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科幻影視進入“加速期” 接下來有什麽新期待?
時下,“影劇舞台”接連掀起科幻熱潮。先有春節檔爆款影片《流浪地球2》引發熱議,目前累計票房已經突破40億(yi) 元;又有電視劇《三體(ti) 》引發追劇潮,網絡評分高達8.6分;即將公映的科幻喜劇電影《宇宙探索編輯部》更是憑借出圈的口碑,備受影迷期待。舞台方麵,科幻題材或具有科幻元素的作品也頻頻登場。而從(cong) 各大平台最新發布的片單來看,科幻題材也蓄勢待發。國產(chan) 科幻文藝作品探索進入了“加速期”,接下來又有什麽(me) 新期待?
廣州日報全媒體(ti) 記者 黃岸
國產(chan) 科幻影視進入“加速期”
國產(chan) 科幻影視異軍(jun) 突起。從(cong) 去年底到今年初,動畫版《三體(ti) 》、電影《流浪地球2》、電視劇版《三體(ti) 》接連播出,令“科幻迷”們(men) 大呼“過年”,應接不暇。
其中,《流浪地球2》所采取的現實表達、重工業(ye) 美學風格獲得好評,上映之後熱議不斷,目前累計票房已經突破40億(yi) 元,網絡評分8.4分。由於(yu) 觀影熱度不減,日前,片方宣布該片密鑰將再次延期至4月15日。
而在同期播出的電視劇《三體(ti) 》,則填補了國產(chan) 科幻劇集這一空白。憑借富有人文關(guan) 懷的故事和匠心獨運的製作,劇版《三體(ti) 》自開播以來,劇集打破騰訊視頻首日熱度值最高紀錄,豆瓣評分一路上揚,目前超過35萬(wan) 人打出8.6的高分。
演出舞台也科幻十足
舞台方麵,在剛剛過去的這個(ge) 周末,最新上演的科幻題材舞台劇《獨角獸(shou) 》獲得觀眾(zhong) 的喜愛。《獨角獸(shou) 》由著名作家、廣州市作家協會(hui) 主席龐貝本人根據其同名小說原著改編。
科幻題材戲劇的最大難題是如何展現這個(ge) “幻”字,而《獨角獸(shou) 》以舞隊的形式解決(jue) 了這個(ge) 難題。《獨角獸(shou) 》中可見的機器人隻有一個(ge) (一位女演員扮演),而舞隊將人工智能的力量具象化,以舞蹈建立起一種人工智能電影中所欠缺的詩意,也強化了人們(men) 對於(yu) 人工智能力量的感知。
值得一提的是,傳(chuan) 統的木偶藝術也可以跟現代科技結合得相得益彰。前不久,廣東(dong) 省木偶藝術劇院創作演出的木偶音樂(le) 劇《一天零一夜》,就以創新的木偶表現手法,融入現代科技元素,設計多種木偶特技,對木偶造型、道具作了曆史性的創新。
同時,該劇還運用木偶更好地表達劇目中的科技元素,集歌舞、互動等多種表演形式,在童真童趣中科普航天、深潛知識、歌頌科研精神,鼓勵少年兒(er) 童重視基礎學科的學習(xi) ,從(cong) 小樹立遠大誌向。在廣州首演之後,《一天零一夜》獲得大小觀眾(zhong) 的好評,“寓教於(yu) 樂(le) ,對孩子是一次很有意義(yi) 的經曆!”
科幻作品如何打造?仍要與(yu) 現實深度連接
科幻作品最大的特征是充滿想象力,如何將這些縱橫馳騁的想法、概念搬上銀幕?對創作者來說是巨大挑戰。談及科幻作品的“方法論”?眾(zhong) 多主創都曾在分享自己經驗時提出一個(ge) 觀點:即便是最天馬行空的科幻片,也要與(yu) 現實深度連接。
電影《流浪地球2》的原著、監製劉慈欣曾說,“一個(ge) 真正好的科幻片應該看起來像紀錄片”。對此,郭帆導演也認為(wei) 其中最重要的就是鏡頭的真實感。然而,想要真實模擬出宇宙中的太陽光很難,光源的亮度、距離甚至輔光都必須非常精確;想要在水下場景真實拍攝也很難,不僅(jin) 有設備的限製還要清除所有安全隱患;想要做出近乎實拍的成片效果則更難,除了攝影與(yu) 燈光的縝密配合,視效和場景製作的精細程度也必須盡可能做到最好。也因此,26家視效公司,三千多個(ge) 視效鏡頭,一萬(wan) 多件道具設計圖紙,兩(liang) 萬(wan) 餘(yu) 位台前幕後的電影從(cong) 業(ye) 者經過整整四年的共同努力,才造就了又一部屬於(yu) 中國人的科幻電影《流浪地球2》。
《流浪地球2》製片人龔格爾表示,希望用盡量貼合現實的科學設計,讓觀眾(zhong) 盡可能相信這是可能實現的。例如,為(wei) 了真實展現太空電梯這一奇觀,影片主創團隊就做了大量研究力求貼近現實。
導演楊磊在電視劇《三體(ti) 》的創作之初,同樣提出一個(ge) 創作原則:要用現實主義(yi) 的方法來拍攝科幻。
“我們(men) 一直堅持實景拍攝。《三體(ti) 》劇組在全國大型轉景一共有12次,差不多涉及到200多個(ge) 場景,橫跨了大半個(ge) 中國,我們(men) 覺得隻有用真實的場景,才能最大化表達出寫(xie) 實的魅力。”
劇中所涉及的大量科技科學的部分,例如對撞機等,劇組都去了相關(guan) 科學單位進行深度研究,為(wei) 中國觀眾(zhong) 尋找到更加真實的代入感,“小說裏幻想的部分,我們(men) 要站在地上去表達,而不是飄在空中。”在他看來,科幻在國內(nei) 落地,必須要跟中國自己的文化結合,要和現實生活結合,用自己的態度和價(jia) 值觀去表現中國人對於(yu) 未來的看法。
業(ye) 內(nei) 人士認為(wei) ,《三體(ti) 》獲得高評價(jia) ,很大原因是還原了原著中的現實主義(yi) 風格。劇中人物的台詞、重要場景、劇情走向,都最大程度還原原著,很多地方甚至一比一複刻原著中的設計。
中國科技讓中國科幻電影充滿底氣
2019年,電影《流浪地球》上映,中國科幻影視正式開啟。如今,國產(chan) 科幻有了很大發展,中國電影集團公司董事長傅若清認為(wei) , 中國科幻電影的背後是中國製造,《流浪地球2》既凸顯科技自立自強的奮鬥精神,也進一步激發文化自信的深沉力量。
中國科技的飛速發展,為(wei) 科幻創作者馳騁的想象力貢獻了不竭動力和源泉,也讓整個(ge) 社會(hui) 對科幻文學體(ti) 裁信任度、認同感逐步提升,為(wei) 國產(chan) 科幻影視作品的發展提供更好的大環境。“如果早十年、二十年拍我們(men) 的科幻故事,觀眾(zhong) 是不相信的。但是這幾年觀眾(zhong) 對我們(men) 中國科技的成就了解更多了,也更自信了,這就為(wei) 科幻影視作品提供了土壤。有了土壤之後,才會(hui) 對科幻內(nei) 容更有代入感”,《三體(ti) 》導演楊磊認為(wei) ,科幻影視創作是中國科技發展的一種映照。
《流浪地球2》中“宇宙級”的施工,背後是國產(chan) 工程機械的保駕護航。據悉,在《流浪地球2》中,徐工集團就先後投入42款61台主機設備、400多套零部件及車間道具、61套三維模型、319名工作人員,從(cong) 時間、塗裝、設備、人員、物流、現場執行等各方麵為(wei) 《流浪地球2》做好資源配置和保障。除此之外,電影中的細節,背後也需要眾(zhong) 多的科學顧問予以極大的支持。
郭帆導演表示,“正是因為(wei) 我們(men) 國家科學技術的發展,才能讓觀眾(zhong) 相信電影中出現的新興(xing) 技術。戲內(nei) 戲外,中國科技都讓中國科幻電影充滿底氣”!
另一方麵,隨著科技的發展,大眾(zhong) 對科學的興(xing) 趣也大大提高,國產(chan) 科幻影視劇將小眾(zhong) 的科幻場景帶“出圈”,成為(wei) 大眾(zhong) 科普新方式,這也是科幻作品受到觀眾(zhong) 歡迎的一大原因。
《流浪地球2》上映之後,觀眾(zhong) 們(men) 對“太空電梯”“月球發動機”等概念頗感興(xing) 趣。“第一次看到太空電梯的長鏡頭時我直接起了一身雞皮疙瘩”,一位家長笑著分享道,“月球發動機爆炸的場麵太真實了,兒(er) 子還問我是不是衛星拍的”。正是所有電影人和觀眾(zhong) 對科幻電影的熱愛與(yu) 堅持,推動著中國電影逐漸走上更加規範的工業(ye) 化發展道路。
除了各種想象中的視覺奇觀被一一實現,這些影視作品的內(nei) 核仍是情感表達。《流浪地球2》裏無論是韓朵朵與(yu) 劉培強的愛情,還是圖恒宇的父愛,或是在災難麵前的一句“我在,我一直都在”,都能涵蓋眾(zhong) 多溫暖的情感,擁有撫慰人心的力量。“電影的核心就是表達情感,所以隻要是被稱之為(wei) 電影,就一定是有溫度的。”郭帆導演坦言《流浪地球2》最核心的情感都離不開陪伴這一主題。
電視劇《三體(ti) 》裏富有情感的細節也增進了觀眾(zhong) 的親(qin) 近感,既讓原著書(shu) 粉沉浸其中,也讓更多觀眾(zhong) 愛上科幻題材劇。
科幻新作值得期待
《三體(ti) 》《流浪地球2》等的熱映,無疑為(wei) 科幻影視化創作者注入了更多信心,接下來,還有多部新作已經提上議程。
由王紅衛、郭帆監製,孔大山執導,楊皓宇、艾麗(li) 婭領銜主演的科幻喜劇《宇宙探索編輯部》將於(yu) 4月1日公映。電影《宇宙探索編輯部》作為(wei) 導演孔大山的第一部長篇作品,以其天馬行空的思路以及獨特的氛圍曾在平遙國際電影展、北京國際電影節等奪得多項大獎,此前在各大電影節展映環節中該片一票難求,還未上映已經口碑爆棚,為(wei) 豆瓣“2023年最值得期待影片”第一名。
影片講述了科幻雜誌《宇宙探索》編輯部的主編唐誌軍(jun) 幾十年如一日的癡迷於(yu) 尋找地外文明。有一天,他接收到了一個(ge) 疑似來自宇宙深處的異常信號,於(yu) 是他召集同是天涯淪落人的夥(huo) 伴們(men) ,帶著那一個(ge) 困惑他的問題,再一次踏上尋找外星人旅途的故事。影迷評價(jia) ,“它把荒誕幽默與(yu) 科幻揉成一首田園詩。”
而《三體(ti) 》之後,各方也趁熱打鐵,一批科幻劇正在路上。比如騰訊視頻發布的開發中科幻劇名單包括《三體(ti) 2》《三體(ti) 》係列番外劇集《三體(ti) :大史》、星雲(yun) 獎長篇作品改編的《群星》、經典科幻IP《時間深淵》等,以及原創科幻劇集《元都》《二進製》《完美之軀》。
至於(yu) 觀眾(zhong) 最為(wei) 關(guan) 心的《流浪地球3》,導演郭帆曾多次表示,《流浪地球3》的製作周期可能和之前一樣,估計還要再等四年。近日於(yu) 武漢路演時他還透露,因為(wei) 在《流浪地球2》路演過程中,主創們(men) 隨口回答了大量觀眾(zhong) 提問,不經意間泄露了很多為(wei) 《流浪地球3》埋下的線索。對此,郭帆說他前幾天看B站,赫然發現有網友把主創們(men) 每次回答的問題都連在了一起,“導致我們(men) 第三集的大綱越來越明顯了,我們(men) 現在不知道怎麽(me) 辦了,可能回去需要重寫(xie) ……”
雖然聽起來像是玩笑,但郭帆表示,第三集絕對不能辜負觀眾(zhong) 的期待,“《流浪地球》這一路走過來特別不容易,觀眾(zhong) 給了我們(men) 極大的寬容度,我們(men) 做第二集的時候,心態就是不能辜負觀眾(zhong) ,那第三集也是一樣的道理,希望每個(ge) 人都能竭盡全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