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平視世界有自信 奮鬥實幹贏未來

發布時間:2023-03-09 11:16:00來源: 中國青年報

  3月5日下午,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參加他所在的十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hui) 議江蘇代表團審議時強調,我們(men) 的教育要善於(yu) 從(cong) 五千年中華傳(chuan) 統文化中汲取優(you) 秀的東(dong) 西,同時也不摒棄西方文明成果,真正把青少年培養(yang) 成為(wei) 擁有“四個(ge) 自信”的孩子。總書(shu) 記的表述再次凸顯“四個(ge) 自信”對於(yu) 青少年成長的重要意義(yi) ,也啟發我們(men) 去思考:平視世界的青年,該以怎樣的姿態擔負起曆史重任?

  黨(dang) 的二十大擘畫了全麵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國家、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麵推進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的宏偉(wei) 藍圖。正在召開的全國兩(liang) 會(hui) ,為(wei) 全國人民奮進新征程凝心聚力。提請人大代表審議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過去五年極不尋常、極不平凡。在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堅強領導下,我們(men) 經受了世界變局加快演變、新冠疫情衝(chong) 擊、國內(nei) 經濟下行等多重考驗,如期打贏脫貧攻堅戰,如期全麵建成小康社會(hui) ,實現第一個(ge) 百年奮鬥目標,開啟向第二個(ge) 百年奮鬥目標進軍(jun) 新征程。

  站在新的曆史節點,我們(men) 滿懷信心。在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的進程中,國家取得的每一項成就,都使中國人民的“四個(ge) 自信”愈加堅定。百年以來,曆經漫長的探索與(yu) 試錯,中國人民在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的帶領下,找到了何以救國、何以強國的曆史答案,重新樹立起站起來、富起來、強起來的民族自信。

  國家發展進程中,每一項成就都來之不易。2022年是黨(dang) 和國家曆史上極為(wei) 重要的一年,我國經濟發展遇到疫情等國內(nei) 外多重超預期因素衝(chong) 擊,在這種情況下,依然實現了全年國內(nei) 生產(chan) 總值增長3%、城鎮新增就業(ye) 1206萬(wan) 人、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等發展成效。將視角進一步拉遠,我國經濟發展再上新台階,國內(nei) 生產(chan) 總值過去五年年均增長5.2%,十年增加近70萬(wan) 億(yi) 元、年均增長6.2%,在高基數基礎上實現了中高速增長、邁向高質量發展。這一連串數字與(yu) 成就,更加堅定了中國人民昂首闊步走向未來的自信。

  一年,五年,一百年,輝煌成就和曆史經驗充分說明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道路是曆史的結論和人民的選擇,為(wei) 我們(men) 堅定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道路自信打下了基礎;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人運用馬克思主義(yi) ,不斷解決(jue) 中國革命、建設、改革過程中出現的重大曆史課題,讓我們(men) 堅定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理論自信的自覺;中國發展曆程中的一係列輝煌成就,證明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製度行得通、真管用、有效率,是我們(men) 堅定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製度自信的實踐;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融入革命文化和社會(hui) 主義(yi) 先進文化並傳(chuan) 承至今,是我們(men) 堅定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文化自信的根基。一代代中國人民譜寫(xie) 的革命史、發展史、奮鬥史,共同鑄成了新時代中國青年的精神底色,也讓他們(men) 能以不同於(yu) 前人的心態和視野,更加自信自強地站上世界舞台。

  2021年全國兩(liang) 會(hui) 期間,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看望參加全國政協會(hui) 議的醫藥衛生界教育界委員時表示,“70後、80後、90後、00後,他們(men) 走出去看世界之前,中國已經可以平視這個(ge) 世界了,也不像我們(men) 當年那麽(me) ‘土’了……”今天的年輕人之所以能夠平視世界,既與(yu) 中國的發展成果密不可分,也離不開其心態、思想的進步和轉變。

  平視世界,是一種自信和堅定。今日中國之世界地位,不靠任何人的賜予,更不靠運氣,而是憑借一代代國人真拚實幹得來的。中國人有充分的理由相信自己選擇的道路、理論、製度、文化,這種堅定的自信正是中國青年平視世界的資本和底氣。

  真正的“四個(ge) 自信”,不是對曆史結論的記憶與(yu) 背誦,也不是簡單直觀的事實與(yu) 價(jia) 值判斷,而是一種由內(nei) 而外、在複雜的環境中時刻指引我們(men) 以堅定步伐勇毅前行的從(cong) 容篤定。正如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慶祝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成立95周年大會(hui) 上所說,“有了‘自信人生二百年,會(hui) 當水擊三千裏’的勇氣,我們(men) 就能毫無畏懼麵對一切困難和挑戰,就能堅定不移開辟新天地、創造新奇跡。”

  認真領會(hui) “自信”這一概念的本質,我們(men) 不難明白:始終走在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道路上,善於(yu) 運用馬克思主義(yi) 中國化理論成果,從(cong) 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革命文化和社會(hui) 主義(yi) 先進文化中汲取精神力量,做到在迷茫困惑時不改其心,在困難挑戰下不移其誌,在挫折逆境中不毀其節,才算得上真正將“四個(ge) 自信”內(nei) 化於(yu) 心、外化於(yu) 行。

  對新時代青年而言,在成長過程中自然而然地因為(wei) 中國的發展成就與(yu) 國際地位而驕傲,隻是種下了一顆自信的“種子”。要讓這顆“種子”生根發芽,長成指導思想與(yu) 行動的“大樹”,還需持續為(wei) 其澆灌精神養(yang) 分,真正明白何為(wei) “四個(ge) 自信”、如何做到“四個(ge) 自信”、為(wei) 什麽(me) 要堅定“四個(ge) 自信”。

  2021年7月1日,在慶祝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成立100周年大會(hui) 上,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明確提出“堅持把馬克思主義(yi) 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ti) 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相結合”。“兩(liang) 個(ge) 結合”是中國化時代化馬克思主義(yi) 理論之樹常青的奧妙所在,也是教育青年、引導青年,為(wei) 其培養(yang) “四個(ge) 自信”的不二法門。具體(ti) 到“兩(liang) 個(ge) 結合”的實操層麵,通過開展年輕化、當代化、時尚化的探索創新,既能通過各種新技術、新媒介、新方法,讓青年更直觀地感知馬克思主義(yi) 中國化時代化最新成果,也能深入人心、喚起共鳴,使他們(men) 對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道路、理論、製度、文化建立起更強烈的認同和自信。

  要讓年輕人真正建立道路自信、理論自信,不能隻靠課本和教師的灌輸,而應使其置身於(yu) 曆史的坐標係中,順著中國發展的邏輯,通過自己的思考得出正確結論。發自內(nei) 心的製度自信、文化自信,也不是簡單、重複地輸出“中國勝於(yu) 外國”這樣的結論,而是在立足本國製度、本國文化的基礎上,堅持守正創新,充分運用思辨精神,在文明互鑒中博采眾(zhong) 長,使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製度和文化不斷發展、完善。

  正如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所強調的,我們(men) 的教育要善於(yu) 從(cong) 五千年中華傳(chuan) 統文化中汲取優(you) 秀的東(dong) 西,同時也不摒棄西方文明成果。今天,平視世界的一代身上既沒有貧窮落後造成的“仰視”心態,也沒有盲目自大的“俯視”心態。他們(men) 有能力也有責任從(cong) 中國傳(chuan) 統文化中提煉精華,同時充分結合中國國情,揚棄性、創造性參考借鑒西方文明成果。這既能起到“1+1>2”的化學反應,擁抱世界、開放包容,也有助於(yu) 躲開潛在的“彎路”和“陷阱”。

  實踐中,“四個(ge) 自信”是信念和底氣,也是拚搏和奮鬥。正因為(wei) 踔厲奮發、篤行不怠,我們(men) 才有攻堅克難、突破技術封堵的自信,全麵貫徹新發展理念、高質量發展的自信,堅定不移深化改革開放的自信,不斷增強人民群眾(zhong) 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自信。對於(yu) 年輕人而言,自信還源自政府工作報告裏對就業(ye) 、教育、住房、生育等“青年問題”的關(guan) 切和回應,體(ti) 現的是高質量發展給青年帶來的充分施展才華的舞台和機會(hui) 。中國的發展成就為(wei) 年輕人提供了自信的基礎,帶著這份自信,年輕人又能以更高昂的鬥誌為(wei) 國家作出更多貢獻。在這樣的“良性循環”下,縱然外部環境風高浪急,前方考驗可能更加嚴(yan) 峻,中國青年也無懼挑戰。

  “奮鬥鑄就輝煌,實幹贏得未來。”政府工作報告中的這句話,既是對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事業(ye) 既往成果的準確總結,也是麵向未來激勵中國人民,尤其是中國青年接續奮鬥、挺膺擔當的衝(chong) 鋒號角。不論是在今年完成國內(nei) 生產(chan) 總值增長5%左右的預期目標,推動經濟社會(hui) 持續健康發展,還是在更大的時間跨度下全麵建成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強國、實現第二個(ge) 百年奮鬥目標,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麵推進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都需要中國青年以責任擔當貢獻國家,以開拓進取服務社會(hui) ,在奮鬥與(yu) 實幹中建功立業(ye) 。

  在這條奮鬥與(yu) 實幹的路上,以思想政治引領增強青年的“四個(ge) 自信”,既能保證年輕人不偏離正確方向,也能為(wei) 其提供源源不斷的精神動力。全國政協共青團和青聯界別委員傅振邦學習(xi) 總書(shu) 記相關(guan) 講話要求時認為(wei) ,增強青少年“四個(ge) 自信”,共青團和青聯要切實加強青少年思想政治引領,堅持不懈用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凝心鑄魂,推動學習(xi) 宣傳(chuan) 貫徹黨(dang) 的二十大精神走深走實,做好黨(dang) 的二十大精神的青年化闡釋。吳仲戈委員也結合當代年輕人的多元化需求和特點,認為(wei) 思想政治引領要采取更多形式靈活、載體(ti) 豐(feng) 富、故事生動、元素時尚的“融入式”方法,讓年輕人在增強自信中更加自覺擔當、奮鬥實幹。

  平視世界的當代青年,與(yu) 新時代同向同行,生逢盛世,重任在肩。身處風雲(yun) 變幻的大時代,要有懷抱夢想又腳踏實地、敢想敢為(wei) 又善作善成的自信;麵對接踵而至的巨大風險挑戰,要有艱苦奮鬥、迎難而上的自信;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過程中,要有守正創新、舍我其誰的自信。新征程上,中國夢將與(yu) 青春夢一起,抵達理想所在的地方。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