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中國製造“打印”新故事
【一線講述】
為(wei) 中國製造“打印”新故事
講述人:寧波眾(zhong) 遠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 趙文軍(jun)
近年來,3D打印作為(wei) 一項顛覆性技術,實現了製造從(cong) 等材、減材到增材的重大轉變,並逐漸被應用於(yu) 實際產(chan) 品的製造。其中,作為(wei) 一種新型智能製造技術,金屬3D打印在裝備設計與(yu) 製造、航空航天等領域展現出了強勁的發展勢頭。
2004年,我開始了在金屬氣霧化製粉方麵的研究,特別是碩博期間的求學和實踐經曆,為(wei) 我後來取得的成果奠定了紮實的基礎。博士畢業(ye) 後,我在浙江省冶金研究院就職,致力於(yu) 粉體(ti) 項目的研發、技術、應用和運營,設計了新型的可用於(yu) 製備高品質3D打印用鐵基粉體(ti) 成套生產(chan) 設備。2013年,我在全國最早獨立開發了可用於(yu) 製備高反應活性的3D打印醫用鈦基粉體(ti) 的無坩堝真空氣霧化設備,設備性能可與(yu) 國外同型號設備媲美。讓我感到自豪的是,設備成本僅(jin) 為(wei) 進口同型設備的十分之一,打破了國外壟斷。
2018年6月,我的技術研發與(yu) 項目發展都在良好運行中,用現在的話來說,處在一個(ge) “舒適區”。可是,我時常問自己和團隊一個(ge) 問題:接下來還能挑戰什麽(me) ?後來,我把創立自主核心技術的民族品牌作為(wei) 挑戰目標。最終,我和哈工大材料工程專(zhuan) 業(ye) 的幾位師兄弟一起來到寧波創業(ye) ,組建了“眾(zhong) 遠新材料”,在合金設計、氣霧化製備和構件後處理工藝優(you) 化方麵進行基礎研究,目標是提升材料研發與(yu) 設計能力以及獨立的工藝改進和裝備製造能力。
選擇寧波,是因為(wei) 寧波是全國首批7個(ge) 新材料產(chan) 業(ye) 國家高技術產(chan) 業(ye) 基地之一,不僅(jin) 產(chan) 業(ye) 規模全國領先,還擁有中科院寧波材料所、兵科院寧波分院兩(liang) 家國家級科研機構、20多家高能級產(chan) 業(ye) 技術研究院以及5家國家級重點實驗室(工程實驗室、工程研究中心),尤其在金屬新材料研發與(yu) 應用等領域近年來取得了較快發展。
事實證明我們(men) 的選擇沒錯——在政策、用工、技術各個(ge) 方麵,公司所處的海曙區給了很大的支持,讓我們(men) 能夠一門心思搞創新。
經過艱苦的技術攻關(guan) ,我們(men) “用產(chan) 品贏市場”的路越走越寬。例如我們(men) 研發的高溫合金係列,打破了國外900℃以上金屬粉末禁運,超越了同型號原有進口產(chan) 品,實現了進口替代。我們(men) 的另一款產(chan) 品高強鋁合金會(hui) 應用在航空航天領域,不僅(jin) 能帶來直接的經濟效益,還將打破國外高強鋁合金的技術封鎖。實施這一項目的初衷,就是希望實現高強鋁合金從(cong) 設計到製造的全流程國產(chan) 化,不受進口材料“卡脖子”。
未來,寧波眾(zhong) 遠團隊將繼續深耕高品質真空氣霧化製粉領域,填補國內(nei) 產(chan) 品在3D打印金屬粉體(ti) 材料行業(ye) 的空白,定位國內(nei) 外高品質金屬粉體(ti) 市場,為(wei) 全世界用戶提供定製化服務,不斷為(wei) 中國製造“打印”新故事。
(光明日報記者曾毅 光明日報通訊員孫勇采訪整理)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