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鹿新弟:要提升產業工人創新積極性 打破晉升天花板

發布時間:2023-03-09 11:11:00來源: 中國青年報

 

  全國人大代表、一汽解放大連柴油機有限公司質量保證部技術質量室發動機裝調工、首席技能大師鹿新弟說,隻有高度重視技能人才工作,激勵更多勞動者特別是青年一代走技能成才、技能報國之路,同時加大新能源產(chan) 業(ye) 的研發投入力度,我國汽車產(chan) 業(ye) 才能持續高質量發展。

  “我來自一線,就應該把一線產(chan) 業(ye) 工人的所思、所想、所盼帶到全國兩(liang) 會(hui) 。”全國人大代表、一汽解放大連柴油機有限公司質量保證部技術質量室發動機裝調工、首席技能大師鹿新弟說,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強調,要加快培養(yang) 製造業(ye) 高質量發展的急需人才,讓三百六十行行行人才輩出,這對技術工人的個(ge) 人發展前景也很有好處。

  作為(wei) 一名在生產(chan) 一線工作了36年的技術工人,鹿新弟最熟悉的企業(ye) 車間是他履職調研最常去的地方。他總會(hui) 隨身帶著筆記本和筆,“就地取材”聽民聲。今年春節假期剛結束,鹿新弟就來到車間進行調研,為(wei) 今年全國兩(liang) 會(hui) 提交的建議作充足的準備。

  “目前,現有的技術工人職業(ye) 技能等級評價(jia) 為(wei) 五級,即初級工、中級工、高級工、技師、高級技師。”鹿新弟表示,不少產(chan) 業(ye) 工人在30歲就已達到高級技師等級,導致在此後工作中沒有職業(ye) 發展評價(jia) 和技術晉升機會(hui) ,嚴(yan) 重影響了產(chan) 業(ye) 工人的技術創新積極性,對長遠發展不利,也不能滿足新時代產(chan) 業(ye) 工人高質量發展的要求。

  為(wei) 研究打破產(chan) 業(ye) 工人晉升的“天花板”問題,鹿新弟在工作之餘(yu) 經常與(yu) 工友交流談心,充分調研產(chan) 業(ye) 工人的所想所盼,整理總結大量資料和調研筆記。

  自從(cong) 2018年當選第十三屆全國人大代表以來,鹿新弟曾多次建議,適當增加學徒工和工人院士的評價(jia) 等級。如今連任全國人大代表後,鹿新弟表示,還要繼續堅持將“工匠精神”融入到自己的履職過程中。

  鹿新弟對記者說:“去年,人社部製定出台意見,暢通了技能人才專(zhuan) 業(ye) 發展通道,延伸拓展了技能人才進步階梯,這讓一線技術工人的工作勁頭和鑽研幹勁更足了。”

  在工作之餘(yu) ,鹿新弟還十分注重培養(yang) 人才,依托國家級技能大師工作室、全國示範性勞模和工匠人才創新工作室,通過“老帶新”的形式,帶領徒弟為(wei) 企業(ye) 解決(jue) 多項質量問題,破解生產(chan) 過程中的難點、痛點問題。截至目前,已有百餘(yu) 名年輕產(chan) 業(ye) 工人通過這種形式成長成才,為(wei) 企業(ye) 質量提升作出了突出的貢獻。

  全國兩(liang) 會(hui) 期間,雙碳戰略、產(chan) 業(ye) 創新、新能源、智能網聯、汽車芯片等字眼再度成為(wei) 熱門話題。這些關(guan) 鍵詞既是當前汽車行業(ye) 亟須破解的難題,也意味著產(chan) 業(ye) 發展將迎來重要機遇。

  鹿新弟對我國汽車的發展前景表達了樂(le) 觀的預判。他認為(wei) ,隨著我國經濟的穩定增長和高質量發展,人民群眾(zhong) 的收入水平將會(hui) 越來越高,因此對汽車市場的需求會(hui) 越來越高。在他看來,汽車產(chan) 業(ye) 是標準的實體(ti) 經濟,也是先進製造業(ye) ,更是建設製造強國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國家支持發展的重點產(chan) 業(ye) 。

  鹿新弟說:“在汽車這個(ge) 實體(ti) 經濟的發展方向上,智能電動汽車將會(hui) 是我國汽車產(chan) 業(ye) 未來的機遇所在。與(yu) 此同時,汽車產(chan) 業(ye) 正在朝著高科技產(chan) 業(ye) 轉向,新能源、新材料、新技術、新工藝的大量應用將使汽車產(chan) 業(ye) 發生脫胎換骨的變化,給我國汽車企業(ye) 的自主創新帶來了更多的機遇。”

  今年,鹿新弟特別關(guan) 注氫內(nei) 燃機產(chan) 業(ye) 的發展。他呼籲,應將氫內(nei) 燃機納入新能源汽車產(chan) 業(ye) 發展規劃,支持氫內(nei) 燃機產(chan) 業(ye) 化推廣。

  鹿新弟分析說:“作為(wei) 全球規模最大、產(chan) 業(ye) 鏈最完整的內(nei) 燃機製造大國,我國在‘雙碳’背景下,傳(chuan) 統內(nei) 燃機產(chan) 業(ye) 麵臨(lin) 前所未有的挑戰。如果沒有一個(ge) 好的技術支持,可能會(hui) 影響到未來內(nei) 燃機產(chan) 業(ye) 的發展。”

  與(yu) 發動機打了近40年交道的鹿新弟認為(wei) ,與(yu) 氫燃料電池相比,氫內(nei) 燃機成本低,有良好的燃料適應能力,經處理後可實現零碳零氮排放。但由於(yu) 氫內(nei) 燃機並不享受新能源路權政策和新能源汽車積分政策,導致整車企業(ye) 推廣動力不足。

  為(wei) 此,鹿新弟多次深入新能源汽車企業(ye) 走訪調研,仔細對比兩(liang) 種燃料的優(you) 缺點,與(yu) 技術專(zhuan) 家討論交流後,提出加快建立氫內(nei) 燃機創新和技術交流平台,推動氫內(nei) 燃機納入新能源規劃,加強完善氫能產(chan) 業(ye) 鏈與(yu) 配套基礎設施建設,提升氫能整體(ti) 利用率。

  除了關(guan) 注氫能產(chan) 業(ye) 的發展,今年鹿新弟還提出了《關(guan) 於(yu) “國家第七階段機動車汙染物排放標準研究製定”的建議》《關(guan) 於(yu) 實施質量強國戰略,解決(jue) 培養(yang) 大國工匠瓶頸問題的建議》《建議推行職業(ye) 教育“雙元製”打通職業(ye) 教育研究生學曆通道》《關(guan) 於(yu) 提升推進產(chan) 教融合培訓“新產(chan) 業(ye) 工人”的建議》等,均受到不少關(guan) 注和討論。

  “作為(wei) 一線產(chan) 業(ye) 工人代表,不僅(jin) 要積極履職盡責,為(wei) 職業(ye) 技能人才探究長遠發展模式,還要專(zhuan) 注於(yu) 技術創新,解決(jue) 產(chan) 業(ye) 發展中的難點問題。”鹿新弟說,“隻有高度重視技能人才工作,激勵更多勞動者特別是青年一代走技能成才、技能報國之路,同時加大新能源產(chan) 業(ye) 的研發投入力度,我國汽車產(chan) 業(ye) 才能持續高質量發展。”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張真齊 來源:中國青年報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