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蜘蛛俠”在三峽高壓線上的行走日常
史明君坐在80米高的電線上吃午飯,她淡定地從(cong) 軍(jun) 綠色的工具包裏拿出了一袋小麵包、一瓶水。
此時,身下是奔流的江水,對麵就是人頭攢動的三峽大壩景區,有些眼尖的遊客看到了江上的“女蜘蛛俠(xia) ”,紛紛駐足拿出手機拍攝。史明君喝了一口水,“線上的人在看風景,自己好像也成了別人眼中的風景。”
史明君留著一頭及肩短發,工作時頭發常常在後腦勺紮成小小的一束。上塔前,她會(hui) 將劉海固定進安全帽帽簷內(nei) 。在風聲呼嘯的80米高空中,隻有帽尾一小撮飛揚的頭發暴露了她的特別。
腳下是搖搖晃晃的導線,背上是20多斤重的工具包,每次在高空走線巡檢兩(liang) 三千米,是這名出生於(yu) 1999年的女電工的日常。作業(ye) 區所處峽江之上,這個(ge) 姑娘在高壓電塔上奮力攀爬的模樣,成為(wei) 別人眼中的一道風景;而她自己,也把峽江裏的旖旎風光、風雲(yun) 際會(hui) 盡收眼底。
唯一的高空作業(ye) 女電工
2021年從(cong) 三峽大學智能電網信息工程專(zhuan) 業(ye) 畢業(ye) 後,史明君進入國網湖北省電力有限公司超高壓公司宜昌運維分部工作。
國網湖北省電力有限公司超高壓公司承擔著99條、9571.635公裏輸電線路和31座超特高壓交流變電站的運維保障任務。宜昌運維分部則負責管理4座500千伏變電站、1座開關(guan) 站,運維超特高壓輸電線路1726.115公裏,3689基杆塔。分部5個(ge) 輸電運維班組、54名高空作業(ye) 人員負責著線路運維檢修任務,這裏大多數線路都在三峽庫區的群山之中,峽江之上。
史明君是這54名高空作業(ye) 者中唯一的女電工。
“其實在進入單位之前,我都不知道自己要爬塔。”這位從(cong) 小立誌要考軍(jun) 校的女孩,在入職輪崗培訓會(hui) 上,一下子被全國勞動模範、世界上80萬(wan) 伏特高壓帶電作業(ye) 第一人胡洪煒前輩的故事打動了。
特高壓輸電線路承載超強電流,曾被視為(wei) 人類禁區,如果沒有相應保護措施,稍一碰觸便會(hui) 瞬間化為(wei) 灰燼。胡洪煒憑借精湛的技術、過人的膽魄,被遴選為(wei) 操作員。2009年6月10日,他順利完成±800千伏特高壓直流等電位作業(ye) 人員安全防護參數測試、等電位導線修補、等電位間隔棒更換等操作項目,填補了多項世界技術空白,使我國成為(wei) 第一個(ge) 掌握最高電壓等級輸電線路全套檢修技術的國家。
“或許我這個(ge) 人性格比較‘虎’。”史明君說。
而在得知自己要帶第一名女徒弟後,有著28年一線工作經驗、帶過6個(ge) 徒弟的老電力工馬立有些忐忑:剛來的女大學生能不能克服高空作業(ye) 的恐高心理?能不能適應野外作業(ye) 的艱苦環境?
史明君的第一次爬塔表現,讓師父很意外。
這是公司一座40米高的訓練塔。即將過半時,她的體(ti) 力漸漸有些跟不上一同上塔的老員工。
見狀,馬立在對講機裏勸她下塔休息。
但看到其他男員工已經快要到達終點,史明君堅持著爬到了塔的最高點。
馬立這才發現,這姑娘做事“不服輸,有股韌勁兒(er) ”。
雖是家中獨女,她主動要求考特種作業(ye) 工作證,參與(yu) 超特高壓線路高空作業(ye) 。
2022年5月14日,在宜昌市興(xing) 山縣,史明君第一次加入高空作業(ye) 隊伍,連著3天對特高壓線路進行驗收,與(yu) 同事一起檢查各項零部件,為(wei) 線路正式通電掃清障礙。
高空的風,比地麵大很多。一陣風吹過,導線就會(hui) 晃動。腳下一不小心,就會(hui) 打滑、踩空,有些地方線路有坡度,稍有不慎就會(hui) “刹不住車”,史明君隻能緊緊抓住兩(liang) 側(ce) 導線凝神前進。
導線上還有很多行走的“障礙物”,比如晶瑩光滑的絕緣子。每次經過絕緣子,史明君得佝僂(lou) 著身體(ti) ,雙腳雙手並用一步步挪動,認真檢查每一片絕緣子的銷釘是否到位。跨過導線之間的間隔棒,她需要用雙手支撐身體(ti) ,在找到平衡的一瞬間迅速跳過去,踩穩導線後繼續前進。
雖然相比男同事存在天然的體(ti) 力短板,但在高空,嬌小的身材也讓史明君工作起來順暢了不少。不少同事對這個(ge) 年輕姑娘刮目相看,評價(jia) 她“一點都不怵,幹勁滿滿”。
直到遇到金具。
金具是連接塔與(yu) 導線的部分,短的一步就能跨過,長的有四五米,“太窄了!”史明君比畫著金具的直徑——纖細得幾乎不堪一握。為(wei) 了保證安全,通過金具時,史明君通常是整個(ge) 人“像樹懶一樣”身體(ti) 緊貼掛在金具上,同時用手指牢牢“圈”住金具,像毛毛蟲一樣蠕動著身體(ti) 通過。
通過一段金具,短則幾分鍾,長則十幾分鍾。“通關(guan) ”時,史明君常常滿頭大汗。
在80米高空縱覽江峽美景
除了一身汗水,史明君在高空也見到了祖國不少秀麗(li) 山水。
作為(wei) 西電東(dong) 送工程中線的巨型電源點,三峽水電站總裝機容量為(wei) 2250萬(wan) 千瓦,多年平均年發電量882億(yi) 千瓦時,滿發狀態下每小時可產(chan) 生清潔水電電能2250萬(wan) 度電。通過三峽電力外送線路,電能傳(chuan) 輸到華中、華東(dong) 及南方負荷中心,涉及10多個(ge) 省份。
極目遠眺,在全國大電網中,湖北電網是三峽電力外送的起點、西電東(dong) 送的通道、南北互供的樞紐、全國聯網的中心。而湖北超高壓公司則是湖北電網主動脈、安全生產(chan) 主陣地、運維檢修主力軍(jun) ,肩負著電力保供主陣地和大電網安全生命線的使命。
“通過自己的工作,默默守護別人的感覺很好。”史明君說,一想到自己能為(wei) 這麽(me) 大的國家工程作出一點微小的貢獻,心裏就充滿了自豪。
馬立和徒弟們(men) 所在的輸電運維班主要負責宜昌市夷陵區、秭歸縣以及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巴東(dong) 區域內(nei) 410多公裏輸電線的運行維護。輸電設備基本都在高山峻嶺中,跨江跨河,路途偏遠不便。而且隻要上了塔,不完成工作無法下塔,每次執行任務至少要兩(liang) 三個(ge) 小時。
排查線路、拆除鳥巢、更換金具插銷……巴蜀崇山峻嶺間,根根電線猶如血管,細密地連接著祖國東(dong) 西部。史明君和同事們(men) 就這樣穿行在高空中,疏通著這條大動脈上可能出現的任何症結。
工作以來,史明君和同事們(men) 的“高空舞步”遍布特高壓建蘇線、500千伏盤宜線、三江縣、盤宜線……腿上的淤青、破舊的工裝和無數磨破的手套見證了史明君一年上塔135次、一次作業(ye) 最少耗時3個(ge) 小時、走線超過270公裏的青春時光。
可以高空行走,卻怕密室逃脫
去年年底,史明君獲選2022感動宜昌十大新聞人物。今年1月,她的經曆獲評國網湖北電力“2022·十大感動故事”。
“我覺得我的榮譽是所有人一起努力換來的。”走下高塔,閑暇時的史明君和其他女孩一樣,喜歡唱歌、打架子鼓、打籃球、跳廣場舞,偶爾也打打遊戲。甚至在大學籃球隊隊員王英鯤的記憶裏,史明君還是個(ge) 在恐怖主題密室逃脫裏會(hui) 被嚇得哇哇大叫的女孩。
“知道你要幹件大事,沒想到會(hui) 幹這麽(me) 件大事!”知道史明君畢業(ye) 後做了“女蜘蛛俠(xia) ”,成天在高空中的超高壓電線上“走來走去”。
“五一”假期外出,登高鐵時發現有人插隊,史明君當即大聲指出對方的不文明行為(wei) ,幾乎和對方吵起來。“我覺得現在的年輕人就應該勇於(yu) 站出來製止不文明的行為(wei) 。”小小的個(ge) 子似乎充滿了大大的能量。
史明君沒有忘記當初想要考取軍(jun) 校的夢想。在她眼中,現在的工作雖然不在軍(jun) 營,但關(guan) 係著電網設施的安全,更關(guan) 係著千家萬(wan) 戶的光明。
“如果有機會(hui) ,我想站在更高的高度,去眺望更遠處的風景。”史明君的短期目標是考取帶電作業(ye) 證,在未來,她希望成為(wei) 胡洪煒、馬立前輩那樣優(you) 秀的電工。
唐藝卓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雷宇 朱娟娟 來源:中國青年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