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鼓勵支持民營經濟和民營企業發展壯大 讓“了不起”的人腰板挺得更直

發布時間:2023-03-09 11:14:00來源: 中國青年報

  “把民營企業(ye) 和民營企業(ye) 家當作自己人”成為(wei) 這個(ge) 春天牽動人心的一個(ge) 約定。

  3月6日,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看望參加政協會(hui) 議的民建、工商聯界委員時親(qin) 自為(wei) 民營經濟發展“撐腰”,強調“我們(men) 始終把民營企業(ye) 和民營企業(ye) 家當作自己人”,希望民營企業(ye) 家“放開手腳,輕裝上陣,專(zhuan) 心致誌搞發展”。而“堅持‘兩(liang) 個(ge) 毫不動搖’”“鼓勵支持民營經濟和民營企業(ye) 發展壯大”“支持中小微企業(ye) 和個(ge) 體(ti) 工商戶發展”等也被寫(xie) 入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

  全國政協委員、新希望集團董事長劉永好在過去一年做了多次關(guan) 於(yu) 民營經濟發展的調研,一個(ge) 直觀的感受是——民營企業(ye) 發展信心不足。

  他說,實體(ti) 企業(ye) 經過3年疫情衝(chong) 擊,普遍處於(yu) 發展低穀,雖然旅遊、消費等行業(ye) 已經率先出現了強烈複蘇信號,但全行業(ye) 恢複仍需要一個(ge) 過程。更重要的是,過去幾年的民間投資下滑明顯,一些企業(ye) 看不清方向,持觀望態度。

  以劉永好所在的川商總會(hui) 為(wei) 例,去年,川商返鄉(xiang) 投資的金額隻有五六百億(yi) 元,而這個(ge) 數字在過去幾年基本維持在千億(yi) 元的規模,“下降一小半”。

  全國政協委員、知乎創始人周源注意到,近年來社會(hui) 上出現的“私營經濟離場論”等論調,“這是對中央決(jue) 策和發展方針的誤讀和誤導”。他說,民營企業(ye) 的產(chan) 權和企業(ye) 家的權益得到保護,民營經濟就能卸下包袱、輕裝上陣、激發潛力,企業(ye) 恢複經濟增長的信心和動力就會(hui) 因此大大增強。

  改革開放以來,民營企業(ye) 從(cong) 無到有、從(cong) 小到大。很多代表委員都能隨口背出這樣的數字:民營經濟對中國經濟社會(hui) 發展的貢獻具有“56789”的特征,即貢獻了50%以上的稅收,60%以上的國內(nei) 生產(chan) 總值,70%以上的技術創新成果,80%以上的城鎮勞動就業(ye) ,90%以上的企業(ye) 數量。

  “不容易。”不少代表委員談到我國民營經濟的發展時都會(hui) 這樣感慨,但終究是因為(wei) 有黨(dang) 和政府的“撐腰”,走過來了。

  1993年,劉永好和另外22位私營企業(ye) 家一起當選第八屆全國政協委員。那年,剛過不惑之年的劉永好走上了人民大會(hui) 堂的講台,成為(wei) 改革開放後第一個(ge) 在人民大會(hui) 堂作大會(hui) 發言的民營企業(ye) 家。

  他發言的題目是《私營企業(ye) 有希望》,台下一片掌聲。當時鼓掌的人裏不少人後來被稱為(wei) “84”派、“92”派企業(ye) 家。這些人經曆過20世紀80年代“渾身是勁”的中國,大家“摸著石頭過河”,盡管河堤還沒修好,河床不知深淺,政策也有反複,但壓抑的創造力一經噴發,還是催生了無數奇跡。

  磕磕絆絆走到今天,越來越多的代表委員希望將對民營企業(ye) 的支持製度化、法治化。從(cong) “賦予民營企業(ye) 與(yu) 國有企業(ye) 在市場準入、融資、用地等方麵同等的權益和地位”到“不斷創新基礎設施投資的方式方法”,多個(ge) 建議見諸代表委員的議案與(yu) 提案之中,“為(wei) 民營企業(ye) 正名”是其中的關(guan) 鍵命題。

  全國政協委員、上海市社會(hui) 主義(yi) 學院院長周漢民說,發展民營經濟是一項係統工程,這其中的關(guan) 鍵和全局問題就是思想觀念,必須亮明態度,毫不含糊,從(cong) 政策和輿論上鼓勵支持民營經濟和民營企業(ye) 發展壯大。“相信市場的力量,相信民營經濟的力量”。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院長劉尚希表示,解決(jue) 民營企業(ye) 遇到的問題,其根本在於(yu) 要厘清對它們(men) 的認識,“民營企業(ye) 的問題看起來好像是政策問題、營商環境問題,根子在認識上”。

  難題需破解,預期需提升。事實上,正如民營企業(ye) 家多年前經曆過的那樣,從(cong) 頂層設計到政策落實,越來越多的利好正朝民營企業(ye) 家湧來。

  黨(dang) 的二十大報告明確提出“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去年年底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hui) 議再次強調堅持“兩(liang) 個(ge) 毫不動搖”,各地陸續公布的2023年政府工作報告也強調對國企民企平等對待。

  “2023年將是民營經濟一次騰躍之年。”全國政協委員、恒銀金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江浩然告訴中青報·中青網記者,無論是從(cong) 政策落實、經濟環境還是企業(ye) 自驅方麵,今年都是近幾年來最好的發展階段。

  用他的話來說,國家和地方始終在給民營企業(ye) 發展“輸送彈藥”。他記得,2021年自己在全國兩(liang) 會(hui) 經濟界別聯組會(hui) 上向李克強總理作匯報,提出了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政策按照半年或者季度預繳扣除的建議,僅(jin) 僅(jin) 過了18天,建議就正式落地。“這就是國家對民營經濟發展的支持力度和態度,我感同身受。”江浩然說。

  劉永好也對未來充滿信心。十年前,在新希望集團成立三十周年之際,劉永好向全體(ti) 員工發了一封內(nei) 部信,信的題目是《奔向大海》,當時,這位企業(ye) 家希望,新希望能穿過四川的崇山峻嶺,走向全國、走向世界。今年,他又寫(xie) 了一封內(nei) 部信,希望集團能經得起風浪、跟得上趨勢,《繼續遠航》。

  2020年5月23日,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看望參加全國政協十三屆三次會(hui) 議的經濟界委員並參加聯組會(hui) ,在談到民營企業(ye) 發展的難題時,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說,“今天的民營企業(ye) 生長在中國希望的田野上,但一開始麵臨(lin) 的卻是一片荒蕪。他們(men) 在夾縫中求生存,篳路藍縷闖出一條路來,這個(ge) 過程何其艱難。發展到今天的規模、作出今天的貢獻,非常了不起。”

  這次,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的話讓這些“了不起”的人更是挺直了腰板——民營經濟是我們(men) 黨(dang) 長期執政、團結帶領全國人民實現“兩(liang) 個(ge) 一百年”奮鬥目標和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中國夢的重要力量。

  中青報·中青網見習(xi) 記者 朱彩雲(yun) 記者 王林 張均斌 來源:中國青年報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