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政協委員倪邦文:加強黨的青年工作相關學科建設
黨(dang) 的二十大報告指出,“深入實施馬克思主義(yi) 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加快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hui) 科學學科體(ti) 係、學術體(ti) 係、話語體(ti) 係,培育壯大哲學社會(hui) 科學人才隊伍。”
今年全國兩(liang) 會(hui) ,全國政協委員、中央團校(中國青年政治學院)黨(dang) 委書(shu) 記倪邦文提案建議,加強黨(dang) 的青年工作相關(guan) 學科建設。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論黨(dang) 的青年工作》一書(shu) 的出版,為(wei) 黨(dang) 的青年工作學科建設指明了方向。”倪邦文認為(wei) ,黨(dang) 的青年工作相關(guan) 學科對培養(yang) 高素質青年工作專(zhuan) 門人才、培養(yang) 時代新人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他研究發現,近年來,黨(dang) 的青年工作相關(guan) 學科建設取得了一定的進展,但與(yu) 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hui) 科學學科體(ti) 係、專(zhuan) 業(ye) 化發展方向、群團改革目標、廣大青年實踐需要相比仍顯滯後,其邊緣學科地位依舊沒有得到根本性改變。
倪邦文建議,在馬克思主義(yi) 理論一級學科下增設“青年學”“少年兒(er) 童組織與(yu) 思想意識教育”二級學科或學科方向,在中共黨(dang) 史黨(dang) 建學一級學科下增設“中國青年運動史”“黨(dang) 的青年工作”二級學科或學科方向,並建立適應群團特點的專(zhuan) 業(ye) 學位研究生教育機製。
相關(guan) 學科尚屬“小眾(zhong) 冷門”型
“黨(dang) 的青年工作相關(guan) 學科實力偏弱。盡管‘思想政治教育’絕大部分高校均有開設,但聚焦黨(dang) 的青年工作,研究青年問題、青年現象、青年熱點的專(zhuan) 家占比長期處於(yu) 低位。”倪邦文介紹,以全國37所重點馬克思主義(yi) 學院為(wei) 例,研究黨(dang) 的青年工作群體(ti) 平均占比不足2%。而“青年學”“少年兒(er) 童組織與(yu) 思想意識教育”等學科,尚處於(yu) 專(zhuan) 業(ye) 目錄外,屬於(yu) “小眾(zhong) 冷門”型學科,在學術界和社會(hui) 上知曉度低。
“黨(dang) 的青年工作相關(guan) 學科發展和人才培養(yang) 實踐導向不足。”倪邦文分析,這包括對黨(dang) 的理論進行“青年化”闡釋等學科實踐能力存在短板,黨(dang) 團隊一體(ti) 化建設缺乏連貫性學科支撐。
“要讓黨(dang) 的理論為(wei) 青年所接受,就必須運用青年愛聽、想聽、能聽的‘青言青語’闡釋黨(dang) 的理論,這是一種學科實踐能力的體(ti) 現,需要運用教育學、心理學、傳(chuan) 播學、社會(hui) 學等理論進行綜合‘轉換’,形成具有交叉學科性質的新興(xing) 學科。”倪邦文認為(wei) ,目前這一短板還比較明顯。
他介紹,新時代黨(dang) 的青年工作對青年全過程成長、全鏈條培養(yang) 、全方麵發展的要求更加具體(ti) 、指標更加細化、導向更加鮮明,倒逼少先隊工作者、青年工作者、黨(dang) 群工作者告別“單打獨鬥”模式,黨(dang) 團隊一體(ti) 化建設需要創新機製、完善培養(yang) 模式、提供學科支撐。“黨(dang) 的青年工作學科尚未納入研究生教育學科專(zhuan) 業(ye) 目錄。”倪邦文注意到,國家層麵係統性、指向性、連貫性規劃不能有效覆蓋黨(dang) 的青年工作學科,學科資源匯聚能力較弱,直接製約和影響了黨(dang) 的青年工作學科發展。
黨(dang) 的青年工作學科建設必要且可行
“加強黨(dang) 的青年工作相關(guan) 學科建設是做好黨(dang) 的青年工作的基礎保障。”倪邦文表示,從(cong) 現有的研究生專(zhuan) 業(ye) 學科目錄看,與(yu) 黨(dang) 的青年工作直接相關(guan) 的學科專(zhuan) 業(ye) 數量較少、力量分散、實力偏弱,還未有效形成體(ti) 係化、規範化、指向性的研究合力,不能有效解決(jue) 黨(dang) 的青年工作所需學科支撐問題。
同時,他認為(wei) ,強化實踐導向是發展黨(dang) 的青年工作學科的內(nei) 在要求。“目前,黨(dang) 的青年工作的主要支撐學科以學術導向為(wei) 主,授予學術型學位,科學研究和人才培養(yang) 重理論、輕實踐。”倪邦文表示,有必要進一步凸顯青年工作學科發展的實踐導向,以專(zhuan) 業(ye) 學位研究生教育為(wei) 抓手,把實踐教育融入培養(yang) 各環節。
“增加高層次人才供給是做好黨(dang) 的青年工作的迫切需求。”倪邦文告訴中青報·中青網記者,新時代新征程黨(dang) 的青年工作麵臨(lin) 前所未有的機遇和挑戰,對從(cong) 業(ye) 人員的政治素質、職業(ye) 素養(yang) 、知識能力、專(zhuan) 業(ye) 化程度提出更高要求,黨(dang) 和國家迫切需要一大批具有準確把握青年現象、青年問題、青年需求,能將馬克思主義(yi) 理論與(yu) 實踐相結合的創新型、複合型、應用型人才。
雖然黨(dang) 的青年工作相關(guan) 學科建設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但倪邦文也看到,目前時機和相關(guan) 基礎均已具備,相關(guan) 工作可提上日程。
“黨(dang) 的青年工作相關(guan) 學科建設已有一定學科基礎和培育經驗積累。”倪邦文表示,經過近40年的建設,思想政治教育學科為(wei) 黨(dang) 的青年工作提供了學科支撐。目前,青年學、少年兒(er) 童組織與(yu) 思想意識教育等原有的目錄外專(zhuan) 業(ye) ,在學科基礎理論、專(zhuan) 業(ye) 教材、課程體(ti) 係、師資隊伍、學術型研究生培養(yang) 等方麵已初步積累起有益經驗。
此外,黨(dang) 的青年工作相關(guan) 專(zhuan) 業(ye) 學位研究生培養(yang) 已有高校探索,黨(dang) 的青年工作相關(guan) 專(zhuan) 業(ye) 研究生學位授予具有較高的需求。
目前,大中小學輔導員人數眾(zhong) 多,其中僅(jin) 全國少先隊輔導員就有346.5萬(wan) 名。這類群體(ti) 大部分為(wei) 一線教師,實踐經驗豐(feng) 富,本科學曆居多,但受到學科設置與(yu) 考試招生門檻限製,正規研究生教育比例較低,而在推進黨(dang) 團隊一體(ti) 化建設過程中,大中小學輔導員在青年工作領域繼續在職攻讀研究生的需求廣泛、呼聲較高。
加強黨(dang) 的青年工作相關(guan) 學科建設
基於(yu) 以上情況,倪邦文建議,首先要調整馬克思主義(yi) 理論學科研究生培養(yang) 類型結構。優(you) 化專(zhuan) 業(ye) 學位設置,從(cong) 單一的“學術型”轉變為(wei) “學術型+專(zhuan) 業(ye) 型”的研究生培養(yang) 結構,推動馬克思主義(yi) 理論研究的實踐應用。
他還建議,在馬克思主義(yi) 理論學科下增設“青年學”“少年兒(er) 童組織與(yu) 思想意識教育”學科方向,在中共黨(dang) 史黨(dang) 建學科下設置“中國青年運動史”“黨(dang) 的青年工作”學科方向。其中,“青年學”“中國青年運動史”可招收學術型學位研究生;“少年兒(er) 童組織與(yu) 思想意識教育”“黨(dang) 的青年工作”招收專(zhuan) 業(ye) 學位研究生。
此外,要建立全日製與(yu) 非全日製相結合培養(yang) 黨(dang) 的青年工作相關(guan) 專(zhuan) 業(ye) 學位研究生機製。在全日製統招計劃外,為(wei) 全國大中小學輔導員、黨(dang) 團隊青年工作者提供在職攻讀碩士與(yu) 博士學位的渠道和名額;創新培養(yang) 機製,以“脫產(chan) 學習(xi) ”為(wei) 主,將掛職兼職納入培養(yang) 環節,依托原有崗位實踐平台,因地製宜搭建新平台,形成係統化、專(zhuan) 業(ye) 化指導訓練體(ti) 係;教育部製定黨(dang) 的青年工作相關(guan) 非全日製專(zhuan) 業(ye) 學位研究生招生與(yu) 培養(yang) 規劃,國家財政提供專(zhuan) 項經費支持。
最後,他建議,擴大高校對黨(dang) 的青年工作相關(guan) 學科專(zhuan) 業(ye) 碩士學位研究生的招生自主權。“在一定範圍內(nei) ,允許培養(yang) 單位根據黨(dang) 的青年工作的特點與(yu) 行業(ye) 情況,自主確定招生錄取辦法,綜合采用審核製、推薦製、選拔製、考核製等方式,多元化錄取研究生。”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杜沂蒙 來源:中國青年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