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榮寶齋沈鵬詩書研究會成立詩書作品展在京舉行

發布時間:2023-03-15 11:14: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北京3月14日電(記者 應妮)“榮寶齋沈鵬詩書(shu) 研究會(hui) 成立詩書(shu) 作品展暨學術研討會(hui) ”日前在京舉(ju) 行。展覽共展出詩書(shu) 作品70餘(yu) 幅,不僅(jin) 包括93歲高齡的沈鵬新作兩(liang) 幅,還有中國文聯原副主席馮(feng) 遠、中國文聯副主席陳振濂、中國書(shu) 法家協會(hui) 主席孫曉雲(yun) 、中國美術館館長吳為(wei) 山等名家潑墨揮毫的作品。

  沈鵬先生是當代著名的學者、詩人、書(shu) 法家、出版家、評論家、教育家。其詩書(shu) 雙絕不但深刻影響著當代書(shu) 壇,也對中華詩詞的發展貢獻巨大。先生雖已耄耋之年,仍嚴(yan) 格要求自己,活到老學到老,讀書(shu) 學習(xi) ,作詩寫(xie) 字,藝文兼備,展示了新時代一名老藝術家的文化底蘊、學養(yang) 風範和人生境界,為(wei) 後學樹立了榜樣。

  展覽現場展出的《兔毫國事聯》和《謝贈葵花籽致鄉(xiang) 友》是沈鵬新作,作品融哲理、詩性於(yu) 筆墨之間,雄渾蒼古、從(cong) 容優(you) 雅,顯示了先生的旺盛創造力。

  中國文聯原副主席、中央文史研究館副館長、中國美術家協會(hui) 名譽主席馮(feng) 遠撰聯並書(shu) 祝賀研究會(hui) 的成立:“窮研深究掘微弘毅,詩書(shu) 繼世翰墨開新。”

  中國文聯副主席、中國書(shu) 法協會(hui) 顧問陳振濂在《論沈鵬先生》(行書(shu) 中堂)中寫(xie) 道:“沈鵬先生以書(shu) 界領?,自上世紀八十年代始,首倡書(shu) 家當精通古詩文以振世俗唯寫(xie) 字之頹風,又以畫論及美術理論如形式分析引入當代書(shu) 學。即此二項貢獻,足為(wei) 新時期四十年書(shu) 法一代功臣。”

  在展覽開幕後的研討會(hui) 上,榮寶齋沈鵬詩書(shu) 研究會(hui) 副會(hui) 長、中國書(shu) 法家協會(hui) 顧問張改琴分享了十幾年前向沈老請教學習(xi) 書(shu) 法的一個(ge) 小故事,沈鵬先生認為(wei) “書(shu) 法要博學、多學和有所取舍,才能形成你自己原創或者風格,不能寫(xie) 字讓人一看就看出你寫(xie) 的是某某某的,那是一種淺薄”。

  《中國書(shu) 法》編審呂書(shu) 慶說,“沈鵬先生經常談到一句話,說那些浮名沒用,最終還是要看水平,不要華而不實、浪得虛名。先生常說‘朝聞道,夕死可矣’,這是他從(cong) 事書(shu) 法藝術的真誠心態。”

  與(yu) 會(hui) 人員還針對詩詞與(yu) 書(shu) 法的內(nei) 在關(guan) 係展開了深入的研討,認為(wei) 詩以言誌,書(shu) 為(wei) 心畫。詩詞和書(shu) 法都運用了漢字的意美,在更高、更深的要求上都是要表達人的思想和情感,對真善美追求的內(nei) 在規律方麵都深受中國傳(chuan) 統文化觀念和哲學思想的影響,二者在本質上是相通的,各美其美。

  關(guan) 於(yu) 如何推動新時代詩詞、書(shu) 法的繁榮和可持續發展,大家認為(wei) 沒有繼承就談不上創新,沒有創新則談不上繁榮興(xing) 旺。在書(shu) 法的“展廳時代”,形式、技巧、視覺被特別強調的同時也突顯了“文化”的短板。以詩化書(shu) 、詩書(shu) 合一,其實是抓住了問題的關(guan) 鍵,抓住了中國傳(chuan) 統文脈的核心。

  榮寶齋沈鵬詩書(shu) 研究會(hui) 會(hui) 長,榮寶齋黨(dang) 委書(shu) 記、執行董事趙東(dong) 指出,研究會(hui) 的成立實為(wei) 時代之需和廣大沈鵬先生詩書(shu) 以及曆代詩書(shu) 研究愛好者的共同心聲;是榮寶齋350周年的又一盛事,是作為(wei) 國有文化企業(ye) 以實際行動落實二十大精神,發揮學術引領、普及中華美育應有的文化擔當和社會(hui) 責任。

  據悉,作品展將在榮寶齋大廈持續至3月15日。(完)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