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文旅發展,遍地都是良機

發布時間:2023-04-25 15:38:00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4月22日,第二屆中國(武漢)文化旅遊博覽會(hui) 開幕當天,來自大江南北的數萬(wan) 名遊客冒雨湧向武漢國際博覽中心,大美中國館裏人頭攢動、摩肩接踵。

  據統計,為(wei) 期三天的博覽會(hui) ,進場觀眾(zhong) 共計17.9萬(wan) 人次,共簽約62個(ge) 文旅項目,總金額達1125億(yi) 元。湖北省文化和旅遊廳廳長李述永感慨:“文旅事業(ye) 是激發經濟社會(hui) 發展活力的強大引擎,文旅創新和信心比黃金更珍貴!”

  萬(wan) 裏攜手:

  長江流域展望文旅

  兩(liang) 項“萬(wan) 裏行動”,清晰折射出長江流域的文旅前景。

  4月22日,“沿著長江讀懂中國——萬(wan) 裏長江行”主題宣傳(chuan) 推廣活動正式啟動,來自長江流域13省(區、市)的150餘(yu) 名嘉賓共赴盛會(hui) 。就在同一天,“萬(wan) 裏茶道”沿線城市申遺成果展精彩亮相,展示9省(區)申遺的輝煌成果,傳(chuan) 揚博大精深的茶文化。

  山水萬(wan) 程,步履不停。“萬(wan) 裏長江行”探訪團沿著古老的長江,用影像記錄偉(wei) 大時代的變革,用實物展示長江文化的保護與(yu) 傳(chuan) 承。他們(men) 秉持“價(jia) 值新發現、內(nei) 容新表達、文化新闡釋、遊客新體(ti) 驗”理念,將巴蜀文化、荊楚文化、吳越文化等長江文化代表緊密串聯,全麵助力長江國家文化公園建設。

  萬(wan) 裏攜手,文旅相融。“萬(wan) 裏茶道”是17世紀興(xing) 起的以茶葉為(wei) 大宗貨物的國際貿易路線,是中國茶文化的象征。“‘萬(wan) 裏茶道’縱貫中國南北,沿途的文旅資源正在逐漸整合。”中國文物學會(hui) 文物旅遊專(zhuan) 業(ye) 委員會(hui) 副主任兼秘書(shu) 長張玉亭告訴記者,“萬(wan) 裏茶道”沿線城市推動“全民助力申遺”活動,創新性推出“文物+體(ti) 育”“文物+旅遊”“旅遊+產(chan) 業(ye) ”等融合方式,文旅融合、茶旅一體(ti) 的發展前景值得期待。

  本屆文化旅遊博覽會(hui) 上,以“山水知音 相會(hui) 湖北”為(wei) 主題的長江民歌匯首站演出,在武漢琴台大劇院隆重舉(ju) 行。長江民歌匯選取長江流域13個(ge) 省(市、區)的《雪白的鴿子》《阿瑪勒霍》《龍船調》《茉莉花》等17首民歌,分為(wei) 青藏篇、雲(yun) 貴川篇、湘鄂篇、贛皖篇、江浙滬篇等五個(ge) 篇章,以音樂(le) 為(wei) 槳,帶領聽眾(zhong) 沿江而下領略一場鏡花水月般的江遊,引領人們(men) 感受長江流域。

  湖北省政協副主席張維國介紹:“今年一季度,全省累計接待遊客1.43億(yi) 人次,同比增長29%。”

  疫後重振:

  千億(yi) 項目激活文旅

  這是一個(ge) 文旅的盛會(hui) ,也是一個(ge) 簽約的盛會(hui) 。

  4月22日,由央視《中國詩詞大會(hui) 》欄目、上海中視國際廣告公司、北京長江文化股份有限公司共同推出的“詩詞文化IP運營係列活動”正式啟動。《中國詩詞大會(hui) 》總導演顏芳介紹,“詩入尋常百姓家”,他們(men) 將通過“最經典的中國詩詞+最in的潮玩手辦+最交互的元宇宙空間”等方式,與(yu) 各方共同建設文化新坐標,提升中華詩詞世界影響力,把中國文化講給世界聽。

  與(yu) 此同時,首旅集團與(yu) 湖北文旅集團達成戰略合作,將聚焦湖北省域中高端酒店的開發和運營,計劃5年內(nei) 至少開拓簽約100個(ge) 酒店項目;中國東(dong) 方演藝集團與(yu) 黃岡(gang) 市人民政府就蘇東(dong) 坡主題音樂(le) 劇簽訂創製合作協議,深入挖掘和闡述東(dong) 坡文化IP……

  2000餘(yu) 家國內(nei) 外文旅機構和企業(ye) 共襄盛會(hui) ,在短短3天時間裏,千億(yi) 項目落地武漢,為(wei) 文旅事業(ye) 發展注入澎湃動力。在武漢東(dong) 湖國際會(hui) 議中心舉(ju) 辦的“文化和旅遊業(ye) 疫後重振和高質量發展”論壇上,中國文物保護基金會(hui) 理事長劉玉珠說:“疫後中國經濟亮眼,從(cong) 穩字當頭,到積極複蘇,再到快速重振,文旅行業(ye) 更是迎來爆發式增長。北京的鍾鼓樓、武漢的知音號、西安的盛唐密盒、淄博的燒烤攤……到處都是人間煙火,遍地都是信心和良機。”

  數字背後,活力迸發。3天時間裏,主會(hui) 場武漢國際博覽中心現場交易量達2.09億(yi) 元,線上累計交易總額達1.7億(yi) 元。藝術品拍賣會(hui) 上,259件書(shu) 畫、玉器、瓷器藝術精品現場成交,成交額2435萬(wan) 元。作為(wei) 本次文化旅遊博覽會(hui) 配套活動的2023全國露營大會(hui) ,4月14日在武漢東(dong) 湖啟幕,230頂各類帳篷分布於(yu) 草坪和湖邊,大會(hui) 迎來全國137家展商的近50輛房車和900餘(yu) 件露營裝備,令人眼界大開、歎為(wei) 觀止。

   科技賦能:

  智慧元素助力文旅

  新科技帶來新體(ti) 驗。走進8萬(wan) 平方米的文化旅遊博覽會(hui) 展館,處處都能觸摸到“智慧文旅”:在大美中國館,峨冠博帶的屈原與(yu) 屏幕裏的宇航員演繹未來版《天問》;在湖北館,100艘3D打印模型船,帶來全新視覺衝(chong) 擊;在陝西館,騎上單車便可在屏幕上“穿梭”於(yu) 景點之間;在江蘇館,指尖輕觸多人交互三維“魔屏”,就能360度把玩珍貴文物;在甘肅館,通過VR觀看敦煌莫高窟實景,全息感受敦煌文化藝術的魅力……

  一日遊遍華夏,全靠科技賦能。武漢市民雷穎帶著孩子逛展,一邊欣賞幅員遼闊的自然風光,一邊給孩子科普知識。孩子在“荊彩紛呈”板塊的巨幅電子屏前,如置身於(yu) 蒼翠欲滴的萬(wan) 畝(mu) 竹海之中,禁不住歡快地跳起舞來。雷穎一邊拍照一邊感歎:“人在畫中遊,開心又快樂(le) 。”

  在此次舉(ju) 辦的首屆沉浸式文旅產(chan) 業(ye) 發展論壇上,元宇宙、科技賦能成為(wei) 高頻熱詞。“元宇宙將給文旅帶來急劇變革。我們(men) 可以將旅遊景點直接搬到線上,讓遊客在虛擬世界裏擁有完全真實的旅遊體(ti) 驗。”武漢元宇宙研究院院長龔才春在發言中詼諧地說,“遊客甚至可以穿越到秦漢時代去原址體(ti) 驗。”

  傳(chuan) 統方法視聽造夢,當今技術如臨(lin) 其境,未來趨勢融入其中。文化遺產(chan) 的活化,關(guan) 鍵是動態化。融合了現代科技的文旅,為(wei) 遊客鋪陳出一幅幅栩栩如生的曆史畫卷。

  讓曆史“活”起來,人氣才能“火”起來。記者在“我在敦煌畫壁畫”數字虛擬體(ti) 驗活動現場看到,一群小朋友興(xing) 致勃勃地在電子屏上作畫。他們(men) 選擇壁畫線稿,用朱紅、佛手黃、落英淡粉等岩彩進行細心填充,不久之後,一幅幅壁畫便從(cong) 遙遠的莫高窟“浮現”出來……

  “科技賦能是必爭(zheng) 之地,不能簡單跟跑。”文化和旅遊部產(chan) 業(ye) 發展司司長繆沐陽在致辭中表示,我們(men) 要獨立自主,進行前瞻性的探索,更好立足中國大地、講好中國故事。文旅元宇宙是場景和內(nei) 容的交互實踐,包含著意識形態、價(jia) 值塑造,要積極應對,並以滿足人們(men) 對美好生活的需求為(wei) 最終目標。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