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這一個半月,鼓樓可忙了 | 相對論·兩會你我他

發布時間:2023-03-09 15:14:00來源: 央視新聞客戶端

  700多年的北京鼓樓,突然“火了”。

  為(wei) 什麽(me) ?附近的居民搞不明白,鼓樓工作人員也直搖頭,“凡爾賽”地說,這是“甜蜜的煩惱”。

  去年年底,央視新聞《相對論》曾經“蹲點中軸線”(點擊回看)。過去一個(ge) 半月,鼓樓發生著這樣的變化——

  1月:打卡的年輕人突然多起來;

  2月:拉起伸縮隔離護欄,安排警力和誌願者,保證交通秩序和安全;

  3月:為(wei) 防遊客擠進車行道,路兩(liang) 側(ce) 台階加了綠植和圍擋……

  走紅前後,到底發生了什麽(me) ?3月7日中午,總台融媒體(ti) 節目《兩(liang) 會(hui) 你我他》中,央視新聞《相對論》記者莊勝春帶您探究竟。

  其實,早在2020年首屆北京網紅打卡地評選中,鍾鼓樓就已榜上有名。但突然這麽(me) 火,北京文旅局資源開發處處長張靖,也沒想到。

  “有時候一個(ge) 小熱點或者一些小情懷,就能夠撥動大家的心弦。”鼓樓的紅牆、東(dong) 西大街的路牌、107路電車……走過人山人海,張靖也不忘拍照“打卡”。他告訴我們(men) ,春節之後,北京火起來的還有很多相對小眾(zhong) 的地方,比如東(dong) 交民巷、一些改造後的小街……“大家越來越對北京的生活文化底蘊感興(xing) 趣了。”據北京文旅局統計,春節7天,北京接待遊客已經恢複到2019年疫情前的88%。

  在鼓樓,“打卡”的方式不隻是拍照。探訪當天,鼓樓外的創意集市生意正火,“暮鼓晨鍾”的曆史可以在鼓樓一層沉浸式體(ti) 驗……

  在鍾鼓樓文物保管所工作快二十年的左豔傑,也沒想到鼓樓能這麽(me) 火。“連工作日參觀鼓樓的人都排起了隊,這在以前可不多見。”去年下半年,鼓樓一層正式對外開放。“一開始覺得,可能來鼓樓裏參觀的年輕人不會(hui) 太多,畢竟是古建景點,結果調查問卷統計下來,發現25歲到45歲的反而占了遊客的大多數。”每天穿過人流“見縫插針”地回家,成了左豔傑“甜蜜的煩惱”。

  在保證遊客安全的同時,能否優(you) 化遊玩體(ti) 驗?“網紅”能否變“長紅”?

  《兩(liang) 會(hui) 你我他》節目中,全國人大代表、北京市建築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總建築師、總規劃師吳晨答問。他說,隨著今年中軸線申遺報告的完成提交,鼓樓沿線商業(ye) 業(ye) 態會(hui) 逐漸升級,相關(guan) 規劃也正在進行。“鼓樓今天的‘網紅’絕對不是曇花一現。”

  這是央視新聞《相對論》第186期節目 觀看視頻》》

  總監製丨錢蔚 王姍姍

  監製丨張鷗

  製片人丨莊勝春 汪潔

  記者丨莊勝春 羅子瑛 何暢 孫強

  主編丨尚曉煜 張宗堯

  編導丨孟柯言 王洪春 單楚玉 楊吉兒(er)

  導播丨侯伯樑 胡桃夾子

  技術丨夏文 牛永毅

  視頻丨化軍(jun) 豪 喬(qiao) 寧詳 張瑩

  攝像丨陳逸哲 楊光 李強

  視覺丨於(yu) 江 王少華

  統籌丨紀方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