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追憶著名馬克思主義理論家陳占安

發布時間:2023-04-25 15:05:00來源: 中國青年報

 

  陳占安,1946年1月出生於(yu) 山東(dong) 榮成。中國當代著名馬克思主義(yi) 理論學家,北京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他曾榮獲全國優(you) 秀教師、全國優(you) 秀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等榮譽稱號,是中央馬克思主義(yi) 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首席專(zhuan) 家。

  驚聞陳占安先生1月24日離世,前輩同仁無不扼腕痛惜,悲慟不已。先生的音容笑貌曆曆在目,諄諄教誨言猶在耳,痛定沉思,他堅定信念、嚴(yan) 謹治學、仁愛奉獻的一生將燭照後學,精神永存。

  初識先生之時,他對北京大學馬克思主義(yi) 學院及全國高校馬克思主義(yi) 學院的建院史娓娓道來,讓我對馬克思主義(yi) 學院和馬克思主義(yi) 理論學科有了更明確的定位。先生在講學中經常會(hui) 結合自身的經曆,講述高校馬克思主義(yi) 學院的發展曆程,我想這不僅(jin) 僅(jin) 是對全國馬克思主義(yi) 學院披荊斬棘奮鬥路的回首,更是寄托了他對新時代馬克思主義(yi) 學院人的殷切期望——希望馬克思主義(yi) 學院牢固樹立“馬院姓馬、在馬言馬”的鮮明導向,把馬克思主義(yi) 學院建設好,把馬克思主義(yi) 學科發展好,深化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創新,勇立潮頭走好前方的奮鬥路。

  陳占安先生長期擔任全國高校第一家馬克思主義(yi) 學院——北京大學馬克思主義(yi) 學院院長職務,見證了全國高校馬克思主義(yi) 學院的發展壯大。他認為(wei) 我們(men) 應該把主要的工作從(cong) 成立馬克思主義(yi) 學院轉變到建設馬克思主義(yi) 學院上來,從(cong) 外延發展量的增加轉變到內(nei) 涵發展質的提高上來,使新時代高校馬克思主義(yi) 學院實現從(cong) 多到強、從(cong) 強到優(you) 的發展。

  陳占安先生指出,馬克思主義(yi) 學院內(nei) 涵式發展要協同推進課程、學科、學院“三個(ge) 重點”建設。我國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建設、馬克思主義(yi) 理論學科建設、馬克思主義(yi) 學院建設,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它們(men) 之間既互相分解又互相結合,需要統一設計, 協調推進, 共同發展。搞好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是高校馬克思主義(yi) 學院的第一責任,它關(guan) 係到大學生的健康成長,關(guan) 係到學校工作的全局;要想真正把思想政治理論課講好,必須自覺強化學科支撐,推進馬克思主義(yi) 理論學科建設;馬克思主義(yi) 學院的自身建設又是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和馬克思主義(yi) 理論學科建設的組織保證。

  陳占安先生治學嚴(yan) 謹,造詣斐然,在馬克思主義(yi) 理論特別是馬克思主義(yi) 中國化領域成就突出,遇到學術困惑時總能從(cong) 他的研究中得到啟發,猶如醍醐灌頂,豁然開朗。陳占安先生在毛澤東(dong) 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ge) 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相關(guan) 的學術領域形成了自己獨到的見解,對馬克思主義(yi) 中國化的科學內(nei) 涵、理論發展、時代特征和基本經驗等問題都有深刻的剖析。他還積極推動“馬克思主義(yi) 中國化研究”二級學科建設,探討該學科設立的必要性和意義(yi) , 明確學科定位及研究領域,確定學科研究方向、領域及其培養(yang) 方案,為(wei) 加強和改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進行了有益探索。

  陳占安先生堅持以立德樹人為(wei) 根本任務,不斷探索思想政治教育的新理念、新思路,引導學生立德成人、立誌成才。他明確指出,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必須把講政治放在第一位,始終在政治立場、政治方向、政治原則、政治道路上同黨(dang) 中央保持一致,做學習(xi) 和實踐馬克思主義(yi) 的典範。陳占安先生同時強調,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是一種思想政治與(yu) 公共理論有機結合的課程,是政治性與(yu) 學術性的辯證統一,要將政治與(yu) 學術相結合,以透徹的學理分析回應學生,以徹底的思想理論說服學生,用真理的強大力量引導學生。

  陳占安先生主張辦好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要抓好教材、教師和教學三個(ge) 基本環節。教材是課程之本,它規定著課程的基本內(nei) 容和基本觀點,為(wei) 教學提供了基本遵循,必須編寫(xie) 好、修訂好、使用好;教師是教學的關(guan) 鍵,必須培養(yang) 好、培訓好、建設好教師隊伍;課堂講授是教學活動的主要形式,是教師與(yu) 學生交流的主要途徑,教師的課講得好不好,對學生學習(xi) 影響極大, 必須下氣力組織好。因此,我們(men) 要下氣力把教材、教師、教學這三個(ge) 基本環節抓緊、抓實、抓好、抓出成效。“天下難事,必作於(yu) 易;天下大事,必作於(yu) 細”,陳占安先生不斷倡導以學生為(wei) 中心的教學理念,充實教學內(nei) 容、改進教學方法、講究教學藝術,強調把教學本身作為(wei) 一個(ge) 工作係統,重視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規律的總結,以立德樹人為(wei) 目標,推動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斷取得新創造、新突破。

  讀懂先生是一生的功課。他是中央馬克思主義(yi) 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首席專(zhuan) 家,牽頭組織、編寫(xie) 、修訂、闡釋“毛澤東(dong) 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理論體(ti) 係概論”教材。他曾回憶道,“我見證了馬克思主義(yi) 理論學科的發展”。馬克思主義(yi) 理論一級學科自2005年設置以來,取得了重要進展,他呼籲新時代依然需要強化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學科支撐,明確學科定位,既要重視馬克思主義(yi) 學科群建設,也要推動馬克思主義(yi) 理論學科和哲學社會(hui) 科學其他相關(guan) 學科聯動發展,自覺強化學科支撐,切實講究科研含量,注重社會(hui) 服務。

  陳占安先生重視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曆史使命,認為(wei) 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在大學生立德樹人方麵承擔著最艱巨和最重要的任務,我們(men) 要用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武裝大學生;對大學生進行係統的馬克思主義(yi) 立場觀點方法的培養(yang) ;幫助大學生養(yang) 成社會(hui) 主義(yi) 事業(ye) 所需要的思想道德品質;使大學生具有對各種錯誤社會(hui) 思潮的識別和抵禦能力。陳占安先生仁愛豁達、平易謙和、作風嚴(yan) 謹,他不僅(jin) 僅(jin) 從(cong) 教於(yu) 北京大學,還在全國各地馬克思主義(yi) 學院講學,傳(chuan) 播馬克思主義(yi) 理論,提攜後進晚輩。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斯人已逝,風範長存,我輩必將秉承先生之誌,踔厲奮發,賡續前行!

  (作者畢業(ye) 於(yu) 北京大學馬克思主義(yi) 學院,現為(wei) 中國農(nong) 業(ye) 大學馬克思主義(yi) 學院教師)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