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新任教師專業發展支持體係
【專(zhuan) 家視點】
推進高質量教師教育體(ti) 係建設是當前我國教師政策的重要著力點。教師教育涉及職前培養(yang) 、資格認定與(yu) 入職教育、在職專(zhuan) 業(ye) 發展,貫穿教師職業(ye) 生涯發展的全過程。以教師生涯發展中的年齡或階段來界定,新任教師一般是指任教年限為(wei) 一年至三年左右的教師。任職前幾年,是新任教師初入新環境或熟悉新角色的適應階段,是在現實教育係統中的社會(hui) 化時期,其角色需不斷調適,通過多種方式實現專(zhuan) 業(ye) 上的成長和發展,才能順利地適任其職位,得到學生、家長與(yu) 學校的認可與(yu) 接納。新任教師階段是決(jue) 定教師日後專(zhuan) 業(ye) 發展方向與(yu) 質量的關(guan) 鍵期。
為(wei) 處於(yu) 職業(ye) 生涯發展早期的新任教師構建係統的專(zhuan) 業(ye) 發展支持體(ti) 係尤為(wei) 必要。從(cong) 新任教師隊伍來看,一方麵,我國目前已建立開放、協同、聯動的教師教育體(ti) 係,日益增多的非師範專(zhuan) 業(ye) 畢業(ye) 生進入教師隊伍,在吸引優(you) 秀人才從(cong) 教、擴大教師來源的同時,也給教師培訓工作帶來挑戰。以北京市近期一項對3150名新任教師的調查來看,師範專(zhuan) 業(ye) 畢業(ye) 的新任教師不及半數。因此,需要基於(yu) 新任教師的專(zhuan) 業(ye) 準備情況為(wei) 其提供適切的培訓內(nei) 容與(yu) 發展機會(hui) 。另一方麵,我國優(you) 質師資在不同地域及城鄉(xiang) 間仍存在較大差距,新任教師隊伍整體(ti) 素質和教育教學水平存在差異,需要加強教師培訓體(ti) 係建設,為(wei) 新任教師提供係統的專(zhuan) 業(ye) 支持。
國內(nei) 外研究發現,新任教師在初入職場時,會(hui) 麵臨(lin) 個(ge) 人心理、教育教學、學校組織環境等方麵的實踐困境。為(wei) 幫助新任教師解決(jue) 初入職場遇到的上述問題,必須有針對性地設計高質量的促進新任教師成長的培訓和專(zhuan) 業(ye) 發展活動,這成為(wei) 教師教育政策製定者、培訓者以及學校麵臨(lin) 的重要課題。
近年來,基於(yu) 專(zhuan) 業(ye) 學習(xi) 的視角促進教師終身學習(xi) 是深化教師培訓精準改革的重要取向。為(wei) 助力新任教師成長,可以從(cong) 以下四個(ge) 方麵著力建構完善的新任教師專(zhuan) 業(ye) 發展支持體(ti) 係。
第一,重視新任教師主體(ti) 性與(yu) 全人發展,增進專(zhuan) 業(ye) 認同。在新任教師培訓中,尤其需要關(guan) 注教師的全人發展,在強調教師主體(ti) 意識的同時,需要提升教師的學習(xi) 動機與(yu) 意願、情緒與(yu) 情感、幸福感等因素,對非師範專(zhuan) 業(ye) 畢業(ye) 的新任教師尤其需要建立正麵的自我觀和人生觀,通過培訓學習(xi) ,增強其對教師事業(ye) 的熱忱和職業(ye) 使命感,不斷激發涵養(yang) 師德的內(nei) 生動力,強化言為(wei) 士則、行為(wei) 世範的自覺,做學生為(wei) 學、為(wei) 事、為(wei) 人的大先生。
第二,基於(yu) 育人目標與(yu) 課程改革需求,優(you) 化新任教師專(zhuan) 業(ye) 學習(xi) 內(nei) 容與(yu) 資源。基於(yu) 素養(yang) 導向的新課程改革,除了學科和教學內(nei) 容等知識層麵,教師還需要把握學生學習(xi) 與(yu) 發展規律,掌握差異化教學與(yu) 個(ge) 性化指導、項目學習(xi) 等基於(yu) 學習(xi) 方式變革的教學方式,促進學習(xi) 的評估與(yu) 數據分析方法,以及融合信息技術的創新型教學方法等,以適應社會(hui) 發展與(yu) 教育改革的需要。與(yu) 此同時,各級機構應基於(yu) 教育改革的最新政策,建構係統的可供教師選擇的課程資源庫,滿足新任教師個(ge) 性化成長需求。
第三,創新專(zhuan) 業(ye) 學習(xi) 方式,為(wei) 新任教師成長創設協作有效的實踐情境。新任教師的專(zhuan) 業(ye) 學習(xi) 需要考慮教師作為(wei) 成人的學習(xi) 特點,其學習(xi) 特征包含協作、實踐、反思和行動。新任教師的專(zhuan) 業(ye) 學習(xi) 同時也是一個(ge) 協作的過程。具有不同教學專(zhuan) 長的教師形成專(zhuan) 業(ye) 學習(xi) 共同體(ti) ,在團隊協作中能夠增進滿足感與(yu) 歸屬感。在校本研修或教研過程中,通過“師徒結對”“聽評課”以及教研組、備課組活動等方式,優(you) 秀教師能夠充分發揮自身專(zhuan) 業(ye) 能量,幫助新任教師解決(jue) 教育教學麵臨(lin) 的實際問題。此外,基於(yu) 視頻案例與(yu) 學習(xi) 分析技術、在線學習(xi) 社群、人工智能等數字技術的最新進展,亦能為(wei) 新任教師專(zhuan) 業(ye) 學習(xi) 提供新路徑。
第四,加強教師專(zhuan) 業(ye) 發展體(ti) 係建設,為(wei) 新任教師成長構建良好的學習(xi) 生態係統。新任教師的專(zhuan) 業(ye) 學習(xi) 發生在複雜的教育係統之中。一方麵,“國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務平台”為(wei) 廣大教師提供了多元豐(feng) 富的課程資源,省、市、縣、區等各級教師發展機構為(wei) 教師提供製度化、有組織的學習(xi) 機會(hui) ,學校層麵亦基於(yu) 區域和校本發展的特點與(yu) 需求,持續完善教師校本研修機製,與(yu) 各方形成聯動機製,持續整合優(you) 質資源為(wei) 新任教師成長服務。另一方麵,須強化教師發展機構建設,進一步加強培訓、教研、信息等機構的整合,深化研訓一體(ti) 的體(ti) 製機製建設,為(wei) 高質量新任教師培訓提供更完備的製度保障。
(作者:鍾亞(ya) 妮,係北京教育學院副研究員)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