訟糾紛解決(jue) 方式的宣傳(chuan) 、引導和監督,讓群眾(zhong) 充分了解、自覺認同多元糾紛解決(jue) 機製,主動去選擇高效、 便捷、低成本的方式解決(jue) 矛盾,化解糾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