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交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王彤宙委員:建議加快推動中國標準國際化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王聰聰)黨(dang) 的二十大報告提出,要“穩步擴大規則、規製、管理、標準等製度型開放”。中國交通建設集團黨(dang) 委書(shu) 記、董事長王彤宙委員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伴隨著中國深度融入全球體(ti) 係,“中國建造”“中國製造”享譽全球,“中國標準”國際化勢在必行。
據了解,中交集團是全球基建領域領軍(jun) 者、共建“一帶一路”重要參與(yu) 者,高度重視標準建設推廣。依托全產(chan) 業(ye) 鏈優(you) 勢和國際化優(you) 勢,公司深化標準體(ti) 係建設、推進國際標準合作,自2018年以來牽頭編製並發布5項挖泥船ISO國際標準、3項起重機ISO國際標準,極大提升了中國疏浚業(ye) 和港機製造業(ye) 的國際影響力。
王彤宙表示,從(cong) 總體(ti) 來看,中國標準國際化麵臨(lin) 的問題挑戰依然很多,亟須統籌發力實現實質性突破。重點從(cong) 五個(ge) 方麵著力:
一是完善標準國際化的頂層設計。把推動中國標準國際化作為(wei) 參與(yu) 全球治理、提升國際競爭(zheng) 力的重要舉(ju) 措,在國家層麵明確牽頭部委和具體(ti) 責任分工;建立標準國際化跨部委合作機製;與(yu) “一帶一路”沿線重點國家簽署標準化合作協議,加強標準對接。
二是加強基礎理論研究。做好中外標準體(ti) 係的係統性對比分析及成果應用,使相關(guan) 技術指標更加科學可靠;依托國內(nei) 外市場,在一些應用場景廣泛的領域加強基礎標準研究;國家層麵設立專(zhuan) 項支持資金,帶動更多社會(hui) 資本和人才投入,圍繞標準體(ti) 係開展係統性研究。
三是提高中外標準融合度。推動行業(ye) 和企業(ye) 加強對標國際主要標準,對接國際標準體(ti) 係與(yu) 國際通行模式;提高技術人員對國際標準的應用水平,形成開放融合的標準發展格局;提高中國標準外譯與(yu) 出版的國際化水平。
四是強化國際標準人才培養(yang) 。加快培養(yang) 技術專(zhuan) 家,向ISO等國際標準組織輸送優(you) 秀人才;支持標準化技術委員會(hui) 、行業(ye) 協會(hui) 等對中國國際化企業(ye) 從(cong) 事標準工作的人員開展專(zhuan) 業(ye) 知識培訓,發揮企業(ye) 的市場競爭(zheng) 主體(ti) 作用和主觀能動性;通過工程實踐造就一支熟練掌握國際規則、精通專(zhuan) 業(ye) 技術的國際標準人才隊伍。
五是深化國際交流與(yu) 合作。履行國際標準組織成員國責任義(yi) 務,積極參與(yu) 國際標準化活動;組織相關(guan) 企業(ye) 在中國標準的基礎上,結合所在區域或國家實際,製定屬地化標準,實現標準融合;積極牽頭製修訂國際標準,貢獻中國智慧,提升國際話語權與(yu) 影響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