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麽說5%左右增速符合實際
每年全國兩(liang) 會(hui) 都是觀察中國經濟走向的一個(ge) 重要窗口,GDP增長目標更是備受關(guan) 注。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國內(nei) 生產(chan) 總值增長5%左右”。對這一預期指標應如何看?
這是一個(ge) 量質並取、兼顧需要與(yu) 可能的目標。對於(yu) 我們(men) 這麽(me) 大的經濟體(ti) 而言,保持經濟平穩運行至關(guan) 重要。黨(dang) 的二十大明確提出,到2035年我國人均國內(nei) 生產(chan) 總值要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這就要求我們(men) 在提高發展質量基礎上長期保持合理經濟增長。5%左右的增速目標與(yu) “十四五”規劃目標有機銜接,符合發展實際,既積極又穩妥。設定合理的經濟增長目標,有利於(yu) 向市場傳(chuan) 遞積極信號,提振信心,有利於(yu) 引導各方把精力集中到提高發展質量效益上來。從(cong) 經濟發展能力和條件看,這一目標同現階段我國經濟增長潛力相適應,資源要素條件也是可支撐的。
這是一個(ge) 穩中求進、奮發有為(wei) 的目標。2022年,麵對風高浪急的國際環境和艱巨繁重的國內(nei) 改革發展穩定任務,在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堅強領導下,我國經濟頂住壓力迎難而上,國內(nei) 生產(chan) 總值突破121萬(wan) 億(yi) 元,在經濟總量連續兩(liang) 年超過百萬(wan) 億(yi) 元的基礎上再上新台階。作為(wei) 世界第二大經濟體(ti) ,5%左右的預期增速依然是高基數上的中高速增長,與(yu) 全球其他主要經濟體(ti) 相比也是一個(ge) 較快的速度,體(ti) 現了穩中求進和主動作為(wei) 。隨著優(you) 化調整疫情防控措施的落實,存量政策和增量政策疊加發力,我國經濟將加快恢複和回升。近期,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世界銀行等國際機構紛紛上調中國經濟增長預期,並認為(wei) 中國有望成為(wei) 拉動2023年世界經濟增長的“火車頭”。
這也是一個(ge) 需要付出艱苦努力的目標。當前我國經濟正在企穩回升,但經濟運行仍然麵臨(lin) 不少風險和挑戰。外部環境動蕩不安,世界經濟增長動能減弱、複蘇乏力,國內(nei) 經濟恢複基礎尚不牢固,需求收縮、供給衝(chong) 擊、預期轉弱三重壓力仍然較大,做好經濟工作難度不小。因此,實現5%左右的增速並不輕鬆,需要承壓負重、跳起摸高,需要政策協同發力和付出艱苦努力,並在實際工作中力爭(zheng) 取得更好的結果。
齊心協力加油幹,風雨無阻向前行。經過長期艱苦奮鬥特別是新時代10年的奮力拚搏,我國的綜合國力、社會(hui) 生產(chan) 力、國際影響力、人民生活水平進一步提升,我國發展具備了更為(wei) 堅實的物質基礎、更為(wei) 完善的製度保證、更為(wei) 主動的精神力量。總的來看,我國發展的趨勢和主流明顯好於(yu) 世界其他主要經濟體(ti) ,經濟韌性強、潛力大、活力足,長期向好的基本麵沒有變,2023年經濟發展仍具有良好支撐基礎和許多有利條件。
更要強調的是,增長速度是衡量經濟發展的重要指標,但不是唯一指標。我們(men) 不能不看GDP,但也不是隻看GDP。隻要我們(men) 堅定信心、頑強拚搏,就一定能夠實現新征程的良好開局,在高質量發展中贏得主動和未來。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