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兵簡政 不養閑人
“中央國家機關(guan) 各部門人員編製統一按照5%的比例進行精減,收回的編製主要用於(yu) 加強重點領域和重要工作。”在國家機構改革方案中,中央國家機關(guan) 人員編製精減數量備受矚目。
政府機構人員編製並非越多越好。俗話說“龍多乃旱”,如果政府部門人員冗餘(yu) 、機構臃腫,就有可能發生“九龍治水”,多頭管理和“三不管”並存,人員權責出現重疊、不清、缺失等問題。長此以往,就會(hui) 阻礙國家治理體(ti) 係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進程。
機構一旦“人浮於(yu) 事”,不僅(jin) 難以實現既定目標、辦好該辦成的事,還可能弱化民眾(zhong) 享有行政服務的體(ti) 驗,“門難進、臉難看、事難辦”卷土重來。因而,精減和科學調配機構編製,是提高行政效率和政府公信力的內(nei) 在要求。
本次中央國家機關(guan) 改革,追求機構設置更加科學、職能配置更加優(you) 化、體(ti) 製機製更加完善、運行管理更加高效的目標。統一按照5%的比例進行精減,彰顯了黨(dang) 和國家堅持銳意改革、苦幹實幹的決(jue) 心和力度。
該減的要堅決(jue) 減下來,該加強的也要加強。此次收回編製並非“一裁了之”,而是將收回編製用於(yu) 加強重點領域和重要工作。當前,我國發展仍然處於(yu) 重要戰略機遇期,但機遇和挑戰都有新的發展變化,麵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和諸多不確定性因素,政府職能和工作重點也要適時調整。錢要用到刀刃上,人也要用到緊要處。
中央和國家機關(guan) 是黨(dang) 和國家政治架構和組織體(ti) 係的中樞,處在重大政策全麵實施的“第一棒”位置。編製精減以後,工作人員要堅持涵養(yang) 忠誠幹淨擔當的政治品格,抓牢主責主業(ye) ,推動黨(dang) 中央決(jue) 策部署不折不扣落實見效,做到思想不亂(luan) 、工作不斷、隊伍不散、幹勁不減。
此次中央國家機關(guan) 人員編製精減,也對各級地方政府精兵簡政不乏啟示。中國那麽(me) 大,各地實際情況千差萬(wan) 別,政府機構設置和人員編製要始終遵循因地製宜的原則,不設有名無實的衙門,不養(yang) 喝茶看報的閑人。基層單位要杜絕“牌子滿天飛”,防止財政供養(yang) 人員比例失衡,推行“一竿子插到底”的扁平化管理。
政府堅持輕裝上陣,改革才能快馬加鞭。衙門“變小了”,社會(hui) 治理的精準度卻提升了。政府更有底氣接受風高浪急甚至驚濤駭浪的重大考驗,與(yu) 人民群眾(zhong) 齊心協力、同舟共濟,越過千道關(guan) ,闖過萬(wan) 重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