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創青春”首屆全國衛生健康行業青年創新大賽頒獎 臨床醫生遇到的實際問題,正是科技創新的著眼點

發布時間:2023-04-04 14:12:00來源: 中國青年報

 

  當一串“010”開頭的電話號碼出現在吳奇新手機上時,他還以為(wei) 是一個(ge) 詐騙電話。吳奇新是廣西壯族自治區崇左市人民醫院放射科主任,他的生活和工作軌跡與(yu) “010”所代表的北京幾乎沒有任何關(guan) 係。

  但是電話不停地響,吳奇新身邊的人建議他接一下。沒想到電話來自國家衛生健康委。打電話的工作人員告訴吳奇新,他獲獎了,並邀請他到北京領獎。

  3月16日,在北京舉(ju) 辦的“創青春”首屆全國衛生健康行業(ye) 青年創新大賽(以下簡稱“大賽”)頒獎典禮上,吳奇新從(cong) 中國科學院院士,國家衛生健康委黨(dang) 組成員、副主任曾益新手中接過了大賽金獎證書(shu) 。

  崇左市位於(yu) 廣西西南部,緊挨越南,經濟欠發達,當地2022年人均生產(chan) 總值約為(wei) 全國人均生產(chan) 總值的一半。能獲獎並且到北京領獎,吳奇新特別激動,他接到電話的那天淩晨兩(liang) 點多才睡著。大賽一共產(chan) 生了32項金獎,吳奇新所負責的項目是廣西唯一一個(ge) 獲得金獎的項目。

  吳奇新獲獎的項目是一款智能輪椅車,可以監測坐輪椅人的血壓、脈搏等健康指標,接入醫院設備後,還可以監測心電圖、呼吸狀況等,此外還可以用手機遠程操控輪椅車。

  這款輪椅車由吳奇新和廣西理工職業(ye) 技術學院教師馮(feng) 澤等共同研發。馮(feng) 澤告訴中青報·中青網記者,對於(yu) 他們(men) 這種來自小城市的團隊來說,通過國家級比賽增加曝光度,是一個(ge) 難得的機會(hui) 。

  在大賽頒獎現場,廣東(dong) 省衛生健康委相關(guan) 負責人向吳奇新、馮(feng) 澤表達了合作意向。3月27日一早,馮(feng) 澤坐上了去廣東(dong) 的動車,洽談輪椅車在當地的推廣事宜。

  本次大賽由國家衛生健康委文明辦、共青團中央青年發展部、中國青年創業(ye) 就業(ye) 基金會(hui) 主辦,共向全國征集了3343個(ge) 項目。除金獎外,還有組委會(hui) 大獎、銀獎、銅獎等獎項,獲獎項目覆蓋32個(ge) 省份、70餘(yu) 所高校和450餘(yu) 家醫院和科研機構。

  曾益新在頒獎典禮上表示,大賽評選出一大批富有創新性、啟發性的項目和產(chan) 品,為(wei) 培育醫學科技創新人才作出了積極貢獻,將有助於(yu) 推動政府部門、研發單位、生產(chan) 企業(ye) 、技術服務與(yu) 推廣機構等形成合力,共同加強科技創新成果轉化。

  生逢其時

  大賽榮獲金獎的項目還有來自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兒(er) 童醫院的“兒(er) 童抗腫瘤改良型新藥巰嘌呤微片的開發”。巰嘌呤是兒(er) 童急性淋巴性白血病維持期的主要治療藥物,該藥唯一市售的規格是50mg,直徑約1厘米,兒(er) 童服用不便。但是臨(lin) 床中,患兒(er) 實際需要的藥量往往比50mg少,他們(men) 需按公斤體(ti) 重計算服用劑量。也就是說,巰嘌呤和其他兒(er) 童用藥一樣,麵臨(lin) 著“吃藥靠掰,劑量靠猜”的困境。

  為(wei) 了解決(jue) 這個(ge) 問題,北京兒(er) 童醫院通過醫企協同創新模式,開發出可精準計量的創新劑型巰嘌呤微片——“體(ti) 型”縮至米粒大小,直徑約3毫米,規格僅(jin) 5mg。

  目前,巰嘌呤微片已獲得臨(lin) 床批件,是我國首批獲得藥監局批準進行臨(lin) 床試驗的微片製劑之一。該項目的技術負責人梅冬告訴中青報·中青網記者,這個(ge) 項目還獲得了北京兒(er) 童醫院牽頭的“十三五”重大新藥創製科技重大專(zhuan) 項課題——“兒(er) 童用藥品種及關(guan) 鍵技術研發”的資助。

  梅冬出生於(yu) 1988年,她參與(yu) 的巰嘌呤微片項目已經發表了3篇相關(guan) 論文。據了解,梅冬所在的團隊平均年齡38歲,35歲以下的年輕人占53%。

  在我國,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是兒(er) 童最常見的惡性腫瘤,約占15歲以下兒(er) 童腫瘤的25%,因此,巰嘌呤微片製劑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社會(hui) 價(jia) 值。

  梅冬表示,巰嘌呤微片製劑的成功也意味著相關(guan) 技術平台逐步完善,包括微片製劑的製藥器械、生產(chan) 線、臨(lin) 床試驗設計等,這為(wei) 接下來其他藥品微片劑型的研發和生產(chan) 奠定了基礎。

  順勢而為(wei)

  “一老一小”是我國重點關(guan) 注的弱勢群體(ti) 。近年來,我國人口老齡化呈加速態勢。預計“十四五”時期,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總量將突破3億(yi) ,占比超過20%,我國將進入中度老齡化。

  吳奇新所在的崇左市,眾(zhong) 多年輕人外出打工,他們(men) 的父母成了空巢老人。在產(chan) 品試驗階段,吳奇新把研發好的智能輪椅車給一位因腦梗行動不便的空巢老人李奶奶使用。傳(chuan) 統輪椅無法進入核磁共振檢查間,所以李奶奶得靠醫護人員攙扶才能走到檢查床旁,這給老人及醫護人員帶來了很大的不便。采用了特殊無磁材料的智能輪椅車解決(jue) 了這個(ge) 問題。它不僅(jin) 可以載著李奶奶自行進入到磁共振檢查間,不再需要醫護人員的幫助,自平衡係統還可以幫助李奶奶自己上下檢查床。

  創新人才的創新活躍期和產(chan) 出高峰期往往在30-45 歲的青年時代。今年41歲的吳奇新、35歲的梅冬正值盛年。他們(men) 的創新成果緊隨我國時代發展需求,體(ti) 現了衛生健康行業(ye) 青年的責任擔當。

  曾益新表示,衛生健康行業(ye) 的青年要始終保持憂患意識、責任意識和強烈的使命感,真正站在“生存和發展”的高度認識創新、投身創新,敢為(wei) 人先、敢於(yu) 突破。

  共青團中央書(shu) 記處書(shu) 記傅振邦在頒獎典禮上表示,衛生健康行業(ye) 的青年要心懷“國之大者”、樹立遠大理想,始終堅持“四個(ge) 麵向”,瞄準新一代生命健康、生物醫藥、先進醫療設備和診療技術等尖端前沿領域,敢於(yu) 較“真”碰“硬”,爭(zheng) 做科創報國的先鋒隊。

  因“地”製宜

  記者采訪此次大賽的獲獎者發現,這些處於(yu) 不同單位、不同地域的衛生健康行業(ye) 青年,都在自己的賽道上,因“地”製宜地探索出了一條適合自己的創新之路。

  吳奇新的合作夥(huo) 伴馮(feng) 澤曾經做過新能源汽車的研究。此次智能輪椅車的開發在新能源汽車相關(guan) 技術基礎上,將數字化變矩式智能輪轂電機作為(wei) 輪椅車驅動核心部件,手機可以遠程操作輪椅車也是得益於(yu) 此。這意味著,如果空巢老人在家出現了輪椅使用問題,在外的兒(er) 女也可以幫助操作。

  馮(feng) 澤把他和吳奇新的關(guan) 係比作“夫妻”,智能輪椅車是他們(men) 的“孩子”。他們(men) 探索出來的這條醫工結合之路已經開始惠及當地。據了解,這款智能輪椅車目前已經在廣西3家醫院兩(liang) 所高校,對失能與(yu) 半失能老人展開臨(lin) 床試驗與(yu) 服務。

  談到老年人的健康管理時,龐大的高血壓人群無法忽視。目前我國醫院普遍用的動態血壓監測設備,袖帶會(hui) 每小時充一次氣。這個(ge) 運行機製會(hui) 影響被監測者晚上的睡眠,進而影響監測結果的準確性。

  這是一個(ge) 不大不小的問題。南昌大學第二附屬醫院心血管內(nei) 科的副主任醫師黃曉發現這個(ge) 問題後,帶領相關(guan) 合作團隊研發了無充氣式動態血壓監測儀(yi) 。該產(chan) 品獲得了大賽的組委會(hui) 大獎。

  黃曉坦言,臨(lin) 床醫生在工作中會(hui) 碰到很多問題,這些問題是很好的創新著眼點。相對於(yu) 比較宏大的問題,黃曉選擇了血壓監測這個(ge) 很小的點。在她看來,這是項目可以成功的重要原因。

  臨(lin) 床醫生的日常工作十分繁忙,如何在完成常規工作的基礎上再進行創新?黃曉給出的答案是,當自己篤定地進行開拓創新時,支持的力量總會(hui) 不期而遇。

  其實,支持力量的到來並不是偶然。曾益新在講話中指出,各級衛生健康委文明辦、各級公立醫院黨(dang) 團組織,要深入研究把握青年創新中的“熱點”和“焦點”,找出他們(men) 創新中的“痛點”和“難點”,增強服務意識,提升服務能力,與(yu) 社會(hui) 各界攜手推動形成優(you) 秀人才脫穎而出、創新活力競相迸發的生動局麵。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劉昶榮 實習(xi) 生 吳雨珊 來源:中國青年報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