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讀書之美】閱讀的意義究竟是什麽?六位名家分享心得

發布時間:2023-04-23 15:22: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北京4月23日電 (記者 上官雲(yun) )4月23日是世界讀書(shu) 日。有人早早開始分享讀書(shu) 心得,驕傲地曬出閱讀“成績單”;也有人感歎瑣事太多,難以靜下心來讀一本書(shu) 。

  “粗繒大布裹生涯,腹有詩書(shu) 氣自華。”蘇軾寫(xie) 過一首《和董傳(chuan) 留別》:董傳(chuan) 滿腹經綸,不講究衣著,一邊讀書(shu) 一邊準備考試,物質生活的不豐(feng) 富並沒有改變他積極向上的樂(le) 觀態度。

  很多時候,讀書(shu) 的意義(yi) 在於(yu) 拓寬眼界,讓自己能明辨是非,不去人雲(yun) 亦雲(yun) ,不會(hui) 隨波逐流。它難以獲得立竿見影的回報,卻能在不知不覺中幫助我們(men) 構築一個(ge) 豐(feng) 富安穩的精神世界。

  世界讀書(shu) 日來臨(lin) 之際,中新網聯合麥家、馬伯庸、六神磊磊、徐則臣、李敬澤、蒙曼六位文化名家,分享優(you) 質書(shu) 籍,聊一聊閱讀的意義(yi) 所在。多讀書(shu) ,讀好書(shu) ,與(yu) 君共勉。

  麥家:隻有讀書(shu) ,你才能發現世界的美

  麥家是著名作家,著有《人生海海》《解密》《暗算》等作品。其中,《人生海海》尤其特別,既是麥家對過去經曆的一種回顧,也是對過去的一次和解。

  “我的作品能夠被讀者喜歡,和讀者分享,這就是我生命的意義(yi) 。作為(wei) 一個(ge) 作家,一心一意就想寫(xie) 出讀者滿意的作品,《人生海海》做到了。”他認為(wei) ,人生需要回顧,也需要和解。我們(men) 就是從(cong) 和解、回顧當中成長起來的。

  麥家將讀書(shu) 比作精神上的糧食,很多人沒有讀書(shu) ,可能覺得照樣活得很好,但活得好的可能隻是身體(ti) ,“人由身體(ti) 和心靈組成,身體(ti) 需要稻穀、麵包,心靈需要書(shu) 籍。書(shu) 籍就是我們(men) 內(nei) 心的一種食糧,所以,不讀書(shu) 怎麽(me) 能好好成長?”

  從(cong) 個(ge) 人體(ti) 會(hui) 來說,他覺得,讀書(shu) 是讓心靈成長的很便當的一種方式,“隻有讀書(shu) ,你才能發現自己、發現世界的美,不要忘記也不要停止對書(shu) 籍的愛。”

  馬伯庸:閱讀增加人生的維度

  閱讀的意義(yi) 是什麽(me) ?著名作家馬伯庸認為(wei) ,將閱讀作為(wei) 人生的一部分,實際上是增加了我們(men) 人生的維度。

  馬伯庸著有《顯微鏡下的大明》等作品,《長安的荔枝》則脫胎於(yu) 兩(liang) 句古詩“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

  提到讀書(shu) ,他說,“每一本書(shu) 都代表了作者的人生經驗。讀完一本書(shu) ,就相當於(yu) 將這位作者的人生活了一遍。讀得書(shu) 越多,你的人生維度就越複雜,你所見證的經驗、人生就越精彩。”

  六神磊磊:書(shu) 籍讓心靈獲得放鬆的機會(hui)

  自媒體(ti) 人、“金庸迷”六神磊磊著有《六神磊磊讀唐詩》等作品。提到喜歡的書(shu) 籍,他推薦了簡·奧斯汀的《愛瑪》,“這本書(shu) 看上去很厚,但並不難讀。”

  他覺得,簡·奧斯汀的小說風格非常獨特。《愛瑪》中的對話很多、很有意思,全書(shu) 揭示了彼時社會(hui) 中婚姻、人與(yu) 人之間關(guan) 係的虛偽(wei) 狀態,非常有趣。

  在六神磊磊看來,可能很多人都有這樣的感覺,即如今網絡上等等往往會(hui) 比較喧囂,讓人覺得不清淨,而書(shu) 是一個(ge) 特別好的能讓我們(men) 收獲安靜的地方。

  “我們(men) 拿著書(shu) ,暫時遠離網絡與(yu) 喧囂,會(hui) 讓我們(men) 覺得內(nei) 心平靜。而且還能從(cong) 中吸取知識,讓心靈獲得放鬆的機會(hui) ,然後再次出發。”他說。

  徐則臣:閱讀是見識更廣大世界的最便捷路徑

  “大家可以讀讀肖洛霍夫的長篇小說《靜靜的頓河》,故事很好看,描寫(xie) 了大時代之下,頓河邊上哥薩克們(men) 的生活與(yu) 情感。”世界讀書(shu) 日之際,作家徐則臣分享了一本自己喜歡的書(shu) 。

  推薦這本書(shu) ,和他對閱讀的想法有關(guan) 。每個(ge) 人的時間和精力都是有限的,如果想擁有一個(ge) 豐(feng) 富的人生,就必須盡力去突破自身局限,尋找一個(ge) 更美好的自己、見識一個(ge) 更廣大的世界。

  “閱讀可能就是尋找自己、建構自己,發現自己和見識一個(ge) 更廣大世界的最便捷的路徑。”他認為(wei) ,《靜靜的頓河》是一部經典之作。希望大家能從(cong) 中領略到文學之美,閱讀之美。

  李敬澤:讀書(shu) 可以讓我們(men) 與(yu) 自己深入相處

  人總是希望能成為(wei) 更好的自己,那在學習(xi) 、成長過程中,讀書(shu) 必不可少。

  著名作家、評論家李敬澤認為(wei) ,我們(men) 對讀書(shu) 不一定要抱有功利的想法,即讀一本書(shu) ,就一定要從(cong) 中得到什麽(me) 。古人講“開卷有益”,隻要你把一本好書(shu) 打開,隻要你讀,就是好事。

  “讀書(shu) 不僅(jin) 僅(jin) 意味著求知,也可以帶著我們(men) 進入一個(ge) 心靈的狀態。從(cong) 這個(ge) 角度來說,我們(men) 讀一本書(shu) ,是和這本書(shu) 的作者深入相處,同時也是和自己深入相處。”他說。

  如今生活節奏很快、短視頻流行,每個(ge) 人與(yu) 他人、自己深入相處的時間可能很少。在李敬澤看來,我們(men) 要珍視“開卷有益”的時刻,給自己留出一個(ge) “開卷有益”的時刻。

  蒙曼:讀書(shu) 讓我們(men) 在熱鬧的時候靜得下來

  閱讀能讓人發現生活之美,也能讓人了解曆史。中央民族大學教授、著名學者蒙曼在《順著曆史學古詩》中,介紹了中國詩歌之美,以及古詩詞反映的特定曆史背景。

  看完書(shu) 中的詩篇,讀者不僅(jin) 能夠喜歡上中國的詩歌,也能對中國的曆史產(chan) 生更深的理解。“可能有人會(hui) 問,為(wei) 什麽(me) 非得讀書(shu) ?其實,讀書(shu) 也不是為(wei) 了黃金屋,也不是為(wei) 了千鍾粟,也不是為(wei) 了顏如玉。”她說。

  在蒙曼眼中,讀書(shu) ,就是讓我們(men) 活得更像個(ge) 人樣,有更豐(feng) 富的心靈,也有更寬廣的視野。能夠讓我們(men) 在熱鬧的時候靜得下來,也能夠讓我們(men) 在孤獨的時候走得過去。(完)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