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新型儲能規模化應用初顯 諸多堵點待疏解

發布時間:2023-04-03 15:28:00來源: 經濟參考報

 

  《經濟參考報》記者近日采訪調研時了解到,當前我國新型儲(chu) 能進入快速發展期,規模化應用趨勢逐漸顯現,技術呈現多元化發展,相關(guan) 產(chan) 業(ye) 鏈加速布局,對能源轉型的支撐作用已初步顯現。但值得注意的是,行業(ye) 整體(ti) 還處於(yu) 發展初期,在安全性、技術創新、市場機製、收益模式等方麵還有待完善,亟須多措並舉(ju) 疏解堵點。

  雙重驅動 規模化應用趨勢呈現

  進入浙江省湖州市長興(xing) 縣和平行政村丁家灣新村,入口處就可見風光儲(chu) 一體(ti) 景觀微風風機徐徐轉動,居民別墅屋頂上一排排的光伏板熠熠生輝,旁邊配置了戶用儲(chu) 能,有電動汽車的家庭還安裝了充電樁,與(yu) 戶儲(chu) 設備構成了光儲(chu) 充一體(ti) 化新型電力係統。

  這是國家電投浙江公司打造的湖州綜合智慧零碳電廠和平鎮丁家灣戶用儲(chu) 能示範基地,創新部署了鉛酸電池、鉛碳電池、鋰電池等多項儲(chu) 能產(chan) 品,實現了整村戶用儲(chu) 能試點突破,一期項目為(wei) 電網提供頂峰能力5萬(wan) 千瓦。

  “戶用儲(chu) 能使每家每戶成為(wei) 一個(ge) 個(ge) 小的能源自供給聚合體(ti) ,實現小型的能源區域自平衡,通過調節負荷助力能源保供。”國家電投儲(chu) 能產(chan) 業(ye) 創新中心儲(chu) 能技術研發部相關(guan) 負責人說。

  同時,戶用儲(chu) 能還能有效利用峰穀價(jia) 差為(wei) 用戶節約成本。“我算了算,我們(men) 不僅(jin) 用電更有保障了,每戶一年還能省1500元錢左右。”當地一位村民說。

  近年來,受益於(yu) 市場需求和政策導向雙重驅動,我國新型儲(chu) 能規模化應用趨勢逐漸呈現。據不完全統計,全國30多個(ge) 省市出台的儲(chu) 能規劃及政策,均要求新能源項目配建儲(chu) 能,配置比例基本在10%-20%,其中河南、陝西、廣西、西藏等地要求儲(chu) 能配置比例達到20%,部分項目儲(chu) 能時長達到4-6小時。

  “截至去年年底,全國新型儲(chu) 能裝機規模約870萬(wan) 千瓦,新增裝機同比增長超過110%,平均儲(chu) 能時長約2.1小時,對能源轉型的支撐作用已初步顯現。”國家能源局能源節約與(yu) 科技裝備司副司長劉亞(ya) 芳介紹。

  具體(ti) 到省份來看,2022年裝機規模排名前三的為(wei) 山東(dong) 、寧夏、廣東(dong) 。其中,作為(wei) 國家首個(ge) 新能源綜合示範區,當前寧夏新能源占比超過50%,儲(chu) 能的發展是保障新型電力係統安全穩定運行的重要支撐。截至2023年3月底,寧夏已並網儲(chu) 能電站15座,均為(wei) 電化學儲(chu) 能,並網總規模122.4萬(wan) 千瓦/245.3萬(wan) 千瓦時,電網側(ce) 儲(chu) 能並網容量全國第一。預計2023年寧夏儲(chu) 能規模將超過300萬(wan) 千瓦。

  電力規劃設計總院發布的《中國新型儲(chu) 能發展報告2023》(下稱《報告》)預計,未來,新型儲(chu) 能發展需求主要集中在支撐新能源基地規模化開發、緩解電力供應壓力和保障新能源消納三個(ge) 方麵。綜合各方因素,“十四五”末我國新型儲(chu) 能裝機規模有望超過5000萬(wan) 千瓦,重點布局在華北、西北等地區。

  技術多元化 產(chan) 業(ye) 鏈加速布局

  新型儲(chu) 能逐漸規模化應用的同時,技術也呈現多元化發展趨勢。

  電力規劃設計總院副總工程師戴劍鋒介紹,已投產(chan) 的新型儲(chu) 能裝機中,鋰離子電池儲(chu) 能仍占主導地位,占比約94.5%。2022年新增裝機中,鋰離子電池占比同比下降約5個(ge) 百分點,壓縮空氣儲(chu) 能、液流電池儲(chu) 能發展提速,占比分別達到3.4%、2.3%。此外,鈉離子電池儲(chu) 能、二氧化碳儲(chu) 能、重力儲(chu) 能等新技術陸續開展示範應用。

  值得注意的是,2022年投產(chan) 的新型儲(chu) 能項目,單機、單站規模不斷擴大,其中鋰離子電池儲(chu) 能項目單站最大規模超過200兆瓦;張家口壓縮空氣儲(chu) 能示範項目、大連液流電池儲(chu) 能示範項目單機、單站規模突破100兆瓦,去年新增的新型儲(chu) 能項目時長以2-4小時為(wei) 主,部分項目儲(chu) 能時長達到4-6小時。

  在國家級長興(xing) 經濟技術開發區城南工業(ye) 區,目前世界上規模最大的鉛炭儲(chu) 能電站——國家電投湖州綜合智慧零碳電廠“和平共儲(chu) ”項目正在建設,一個(ge) 個(ge) 巨大的電池模塊像“搭積木”一樣拚接在一起,建成後電站容量將達到100兆瓦/1061兆瓦時,一次充滿可存100萬(wan) 度電,以城鎮居民每戶用電量12.5千瓦時/日計算,可滿足8萬(wan) 戶居民一天的普通用電。

  隨著技術多元化發展,相關(guan) 的產(chan) 業(ye) 鏈也加速布局。戴劍鋒介紹說,目前鋰離子電池儲(chu) 能已經形成了較為(wei) 完備的產(chan) 業(ye) 鏈,2022年,全國儲(chu) 能型鋰電池產(chan) 量突破100吉瓦,同比增長超過200%。壓縮空氣儲(chu) 能、液流電池儲(chu) 能通過試點示範項目逐步實現規模化應用,也帶動了相關(guan) 產(chan) 業(ye) 鏈的快速發展。

  例如,國家電投在飛輪儲(chu) 能、鉛炭電池、液流電池、熔鹽儲(chu) 熱等新型儲(chu) 能的技術研發、實證應用、示範推廣等方麵持續發力,成規模的生產(chan) 線2條投運、1條在建,涉及鉛炭電池、磷酸鐵鋰電池、PACK(電池包)、係統集成、逆變器等儲(chu) 能產(chan) 品。截至目前,國家電投新型儲(chu) 能裝機規模達1588.08兆瓦,約占全國1/6;裝機容量達3270.83兆瓦時,較2022年5月國家電投開始統計數據時增長230%。

  多措並舉(ju) 疏解行業(ye) 堵點

  隨著我國新能源裝機的不斷增加,“新能源+儲(chu) 能”模式已成為(wei) 解決(jue) 新能源消納難題的有效途徑,但新型儲(chu) 能行業(ye) 在迅速發展的同時也暴露出一些問題。

  在南方電網儲(chu) 能股份公司儲(chu) 能科研院院長陳滿看來,安全問題已成為(wei) 鋰離子電池儲(chu) 能發展的技術瓶頸。同時,電化學儲(chu) 能技術經濟性仍有待提升。此外,儲(chu) 能商業(ye) 模式與(yu) 市場機製有待進一步完善。

  以寧夏為(wei) 例,除去年新增新能源項目與(yu) 配建儲(chu) 能同步並網外,很多存量項目配儲(chu) 還處於(yu) 觀望階段。此外,儲(chu) 能市場品種單一,現主要通過調峰輔助服務市場獲利,暫未開設頂峰輔助服務市場、容量市場等,相關(guan) 市場規則、價(jia) 格機製尚未建立。

  為(wei) 進一步夯實新型儲(chu) 能高質量規模化發展的基礎,劉亞(ya) 芳表示,未來將適時開展“十四五”新型儲(chu) 能發展實施方案的調整,分階段、分批次、有側(ce) 重地開展試點示範,並抓緊編製出台大型風光基地及送電配套新型儲(chu) 能的規劃技術導則。

  《報告》指出,目前新型儲(chu) 能仍處於(yu) 發展初期,在核心材料、關(guan) 鍵部件、係統集成、調度運用、安全防護等方麵還有大量技術難題有待解決(jue) 。未來應充分調動各方積極性,加大新型儲(chu) 能技術創新力度,通過打造一批原創性技術,帶動產(chan) 業(ye) 升級。

  在完善市場機製、建立儲(chu) 能長效盈利模式方麵,寧夏電力交易中心有限公司總經理寧波建議,加快出台儲(chu) 能參加頂峰輔助服務市場支持政策,按照“誰受益,誰承擔”原則,費用由全部市場化電力用戶共同分攤。建立規範的容量租賃市場,出台租賃管理規則,明確租賃指導價(jia) 格。建設容量補償(chang) 市場,出台運營規則。建立現貨市場交易機製。研究製訂儲(chu) 能參與(yu) 現貨市場的主體(ti) 定位、準入條件、交易規則。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