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滿載文化的流動“大篷車”

發布時間:2023-04-03 15:54:00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一線講述】

  滿載文化的流動“大篷車”

  講述人:四川博物院公共服務部副主任 王瑞昌

  近年來,得益於(yu) 免費開放政策,博物館加快了融入公眾(zhong) 的步伐,文化輻射力和社會(hui) 關(guan) 注度都有較大提高。為(wei) 了讓公共文化服務惠及更多人,2009年,四川博物院建立了國內(nei) 首個(ge) “大篷車”流動博物館,每年行程幾萬(wan) 公裏,為(wei) 群眾(zhong) 送去文化大餐。截至2022年10月,該“大篷車”完成巡展120站,覆蓋四川省47個(ge) 市、州、縣,行程20餘(yu) 萬(wan) 公裏,惠及150餘(yu) 萬(wan) 名觀眾(zhong) 。

  2012年3月,為(wei) 方便聽視障人群參觀博物館,“大篷車”開進成都市特殊教育學校,送去了一場特殊的流動展覽。我們(men) 製作了可觸摸的文物複仿製品,將文物藏品故事等信息多角度地展現給聽視障學生。許多學生是第一次接觸博物館、感受文物的魅力,他們(men) 互相牽引著聆聽講解員的講解,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

  2020年,流動博物館策劃了“戰疫——四川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專(zhuan) 題流動巡展”。四川省第一例新冠肺炎病人得到救治後的感謝信、省援鄂醫療隊出征宣誓的錚錚誓言、華西醫院醫生意大利戰疫日記……一件件真實的人物故事和展品,深深打動了觀眾(zhong) 。

  2021年建黨(dang) 百年之際,流動博物館精選了50餘(yu) 件文物實物、近百件圖文資料,展現了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在川陝蘇區武裝鬥爭(zheng) 、土地革命和根據地建設中取得的偉(wei) 大成績。圍繞展覽,流動博物館還開展了“黨(dang) 的故事我來講”紅領巾講解員招募活動,吸引了200餘(yu) 名少先隊員報名參與(yu) ,成為(wei) 革命故事的講述者、革命精神的傳(chuan) 承者、革命文化的傳(chuan) 播者。

  我們(men) 還將巡展融入長征國家公園戰略部署,弘揚長征精神,開展紅色教育。展覽擺脫了以車輛為(wei) 中心的活動模式,與(yu) 基層博物館聯合辦展、共建項目組,與(yu) 省內(nei) 兄弟博物館及文物保護單位交流合作,共同建設“流動博物館”平台,將“流動博物館”打造為(wei) “文博的窗口、事業(ye) 的抓手”。

  作為(wei) 一名長期從(cong) 事流動展覽的博物館從(cong) 業(ye) 者,我將秉持辦館理念,搭建新平台、策劃新展覽,最大限度擴大“流動”外延,打通文化惠民“最後一公裏”。

    (項目團隊:光明日報記者 王美瑩、吳春燕、唐一歌、李曉東(dong) 、周洪雙、李慧、趙明昊、王斯敏)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