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效率變革、動力變革促進質量變革
作者:吳薩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參加十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hui) 議江蘇代表團審議時強調:“必須堅定不移深化改革開放、深入轉變發展方式,以效率變革、動力變革促進質量變革,加快形成可持續的高質量發展體(ti) 製機製”。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的重要論述,深刻闡明了質量變革是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重要目標,明確指出了效率變革、動力變革是促進質量變革的有效手段,為(wei) 我們(men) 在新征程上推動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根本遵循。
當前,我國已經轉入高質量發展階段,人民群眾(zhong) 對高品質產(chan) 品和服務的需求越來越旺盛,轉變發展方式、優(you) 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的要求更加迫切。要把發展質量擺在更加突出位置,提高供給體(ti) 係質量和效率,加快實現由低水平供需平衡向高水平供需平衡躍升。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順應我國發展階段、發展條件、發展格局變化,作出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重大戰略決(jue) 策,堅定不移推進供給側(ce) 結構性改革,推動我國經濟發展質量顯著提高。新征程上,不斷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實現全麵建成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強國的宏偉(wei) 目標,還需要不斷提高我國發展質量和效益。促進質量變革,在狹義(yi) 上要求突破製約產(chan) 業(ye) 發展的質量瓶頸、提高產(chan) 品和服務質量;在廣義(yi) 上要求全麵提高國民經濟各領域各環節發展水平,培育以技術、標準、品牌、質量、服務等為(wei) 核心的發展新優(you) 勢。
推動效率變革,才能有力促進質量變革。效率變革的核心在於(yu) 優(you) 化要素配置結構、提升投入產(chan) 出效率,力爭(zheng) 在更短時間、更深層次、更廣領域提升經濟發展的質量和效益。高水平社會(hui) 主義(yi) 市場經濟體(ti) 製為(wei) 實現效率變革提供重要製度保障。我國社會(hui) 主義(yi) 市場經濟體(ti) 製不斷完善,但還存在產(chan) 權製度不完善、公平競爭(zheng) 製度不健全、要素市場發育滯後等短板和弱項。要進一步解放思想,堅持和完善社會(hui) 主義(yi) 基本經濟製度,推動有效市場和有為(wei) 政府更好結合,建立高效規範、公平競爭(zheng) 、充分開放的全國統一大市場,打通製約經濟循環的關(guan) 鍵堵點,使生產(chan) 、分配、流通、消費各環節更加暢通,促進商品要素資源在更大範圍內(nei) 暢通流動,為(wei) 加快實現效率變革提供高水平的製度保障。
實現動力變革,才能顯著增強經濟質量優(you) 勢。動力變革的核心是加快實現新舊動能轉換、提高全要素生產(chan) 率。雖然我國經濟總量穩居世界第二,但仍存在大而不強的問題,主要體(ti) 現在原始創新不足、產(chan) 業(ye) 總體(ti) 上處於(yu) 中低端、一些高端技術及產(chan) 品還依賴進口等。對此,必須充分發揮科學技術作為(wei) 第一生產(chan) 力的作用,充分發揮人才作為(wei) 第一資源的作用,充分發揮創新作為(wei) 引領發展第一動力的作用,努力開辟發展新領域新賽道、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you) 勢。特別是要加強製造業(ye) 領域科技創新,集聚力量進行原創性引領性科技攻關(guan) ,堅決(jue) 打贏關(guan) 鍵核心技術攻堅戰,加快實施一批具有戰略性全局性前瞻性的國家重大科技項目。同時,要注重擴大國際科技交流合作,加強國際化科研環境建設,形成具有全球競爭(zheng) 力的開放創新生態。
新征程上,麵對推動高質量發展中躲不開、繞不過的矛盾,我們(men) 既要以新發展理念引領全麵深化改革,又要通過全麵深化改革為(wei) 完整、準確、全麵貫徹新發展理念提供體(ti) 製機製保障,著力破解深層次體(ti) 製機製障礙、深入轉變發展方式,以效率變革、動力變革促進質量變革,不斷突破高質量發展的卡點瓶頸,有效解決(jue) 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吳薩)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