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加快建設先進製造業強省
將廢棄活性炭放進料鬥,30分鍾後,微波熱解裝備自動“吐出”潔淨新炭。在山東(dong) 產(chan) 研綠洲環境產(chan) 業(ye) 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車間裏,總經理徐長有向記者展示活性炭“再生術”。
徐長有從(cong) 料鬥捧起一把再生炭,在手心撥開,“它們(men) 的性能已幾乎達到新炭水平。”在山東(dong) 產(chan) 業(ye) 技術研究院支持下,這項成果成功落地量產(chan) ,實現三代更新。
3月5日,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參加十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hui) 議江蘇代表團審議時強調,“要堅持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ti) 經濟上,深入推進新型工業(ye) 化,強化產(chan) 業(ye) 基礎再造和重大技術裝備攻關(guan) ,推動製造業(ye) 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
山東(dong) 廣大幹部群眾(zhong) 認真貫徹落實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重要講話精神,以更大力度轉調優(you) 化低效產(chan) 能、改造升級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培育壯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前瞻布局未來產(chan) 業(ye) ,推動製造業(ye) 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加快建設先進製造業(ye) 強省。
高端化提升
打造全國一流、世界知名的高端裝備製造基地
在濟南高新區智能裝備城,邦德激光股份有限公司5萬(wan) 多平方米的工廠格外醒目。車間內(nei) ,9條自動化流水線滿負荷運轉,每10分鍾就有一台激光切割機下線。
裝備製造業(ye) 是製造業(ye) 的脊梁。山東(dong) 實施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之初,就將高端裝備製造業(ye) 作為(wei) 五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之一,成立工作專(zhuan) 班,加大政策扶持,奮力打造全國一流、世界知名的高端裝備製造基地。
激光切割機有3個(ge) 核心部件:激光器、激光頭和操作係統。邦德激光國內(nei) 市場部總監李磊說,10年前,核心技術被國外巨頭壟斷,國內(nei) 的激光設備廠隻能買(mai) 配件組裝,徘徊在產(chan) 業(ye) 鏈下遊。
根植於(yu) 深厚的機床工業(ye) 基礎,濟南高新區謀劃建設激光產(chan) 業(ye) 園,組建山東(dong) 省科學院激光研究所,聯合攻關(guan) “卡脖子”技術,引導本地激光企業(ye) 向研發要效益,向產(chan) 業(ye) 鏈價(jia) 值鏈高端邁進。突破三大核心技術後,濟南激光設備發展突飛猛進,出口規模大幅提升。
3月9日,邦德激光發布了功率為(wei) 6萬(wan) 瓦的激光切割機原裝整機。“這個(ge) 功率可切割300毫米厚的不鏽鋼,還能批量加工高反射材料,破解了行業(ye) 難題。”李磊指著工位上的機床說,“我們(men) 還要持續創新,以整機應用為(wei) 原點,繼續完善品牌原裝生態,整合產(chan) 業(ye) 鏈資源,引領國內(nei) 行業(ye) 發展。”
近年來,山東(dong) 新一代信息技術裝備、海洋工程裝備及高技術船舶、先進軌道交通裝備、新能源汽車、高檔數控機床與(yu) 機器人等產(chan) 業(ye) 齊頭並進,高端裝備製造業(ye) 發展跑出“加速度”。去年,全省規模以上裝備製造業(ye) 企業(ye) 超過1萬(wan) 家,同比增長12%,裝備製造業(ye) 規模突破2萬(wan) 億(yi) 元,占全省工業(ye) 規模的1/4,其中高端裝備占比為(wei) 48.1%。
創新永不止步。在中車青島四方機車車輛股份有限公司磁浮研發中心內(nei) ,一輛銀藍色相間、科技感十足的列車,在試驗線上往返運行。首席研發師苗欣帶領團隊,正在對時速600公裏高速磁浮列車的懸浮導向係統實施技術優(you) 化。
在中集來福士煙台基地,“3060”係列2200T自升式海上風電安裝船正在建造,預計9月完工。這艘自主研發的安裝船,樁腿能穩穩地站在70米的深海,一次能吊裝起2200多噸的鋼鐵結構。煙台市市長鄭德雁說:“我們(men) 將依托骨幹企業(ye) 優(you) 勢,加快建設中國海上風電國際母港,在蓬萊區規劃19平方公裏的海工裝備製造聚集區。”
“下一步,我們(men) 將繼續樹牢‘圍繞產(chan) 業(ye) 抓科技、壯大產(chan) 業(ye) 強科技’理念,強化企業(ye) 創新主體(ti) 地位,聚焦主導產(chan) 業(ye) 和特色產(chan) 業(ye) 創新發展需求,推動實施一批重大關(guan) 鍵技術攻關(guan) 項目,在重點領域、關(guan) 鍵環節實現自主可控。”山東(dong) 省科學技術廳廳長孫海生說。
智能化改造
數字賦能助力企業(ye) 轉型升級
在位於(yu) 臨(lin) 沂高新區的山東(dong) 中瑞電子股份有限公司智能製造車間,一個(ge) 指環大小的綠色圓環形磁芯,接收指令後,從(cong) 料庫放出,沿著傳(chuan) 送帶自動繞線、裝底座、焊錫、測試、激光刻碼,在生產(chan) 線終端,環形電感成品自動包裝入庫。
“以前我們(men) 是勞動密集型企業(ye) ,車間擺滿工位,繞線、裝底座等全靠人工完成。”董事長高啟龍說,“現在單條生產(chan) 線隻需4個(ge) 人,全新的自動化設備可柔性生產(chan) 6毫米至63毫米的各種型號。”
過去,由於(yu) 磁電產(chan) 品小批量、多批次、定製化的生產(chan) 特點,自動化改造一直是行業(ye) 難點。麵對人工成本持續攀升、企業(ye) 利潤空間不斷被擠壓、傳(chuan) 統生產(chan) 方式麵臨(lin) 瓶頸,高啟龍下定決(jue) 心,尋求專(zhuan) 家合作,探索智能化改造。
自主研發的工業(ye) 自動化控製係統上線後,中瑞電子生產(chan) 工序從(cong) 10餘(yu) 道簡化為(wei) 3道,產(chan) 品交付周期從(cong) 35天縮短至15天,產(chan) 品不良率從(cong) 百萬(wan) 分之80下降到百萬(wan) 分之20以內(nei) ,淨利潤提升10%。
如今在山東(dong) ,越來越多的企業(ye) 加快智能製造提質升級。在山東(dong) 美陵化工設備股份有限公司,數控機床與(yu) 機械手臂高效協同,汽車半軸生產(chan) 實現全鏈條自動化,產(chan) 能提升20%以上;賽輪集團青島工廠的智慧大腦“橡鏈雲(yun) ”已在多地輪胎生產(chan) 中應用,依靠“橡鏈雲(yun) ”大數據和機理模型,新建工廠無需試製上萬(wan) 條輪胎,可一鍵複製,即時達標……
“讓機器擁有智慧的‘大腦’,工業(ye) 互聯網平台建設是關(guan) 鍵。”山東(dong) 省工信廳規劃與(yu) 技術改造處處長馬勇介紹,近年來,山東(dong) 培育了卡奧斯、浪潮雲(yun) 洲、藍海、橙色雲(yun) 4個(ge) 國家級跨行業(ye) 跨領域工業(ye) 互聯網平台,29個(ge) 平台入選國家特色專(zhuan) 業(ye) 型平台。
工業(ye) 園區、產(chan) 業(ye) 集群也在悄然轉變。中瑞電子建設國家級工業(ye) 互聯網平台,將帶動臨(lin) 沂高新區電子元器件產(chan) 業(ye) 集群轉型升級。500公裏外,浪潮雲(yun) 洲工業(ye) 互聯網改造的中鐵智能化高端裝備產(chan) 業(ye) 園內(nei) ,顯示屏和工位機密布,傳(chuan) 感器實時回傳(chuan) ,一塊偌大的顯示屏上,園區各區域生產(chan) 情況、設備運行、訂單交付等數據實時跳動,一覽無餘(yu) 。
“今年山東(dong) 將加快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和中小企業(ye) 數字化轉型,縱深推進‘工賦山東(dong) ’行動,繼續滾動實施‘萬(wan) 項技改、萬(wan) 企轉型’,實施工業(ye) 互聯網平台培優(you) 工程,新打造50個(ge) 以上省級工業(ye) 互聯網平台,加快建設先進製造業(ye) 產(chan) 業(ye) 體(ti) 係。”山東(dong) 省工信廳一級巡視員高方介紹。
綠色化轉型
節能降耗逐綠前行
春風正勁,綠意湧動。位於(yu) 濟寧的山東(dong) 天意機械股份有限公司廠區,路麵寬闊整潔,草木錯落有致,車間一塵不染,去年被評為(wei) 國家級綠色工廠。
今年,天意機械的大宗固體(ti) 廢物循環利用及智能化裝備研發生產(chan) 項目將進行試生產(chan) 。“以前,建築廢料大多填埋,有了這套設備,工人可在施工現場對石子瀝青、鋼筋混凝土、固體(ti) 廢棄物等廢料就地處理再利用,變廢為(wei) 寶。”談起產(chan) 品,副總經理孫為(wei) 民打開話匣子,“投產(chan) 達產(chan) 後,預計年銷售收入將達到16億(yi) 元。”
“隨著節能環保理念深入人心,節能環保產(chan) 業(ye) 迎來新的發展機遇。”青島達能環保設備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王臣介紹,“正月初八開工以來,生產(chan) 計劃和訂單已經排到6月份以後。”
車間裏,工人們(men) 正在加班加點,趕製爐渣和煙氣節能環保處理係統。“下一步,我們(men) 將持續增加研發投入,以電力行業(ye) 節能環保裝備製造為(wei) 突破口,加強與(yu) 產(chan) 業(ye) 上中下遊銜接,持續放大產(chan) 業(ye) 優(you) 勢。”達能環保董事長王勇說。
山東(dong) 大力支持製造業(ye) 綠色化轉型,一方麵大力開發綠色產(chan) 品,構建綠色製造體(ti) 係;一方麵擴大製造業(ye) 領域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使用比例,推進節能降碳。
渤海灣畔,風起潮湧,海上風電機組矗立近海,碩大的葉片徐徐轉動,與(yu) 蔚藍海洋相映成輝。截至2022年底,山東(dong) 可再生能源發電裝機達到7211萬(wan) 千瓦,占電力總裝機比重達到38%,較2012年提高30個(ge) 百分點。
在傳(chuan) 統化工行業(ye) ,山東(dong) 廣泛應用節能降碳技術裝備。預焙陽極生產(chan) 企業(ye) 是能耗大戶,臨(lin) 邑索通國際工貿有限公司自主研發節能技術裝備,告別黑煙飛塵,每年為(wei) 公司節約石油焦6750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2.5萬(wan) 噸。
“今年,山東(dong) 將繼續發展壯大節能環保產(chan) 業(ye) ,推廣先進節能環保技術100項以上,加大對循環經濟基礎設施、綠色製造體(ti) 係、重點項目和關(guan) 鍵技術開發的支持力度,推動全省工業(ye) 向綠色低碳循環發展,向高質高效高端邁進。”山東(dong) 省工信廳綠色發展推進處副處長鄧軍(jun) 說。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