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輕人為什麽主動延期畢業
申請延期畢業(ye) (以下簡稱“延畢”)後,研二的薑芸在社交平台上寫(xie) 道:“這一次,我從(cong) 未如此清晰地知道自己每一天的目的:繼續讀書(shu) 、回歸生活、愉悅自己。”她所在的專(zhuan) 業(ye) 為(wei) 兩(liang) 年製,前一年半,她做了3份實習(xi) 。“實習(xi) 占用了我很多精力,我沒有好好學習(xi) ,也沒怎麽(me) 出去逛。”薑芸覺得很可惜,在充分查閱資料後,她選擇了延畢。
薑芸的朋友牛莉,同樣選擇了延畢。“我可能有點理想主義(yi) 吧,希望一畢業(ye) 就能做自己喜歡的事。”牛莉想要從(cong) 事媒體(ti) 行業(ye) 或成為(wei) 配音演員,雖然她在研究生階段選了新聞與(yu) 傳(chuan) 播專(zhuan) 業(ye) ,但是本科英語師範專(zhuan) 業(ye) 的她,在目標行業(ye) 的實習(xi) 經驗並不多,“我需要更多的時間累積,以達到我的目標”。
浙江大學醫學院黨(dang) 政辦副主任、講師車淼潔的論文《本科生延期畢業(ye) 現象的透視與(yu) 解析》,調研了某省4所不同類型高校,記錄了這些高校2020年9月至2021年6月期間本科生的延畢情況。數據顯示,某省城“雙一流”高校延畢率約為(wei) 12.5%,兩(liang) 所省城普通高校的延畢率分別約為(wei) 6%和7%,某非省城普通高校延畢率約為(wei) 7%。
在很多人的眼中,延畢是一個(ge) 貶義(yi) 詞。不論是主動申請還是被動延畢,它常常和家庭變故、生理疾病,以及掛科、畢業(ye) 設計不合格等學業(ye) 問題畫上等號。一旦延畢,學生很容易被人以有色眼鏡看待,背負的壓力倍增。
但在這樣的情況下,仍然有不少學生選擇主動延畢。他們(men) 為(wei) 何會(hui) 作出這樣的選擇?延畢後,他們(men) 的感受如何?
就業(ye) 壓力成為(wei) 重要原因
在接到記者的采訪電話前,吉安正在教室改論文,為(wei) 即將到來的畢業(ye) 論文盲審作準備。時間撥回到一年前,她正是在這時提交的延畢申請,工作被毀約是主要原因。被毀約後,吉安重新開始投簡曆,也得到了一些工作機會(hui) ,但它們(men) 和被毀約的工作相比,不論是工資待遇還是平台,都相差甚遠。
“我心裏有落差吧,再加上後來拿到的offer所在行業(ye) 和自己的預期不符,如果勉強接受,感覺自己的職業(ye) 發展規劃就被打亂(luan) 了。”吉安說,而且由於(yu) 自己讀的專(zhuan) 碩是兩(liang) 年製,再多讀一年貌似也不錯,便有了延畢的想法。
今年2月,經濟學專(zhuan) 業(ye) 研究生吳林結束了休學期,重新回到新加坡留學。她坦言,自己申請延畢主要是出於(yu) 就業(ye) 的考量。“當時學校不允許學生離開新加坡,但國內(nei) 很多金融公司都要求應聘者參加線下麵試或實習(xi) 。”她回憶,自己也曾通過線上麵試得到一些工作機會(hui) ,但由於(yu) 錄取的公司不承認新加坡的體(ti) 檢報告,應聘隻能不了了之。吳林在第一年沒有找到滿意的工作,於(yu) 是決(jue) 定申請延畢,回國實習(xi) 麵試。
華北電力大學電氣與(yu) 電子工程學院黨(dang) 委副書(shu) 記、副教授王棟梁分析,學業(ye) 問題、創業(ye) 需要以及健康問題、家庭突發的緊急情況等,都是大學生申請延畢的主要原因。有些學生到了大四還有多門課不及格,研三了畢業(ye) 論文還沒有開題,他們(men) 就需要一年或者更多的時間來完成學業(ye) 。據教育部數據,2023屆全國普通高校畢業(ye) 生規模預計達1158萬(wan) 人,同比增加82萬(wan) 人。持續增長的就業(ye) 壓力,也成為(wei) 越來越多的年輕人主動延畢的重要原因。
走在自己的社會(hui) 時鍾上
申請延畢不過是前行路上的第一步,在未來的日子裏,經濟的壓力、父母的意見、用人單位的質疑等,都可能讓人感到困擾。
王棟梁坦言,延畢意味著學生需要在校內(nei) 多待一段時間,導致時間和經濟成本增加。由於(yu) 延畢的學生畢業(ye) 時間比同齡人晚,可能會(hui) 因此麵臨(lin) 更大的就業(ye) 壓力。此外,延畢可能導致學生失去在正常畢業(ye) 前求職的機會(hui) ,競爭(zheng) 力可能會(hui) 受到影響。
對於(yu) 這一切,牛莉早有準備,“我有一些存款,加上兼職所得,可以負擔這一年的費用”。但讓她沒想到的是,母親(qin) 竟然全力支持。“收到媽媽的轉款後,我在圖書(shu) 館哭了。”直到今天,她依然清晰地記得母親(qin) 對自己說的話:“我可以省吃儉(jian) 用一些,你才是最要緊的。”最近,本來反對自己延畢的爸爸也轉變了態度,這讓她很開心。
吉安的選擇得到了老師和家長支持,她唯一擔心的便是和同齡人存在脫節的可能。“同屆的小夥(huo) 伴中,隻有你延畢了。回到學校後,你不但要更換新宿舍,連熟悉的人都沒有了。”幸好,吉安的擔憂並沒有發生,她收獲了新舍友與(yu) 新友誼。
今年開學後,吉安和原宿舍的朋友們(men) 聚會(hui) 。她發現,是否延畢並不是一個(ge) 影響未來的絕對因素。“有一個(ge) 剛入職一個(ge) 月,就可能被辭退;還有一個(ge) 畢業(ye) 後堅持脫產(chan) 考公,卻一直沒考上。”吉安說,“當然也有工作順利的。順利與(yu) 否,與(yu) 是否延畢無關(guan) 。”
“每個(ge) 人都有自己的節奏和生命軌跡。”王棟梁說,有些人可能比同齡人早步入社會(hui) ,有些人則需要更多的時間去成長和探索未來,“我們(men) 不應該盲目追隨社會(hui) 時鍾,而是應該遵照自己的方式去探索、追求目標與(yu) 理想。”他同時表示,我們(men) 要尊重和理解他人的選擇和決(jue) 定,不要因生活軌跡不同而對他人進行不必要的評價(jia) 。
如今申請延畢已近一年,吉安找到了一個(ge) 各方麵都較為(wei) 符合預期的工作。對於(yu) 這個(ge) 結果,她較為(wei) 滿意,但從(cong) 個(ge) 人投入的角度來說,她覺得自己很虧(kui) ,“我比別人多花了一年的時間,得到的工作卻和去年的差不多”。
在應聘過程中,吉安沒有覺得自己因為(wei) 延畢受到太大影響。“企業(ye) 毀約不是我的問題,我是因為(wei) 堅持職業(ye) 規劃,而非論文盲審不過而延期的。”她認為(wei) ,隻要你能利用好這一年,且不是因為(wei) 暴露缺陷的大問題而延畢,對工作的影響就不會(hui) 很大。
吳林也沒有因延畢而被質疑:“我的績點排名一直都比較靠前,成績單可以證明,我不是因為(wei) 無法畢業(ye) 才延期的。”
延畢不是困難的擋箭牌
回顧這一年,吳林表示,如果可以重新選擇,她不會(hui) 延畢,“延畢是在和自己打賭”。雖然她已經獲得了一家公司的留用機會(hui) 並提前入職,實現了延畢的目標,但她認為(wei) ,今年的就業(ye) 形勢沒有去年好,而延畢有很多的不確定性。吳林建議,盡量不要延畢,“早上岸早安心”。
和吳林相反,吉安不後悔延畢的選擇,但她也建議,不要輕易選擇延畢。“延畢不是擋箭牌,而應該是先把自己能做的都做好,實在沒辦法後,再去選擇。”去年被毀約後,吉安做了很多努力:不僅(jin) 找了很多前輩爭(zheng) 取,還嚐試轉部門,同時持續投遞簡曆。
吉安的選擇讓學弟學妹們(men) 發現了一條人生發展的新路。最近不少人找到她,詢問對於(yu) 延畢的看法。有的學生離論文盲審還有兩(liang) 個(ge) 月,就覺得自己寫(xie) 不完了,想要延畢。“僅(jin) 僅(jin) 因為(wei) 逃避就選擇延畢是不可取的。”吉安說。
“當就業(ye) 和擇業(ye) 發生衝(chong) 突,應該根據具體(ti) 情況來考慮選擇。”王棟梁認為(wei) ,在有明確的職業(ye) 規劃、且能夠較好執行的情況下,如果延畢能夠幫助你實現規劃,再考慮不遲。王棟梁建議,選擇延畢與(yu) 否,學生需要考慮個(ge) 人情況、學業(ye) 狀況、就業(ye) 狀況、學校政策以及未來規劃等多方麵因素,權衡利弊,再做出最適合自己的決(jue) 策。
“現在自己每天都想早早醒來,感覺未來的一年特別明媚。”多讀書(shu) 、發表論文、申請博士、旅遊……對於(yu) 延畢後多出來的一年,薑芸有許多計劃。
“電影”和“實習(xi) ”,是牛莉現在生活的兩(liang) 大主題。她每天都會(hui) 看一部電影,平時還會(hui) 去跑步、練配音,看書(shu) 、找選題。她希望在這段時間內(nei) 創作出很多好作品,積累經驗。
申請延期畢業(ye) 後,學生應該如何度過多出來的時光?王棟梁建議,學生首先要直麵問題、解決(jue) 困難,爭(zheng) 取順利畢業(ye) ;其次,學生要利用時間實習(xi) 或者兼職、深入學習(xi) 專(zhuan) 業(ye) 知識、參加誌願活動,積極規劃自己的未來,為(wei) 職業(ye) 發展打好基礎。
(應受訪者要求,文中除王棟梁外,其餘(yu) 人名均為(wei) 化名)
中青報·中青網見習(xi) 記者 李丹萍 來源:中國青年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各路網傳頸椎病“自救指南”靠譜嗎 專家解讀來了
- 有人花錢倒貼實習,有人受傷自認“倒黴” 實習生權益保護不能成為“空白點”
- 如何破解工科人才培養困局(一):紙上談兵的畢業設計、工科教師理科化、論文壓力“連環套”、校企融而不合
- 踏上“生態美、百姓富”的康莊大道——福建三明積極探索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現代化紀實
- 各地集中力量穩步推進重大項目建設
- 以歌會友以歌傳情 中國民歌唱響 展示優秀民間文化魅力
- 【新時代新征程新偉業——真抓實幹推動高質量發展】西藏開創高原經濟發展新局麵
- 鐵路工程建設按下“快進鍵” 為暢通產業鏈供應鏈注入新動能
- 數字賦能 福建加快建設現代農業體係
- 2023年“百場萬企”大中小企業融通對接活動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