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終端牢能源飯碗
甩掉新中國“貧油”帽子、創世界同類油田開發穩產(chan) 奇跡……近日,我國陸上最大油田中國石油大慶油田累計生產(chan) 原油突破25億(yi) 噸,占全國陸上原油總產(chan) 量36%。60多年來,大慶油田形成了世界領先的陸相砂岩油田開發技術,不斷進行著端牢能源飯碗的新實踐。
老油田仍在創造新奇跡
鬆嫩平原,1205鑽井隊高聳的井架,“鐵人隊伍永向前”幾個(ge) 大字引人注目。1205鑽井隊是鐵人王進喜帶過的隊伍。“老隊長的‘鐵’作風激勵我們(men) 打好每一口井。”1205鑽井隊隊長張晶說。
大慶油田開發建設以來,為(wei) 中國經濟巨輪提供了澎湃動能。把25億(yi) 噸原油用60噸油罐車裝滿,可繞赤道15.6圈。
時光倒流,1959年9月26日,鬆嫩平原鬆基三井喜噴工業(ye) 油流,東(dong) 北發現大油田。時值新中國成立10周年大慶前夕,大慶油田因此得名。
“北風當電扇,大雪是炒麵。天南海北來會(hui) 戰,誓奪頭號大油田。幹!幹!幹!”鐵人的詩是那場氣吞山河石油大會(hui) 戰的生動注腳。數萬(wan) 人的會(hui) 戰大軍(jun) 以“有條件要上,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上”的精神,一舉(ju) 讓新中國甩掉了“貧油”帽子,鐵人用身體(ti) 攪拌泥漿阻止井噴的畫麵定格在幾代中國人記憶裏。
1976年,大慶油田年產(chan) 原油首次躍升至5000萬(wan) 噸。對照當時世界同類油田開發,短則穩產(chan) 3年至5年,長則10年至12年。
大慶油田能穩產(chan) 多久?
大慶油田首席技術專(zhuan) 家伍曉林說,1976年到2002年,大慶油田實現原油5000萬(wan) 噸以上連續27年高產(chan) 穩產(chan) ,創造了世界同類油田開發史上的奇跡。
2003年至今,大慶油田年產(chan) 油氣當量始終保持在4000萬(wan) 噸以上,老油田仍然發揮著能源安全“頂梁柱”作用。
科技自強握緊主動權
“中國人開發不了這樣複雜的大油田。”石油會(hui) 戰初期,一些國外專(zhuan) 家斷言。60多年來,大慶油田人以“超越權威、超越前人、超越自我”的“三超精神”,踐行科技自立自強,創造了世界領先的陸相砂岩油田開發技術。
通常把利用油層能量形成的自噴采油稱為(wei) 一次采油,二次采油通過注水將油“擠”出來,三次采油依靠化學劑把油“洗”出來。隨著油田持續開發,開采對象發生很大變化。
開發初期,大慶油田采用國外技術,采收率一度不到5%。“新時期鐵人”王啟民大膽質疑,提出“非均質”開發理論和“高效注水開采”方法,極大提升二次采油技術,為(wei) 油田實現年產(chan) 5000萬(wan) 噸原油奠定基礎。2019年王啟民獲得“人民楷模”國家榮譽稱號。
20世紀90年代末,麵對三次采油技術被“卡脖子”,伍曉林帶領團隊奮力攻關(guan) ,曆經5600多次試驗打破壟斷,大慶油田采收率在二次采油技術基礎上提高14至20個(ge) 百分點。2021年,大慶油田非常規油氣資源又取得重大突破。
中國工程院院士程傑成說,大慶油田的發展史是自立自強的科技進步史。幾代石油人接續奮鬥,3次問鼎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累計取得科技成果11000餘(yu) 項,建成全球規模最大的三次采油生產(chan) 基地。
如今,更加前沿的四次采油技術已在大慶油田實現地質認識、驅油機理等多方麵突破。
“鐵人”從(cong) 未走遠
一次次突破的背後,是“愛國、創業(ye) 、求實、奉獻”的大慶精神(鐵人精神)的生動寫(xie) 照。大慶精神(鐵人精神)被首批納入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人精神譜係。
“石油工人一聲吼,地球也要抖三抖。”以王進喜為(wei) 代表的石油工人戰天鬥地,“鐵人”兩(liang) 個(ge) 字成為(wei) 中國人自豪感、自信心的響亮表達。“大國工匠”獲得者、大慶油田采油工人劉麗(li) 說,時代在變,大慶石油人“我為(wei) 祖國獻石油”的精神信念始終沒變。
麵對國外質疑,年輕時的王啟民不信邪,幾個(ge) 人寫(xie) 了一副對聯——“莫看毛頭小夥(huo) 子,敢笑天下第一流”,橫批“闖將在此”。“闖中有馬,我們(men) 把‘馬’字寫(xie) 得大大的,突破了‘門’框。”王啟民說,一定要闖出天下一流的開發路子來。
大慶第三代鐵人李新民“把井打到國外去”。“井打到哪裏,鐵人精神就帶到哪裏。人走到哪裏,大慶精神就傳(chuan) 播到哪裏。”李新民說。大慶油田海外市場已拓展至50多個(ge) 國家和地區。
“當老實人,說老實話,辦老實事”“嚴(yan) 格的要求,嚴(yan) 密的組織,嚴(yan) 肅的態度,嚴(yan) 明的紀律”——“三老四嚴(yan) ”發源地、采油一廠第三作業(ye) 區中四采油隊黨(dang) 支部書(shu) 記王天禕說,會(hui) 戰時形成的“三老四嚴(yan) ”,現在仍是大慶石油人恪守的鐵律。
“25億(yi) 噸是大慶油田奮進路上的重要坐標,更是邁向世界一流現代化百年油田的新起點。”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大慶油田黨(dang) 委書(shu) 記朱國文說。
(記者熊言豪、管建濤、強勇、王鶴)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