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展信仰教育 探索理實結合教育模式
哈爾濱工業(ye) 大學積極響應國家思政教育政策,大力開展各類教育教學實踐活動,並結合百年黨(dang) 史,將馬克思主義(yi) 信仰教育貫穿於(yu) 學校各項教育教學活動中,構建出理實結合的特色信仰教育模式。哈爾濱工業(ye) 大學結合多年育人經驗,在信仰教育基礎上增加社會(hui) 實踐指導、產(chan) 學研融合等教學新路徑,帶領學生在學習(xi) 與(yu) 生活中實踐馬克思主義(yi) 信仰教育內(nei) 容,在服務經濟社會(hui) 發展的過程中發揮自身價(jia) 值,實現個(ge) 人理想。
與(yu) 時俱進 豐(feng) 富馬克思主義(yi) 信仰教育載體(ti)
哈爾濱工業(ye) 大學是我國綜合型人才培養(yang) 基地,1920年建校,1954年成為(wei) 國家首批重點建設的六所高校之一,1996年進入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高校行列當中,1999年入選國家“985工程”建設高校。學校始終秉持“規格嚴(yan) 格,功夫到家”的校訓,緊跟時代發展趨勢,立足理論研究、實踐教學、科研活動等方麵,深度探究馬克思主義(yi) 信仰教育的開展方式,切實開展多項馬克思主義(yi) 信仰教育活動。
網絡時代背景下,社交網絡平台逐漸成為(wei) 學生交流生活感悟、抒發個(ge) 人想法的重要渠道之一,互聯網平台與(yu) 第二課堂教育也逐漸成為(wei) 馬克思主義(yi) 信仰教育的主要載體(ti) ,與(yu) 依托課堂的馬克思主義(yi) 信仰教育相得益彰。學校在馬克思主義(yi) 信仰教育中一直堅持與(yu) 時俱進的指導思想,在校內(nei) 營造良好的信仰教育活動氛圍,為(wei) 馬克思主義(yi) 信仰教育活動的開展提供了多樣化載體(ti) 。依托悠久的建校曆史與(yu) 深厚的教育資源,學校長期借助網絡平台和線下渠道,開展形式多樣的馬克思主義(yi) 信仰教育活動,引導學生積極學習(xi) 馬克思主義(yi) 理論相關(guan) 內(nei) 容,充分發揮馬克思主義(yi) 在大學生思想道德品質培養(yang) 、理想信念塑造方麵的作用,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信仰。2023年3月4日,中國工程院院士、世界陶瓷科學院院士周玉教授在學校一校區活動中心開展了以“材料與(yu) 人類文明”為(wei) 主題的講座,共有270餘(yu) 名學生現場聆聽了講座。這場講座由“哈工大課堂”與(yu) 哈工大官方視頻號、哈工大官方抖音號、哈工大官方B站、哈工大招生辦官方視頻號、哈工大招生辦官方抖音號等平台同步進行線上直播,30餘(yu) 萬(wan) 網友在線觀看。講座以深入淺出的講解引導學生在學習(xi) 與(yu) 工作中積極思考、克服困難,努力實現個(ge) 人價(jia) 值,為(wei) 推動國家社會(hui) 發展貢獻自身力量
協同育人 優(you) 化馬克思主義(yi) 信仰教育環境
馬克思主義(yi) 信仰教育是高校教育內(nei) 容中的關(guan) 鍵部分。學校通過馬克思主義(yi) 信仰教育著力堅定學生社會(hui) 主義(yi) 信念,充分結合學生的學習(xi) 與(yu) 生活環境,逐步提升學生在生活中踐行馬克思主義(yi) 理論的行動力,培養(yang) 高素質社會(hui) 主義(yi) 事業(ye) 接班人。在育人實踐中,學校組織開展了一係列馬克思主義(yi) 信仰教育活動。2023年3月5日,哈爾濱工業(ye) 大學在第60個(ge) “學雷鋒紀念日”到來之際,組織校青協誌願者到馬家溝小學開展講述“雷鋒精神”的教育活動,馬克思主義(yi) 信仰教育成效顯著。在馬克思主義(yi) 信仰教育環境構建中,學校積極發揮校內(nei) 不同主體(ti) 的作用,於(yu) 2023年3月21日承辦了哈爾濱市年輕幹部“七種能力”專(zhuan) 題培訓班。此次培訓班共開辦5期,設置7個(ge) 專(zhuan) 題,針對年輕幹部的培養(yang) 提出更為(wei) 嚴(yan) 格的要求。學校汲取此次培訓精神,大力加強校內(nei) 領導幹部隊伍建設,並在2023年春季黨(dang) 建工作領導會(hui) 議中要求全校各級黨(dang) 組織提高自身政治站位、深化思想認識並增強行動自覺,為(wei) 推進馬克思主義(yi) 信仰教育提供專(zhuan) 業(ye) 的管理與(yu) 教師隊伍。在校內(nei) 活動的組織上,學校還邀請“當代雷鋒”郭明義(yi) 來校作了題為(wei) 《學習(xi) 雷鋒,踐行使命,做一個(ge) 有益於(yu) 人民的人》的報告,以座談會(hui) 的形式與(yu) 校內(nei) 誌願服務組織的學生代表交流。
教研培訓 提升高校教師隊伍的能力素養(yang)
馬克思主義(yi) 信仰教育通常以課堂教學和課外活動的方式展開,向學生傳(chuan) 授馬克思主義(yi) 理論知識,引導學生踐行馬克思主義(yi) 信仰。學校鼓勵教師堅持提升自我,積極參與(yu) 校內(nei) 組織的教師教研培訓活動,充分發揮互聯網信息技術優(you) 勢,提升教學水平和活動組織管理能力。2022年10月20日,校黨(dang) 委書(shu) 記在馬克思主義(yi) 學院指導思政教師集體(ti) 備課,就如何講好、講通、講透馬克思主義(yi) 理論進行針對性指導,切實推進黨(dang) 的理論成果進教案、進課堂、進學生頭腦,提升思政教師對理論的理解與(yu) 貫徹程度。學校多管齊下,以係統全麵的學習(xi) 推動馬克思主義(yi) 信仰教育落實落地。2022年以來,哈爾濱工業(ye) 大學多次組織一線教師以線上和線下備課相結合的形式開展教學研究,切實提升教師的思政教學能力與(yu) 教學素養(yang) ,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學培訓研討機製,深化了學生對馬克思主義(yi) 信仰教育內(nei) 容的理解,為(wei) 社會(hui) 主義(yi) 建設提供了可靠的人才儲(chu) 備。
哈爾濱工業(ye) 大學在馬克思主義(yi) 信仰教育實踐中立足本校實際,主動探究當代大學生馬克思主義(yi) 信仰教育的可行路徑,積極開展教學研討、教師培訓以及多元化的社會(hui) 實踐活動,以提升學生在各項教學與(yu) 實踐活動中的主動性。未來,哈爾濱工業(ye) 大學將繼續發揮優(you) 勢與(yu) 特色,探究馬克思主義(yi) 信仰教育的多元化實現路徑,引導學生學習(xi) 與(yu) 掌握馬克思主義(yi) 理論知識,樹立社會(hui) 主義(yi) 信仰和遠大理想。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