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積極為內地和澳門青年搭建交流平台”

發布時間:2023-05-09 16:38:00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港澳青年在內(nei) 地】

  “積極為(wei) 內(nei) 地和澳門青年搭建交流平台”

  ——訪清華大學澳門籍學生蔡奧龍

  光明日報通訊員 童文琦光明日報記者 張文驍

  砰、砰、砰……拳頭擊打沙袋的聲音每周都會(hui) 在訓練場響起。接受采訪時,清華大學澳門籍學生蔡奧龍剛剛結束訓練,今年9月,他將作為(wei) 中國澳門散打運動員參加杭州亞(ya) 運會(hui) 。

  蔡奧龍第一次到北京是2008年,北京奧運會(hui) 現場讓他震撼驚歎。2013年,即將畢業(ye) 的蔡奧龍參加了學校組織的畢業(ye) 旅行,前往北京參觀了長城、故宮、南鑼鼓巷等許多名勝古跡。“這次旅行使我更深入地感受北京,也加深了我想到北京讀書(shu) 的意願。”蔡奧龍說。

  經過多年刻苦的訓練,2014年,蔡奧龍考入北京體(ti) 育大學,就讀武術與(yu) 民族傳(chuan) 統體(ti) 育專(zhuan) 業(ye) 。談到這些年在內(nei) 地學習(xi) 的感受,蔡奧龍說:“內(nei) 地學生無論是學術能力還是專(zhuan) 業(ye) 運用能力都很強,我們(men) 可以互相學習(xi) 。”此外,作為(wei) 散打運動員,“我感覺澳門的競技體(ti) 育跟內(nei) 地比還有很大距離。”他感慨道。

  從(cong) 北京體(ti) 育大學畢業(ye) 後,蔡奧龍報考了清華大學社會(hui) 科學學院體(ti) 育管理專(zhuan) 業(ye) 碩士,為(wei) 將來從(cong) 事體(ti) 育文化相關(guan) 產(chan) 業(ye) 作準備。

  求學期間,蔡奧龍還結合興(xing) 趣創立了自己的原創品牌。作為(wei) 一名創業(ye) 者,他也深刻認識到自己肩上的責任,“企業(ye) 跟社會(hui) 聯係非常強,如果企業(ye) 做得好,是需要回饋社會(hui) 的”。於(yu) 是,這些年蔡奧龍積極推動澳門青年與(yu) 內(nei) 地青年交流,先後參與(yu) 籌辦潮流展、格鬥比賽、企業(ye) 家會(hui) 談等活動,希望通過搭建平台讓澳門青年了解內(nei) 地青年的生活習(xi) 慣以及內(nei) 地的創業(ye) 環境、發展方向。

  基於(yu) 自己的經曆,蔡奧龍建議澳門青年多參加大灣區舉(ju) 辦的活動,多到內(nei) 地開拓視野,了解大灣區不同城市的特性和創業(ye) 環境,以結合自身優(you) 勢實現更好發展。“內(nei) 地相較於(yu) 澳門,產(chan) 業(ye) 更加多元,澳門青年可以結合自身的特長去做很多不同的事情。”蔡奧龍說。

  今年2月,2023澳門·大灣區國際青年人才峰會(hui) 在澳門舉(ju) 行。從(cong) 設想到落地、從(cong) 邀請嘉賓到尋找讚助,作為(wei) 峰會(hui) 的執行主席,蔡奧龍參與(yu) 了整個(ge) 籌辦過程。在他看來,峰會(hui) 搭建起國際人才與(yu) 澳門特區政府、企業(ye) 、學術界的溝通橋梁,有利於(yu) 號召廣大國際青年人才參與(yu) 到澳門與(yu) 粵港澳大灣區的高質量發展中。

  如今,即將碩士畢業(ye) 的蔡奧龍過著邊讀書(shu) 邊創業(ye) 邊訓練備賽的“三棲”生活,一刻也閑不下來。“港澳青年要把握時代機遇,主動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未來,我想繼續積極為(wei) 內(nei) 地和澳門青年搭建交流平台。”蔡奧龍堅定地說。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