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北京已有六家“類博物館”向公眾開放

發布時間:2023-04-03 15:54:00來源: 中新網

 

  中新網北京3月30日電(記者徐婧)記者今天從(cong) 北京市文物局獲悉,繼北京首家“類博物館”崇德堂匾額博物館本月掛牌後,29日,北京祥體(ti) 育博物館、聲音藝術博物館、國玉印象和田玉博物館、瞭倉(cang) 數字藏品博物館、京報館舊址(邵飄萍故居)五家經過培育和專(zhuan) 家驗收達到開放要求的“類博物館”掛牌開放。

  類博物館是指具有部分博物館收藏、展示和教育等性質與(yu) 功能的場館。截至目前,北京已有六家向公眾(zhong) 開放的“類博物館”。

  據了解,本次開放的北京祥體(ti) 育博物館位於(yu) 通州區宋莊鎮,是一家集中國古代體(ti) 育、中國近代體(ti) 育、各單項體(ti) 育運動及世界體(ti) 育、奧林匹克等相關(guan) 文物、藝術品的收藏、展覽、研究及體(ti) 驗活動於(yu) 一體(ti) 的綜合性體(ti) 育博物館,展出古今中外體(ti) 育奧運文物、藏品兩(liang) 千餘(yu) 件。

  聲音藝術博物館坐落在中國·宋莊藝術區。該館致力於(yu) 探索、采集、保護、傳(chuan) 播聲音作品,是全國首個(ge) 有關(guan) 聲音藝術的博物館。該館由“聲音總站”(常設展),“聲音藝術空間”(臨(lin) 展廳),“若穀樓”(聲音實驗項目基地),“聲活中心”(音速童年、聲療實驗室、聲庫檔案館、多功能廳、藝術家駐留中心、鴿哨基地)等組成。

  國玉印象和田玉博物館位於(yu) 海澱區,是集收藏、研究、展示和田玉標本與(yu) 鑒賞、學習(xi) 中國傳(chuan) 統和田玉文化為(wei) 一體(ti) 的專(zhuan) 題類博物館。該館以六大篇章為(wei) 基礎,從(cong) 多個(ge) 角度解讀和田玉,展示和田玉的創作和工藝製作過程,並不定期開展大師作品展,邀請相關(guan) 學者進行學術講座,全麵展示和田玉的曆史文化和當代精髓。

  瞭倉(cang) 數字藏品博物館位於(yu) 首鋼園區,前身是擁有30年曆史的料倉(cang) 廠房。該館致力於(yu) 通過數字科技弘揚和傳(chuan) 播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是以數字化內(nei) 容(文物/文化作品)為(wei) 基礎,數字化展示為(wei) 載體(ti) 的虛擬內(nei) 容展示博物館。目前,瞭倉(cang) 正在展出《流動萬(wan) 象》西山永定河文化數字藝術展覽。

  京報館舊址(邵飄萍故居)位於(yu) 西城區,是傳(chuan) 奇報人邵飄萍辦報和生活的地方。館內(nei) 設“京報與(yu) 京報館”“邵飄萍生平事跡”“百年紅色報刊”三個(ge) 固定展覽,以“一報一館一人”為(wei) 核心資源,講述邵飄萍的辦報曆程和新聞救國史。

  下一步,北京將進一步完善“類博物館”培育工作機製,積極推進相關(guan) 文件出台,完善市區兩(liang) 級管理機製,推動“類博物館”規範發展。(完)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