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實幹開創更加美好的未來
【專(zhuan) 家點評】
作者:吳瓊(北京市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員、北京交通大學馬克思主義(yi) 學院教授)
複興(xing) 航程波瀾壯闊,強國建設、民族複興(xing) 的接力棒,曆史地落在我們(men) 這一代人身上。正如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所強調的,“社會(hui) 主義(yi) 中國發展到今天,取得的成就不是天上掉下來的,更不是別人恩賜施舍的,而是廣大人民群眾(zhong) 在黨(dang) 的領導下用勤勞、智慧、勇氣幹出來的”。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多次寄語奮鬥者,引用古語“犯其至難而圖其至遠”,號召全黨(dang) 全國各族人民保持愚公移山的誌氣、滴水穿石的毅力,向最難之處攻堅,追求最遠大的目標,用團結奮鬥創造新的更大奇跡,把宏偉(wei) 目標變為(wei) 美好現實。
“犯其至難而圖其至遠”,是中華民族在漫長曆史中形成的精神品格,激勵著各族兒(er) 女不懼風雨砥礪前行。回顧中華文明史,無論是《易傳(chuan) 》中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論語·泰伯》所載“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還是《史記·仲尼弟子列傳(chuan) 》中“夫勇者不避難,仁者不窮約,智者不失時”、《後漢書(shu) ·虞詡傳(chuan) 》所言“誌不求易,事不避難”,都深刻表明:一個(ge) 民族之所以偉(wei) 大,其根本就在於(yu) 在任何困難和風險麵前都從(cong) 來不放棄、不退縮、不止步,為(wei) 國家民族的前途命運而百折不撓地接續奮鬥。
大道至簡,實幹為(wei) 要。曆史和現實都告訴我們(men) ,隻要黨(dang) 和人民始終站在一起、想在一起、幹在一起,任何風浪都動搖不了我們(men) 的鋼鐵意誌,任何困難都阻擋不了我們(men) 的鏗鏘步伐。新征程上,我們(men) 更要堅定信心、頑強拚搏,依靠實幹開創更加美好的未來。
要秉持愚公移山的誌氣,篤實好學,尊重實際,不違背規律,不盲目蠻幹。當前,世界經濟複蘇乏力,局部衝(chong) 突和動蕩頻發;我國改革發展穩定麵臨(lin) 不少深層次矛盾,躲不開、繞不過。我們(men) 要堅持發展這個(ge) 黨(dang) 執政興(xing) 國的第一要務,錨定高質量發展這個(ge) 全麵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不斷增強經濟實力、科技實力、綜合國力,完善城市治理體(ti) 係和城鄉(xiang) 基層治理體(ti) 係,不斷增強廣大人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麵對新征程上的“攔路虎”和改革發展的“硬骨頭”,我們(men) 要保持戰略定力和曆史耐心,著眼於(yu) 百姓對美好生活的需要,敢於(yu) 攻堅克難,善於(yu) 創新開拓。
要懷著滴水穿石的毅力,腳踏實地,埋頭苦幹,不馳於(yu) 空想,不騖於(yu) 虛聲。任務越艱巨、形勢越複雜,越需要以水滴石穿的毅力去破解大量改革難題、發展課題,做到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謀劃、整體(ti) 性推進各項事業(ye) 。麵對中國式現代化這項開創性事業(ye) ,需要我們(men) 心無旁騖探索創新,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全麵提升國家創新體(ti) 係效能,加快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廣大奮鬥者要從(cong) 一點一滴做起,靠勤勞雙手成就屬於(yu) 自己的人生精彩,為(wei) 推進強國建設、民族複興(xing) 作出我們(men) 這一代人的應有貢獻。
曆史一再告訴我們(men) ,隻有在黨(dang) 的全麵領導下凝心聚力、團結奮鬥,才能在國家發展道路上不斷取得新勝利。全麵建成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強國,人民是決(jue) 定性力量。有著14億(yi) 多人口的中國,每個(ge) 人出一份力就能匯聚成排山倒海的磅礴力量,每個(ge) 人做成一件事、幹好一件工作,黨(dang) 和國家事業(ye) 就能向前推進一步。新征程上,要抓緊抓好基層治理和民生保障,建設好促進共同富裕、打造高品質生活的基礎性工程,幫助群眾(zhong) 解決(jue) 各方麵實際困難,激發廣大人民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充分調動一切積極因素,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齊眾(zhong) 心、匯眾(zhong) 力、聚眾(zhong) 智,在廣袤國土上不斷書(shu) 寫(xie) 曆史新篇章。
(項目團隊:光明日報記者 張勝、王建宏、張文攀、張士英、蘇雁、李曉東(dong) 、周洪雙、王斯敏 光明日報通訊員 孔婷婷、王錫彬)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