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文學通史》發布 共5卷約240萬字
中新網廣州5月23日電 (程景偉(wei) 邱海軍(jun) 何小流)廣東(dong) 省作家協會(hui) 成立70周年座談會(hui) 23日在廣州珠島賓館舉(ju) 行,會(hui) 上舉(ju) 行了《廣東(dong) 文學通史》《廣東(dong) 省作家協會(hui) 誌(1953-2023)》《廣東(dong) 青年批評家叢(cong) 書(shu) 》新書(shu) 發布儀(yi) 式。
據介紹,2021年7月至2023年2月期間,廣東(dong) 省作協組織廣州地區文學界、教育界20多位專(zhuan) 家學者,聯合攻關(guan) 、集體(ti) 編纂《廣東(dong) 文學通史》,探索構建中國文學話語和敘事體(ti) 係,填補了廣東(dong) 文學的一項空白,為(wei) 建設中的廣東(dong) 文學館提供學術支撐,為(wei) 人文灣區建設添磚加瓦。
編纂團隊由陳春聲、黃天驥、劉斯奮、陳永正擔任學術顧問,張培忠、蔣述卓擔任總主編,彭玉平、林崗、陳劍暉、紀德君、陳希、賀仲明擔任執行主編和分卷主編,經過兩(liang) 年的努力,形成客觀科學、耳目一新、獨樹一幟,厚重而又靈動的廣東(dong) 文學通史研究成果。
《廣東(dong) 文學通史》分為(wei) 古代卷、近代卷、現代卷、當代卷(上)、當代卷(下)共計5卷,約240萬(wan) 字,由人民文學出版社大力支持,在廣東(dong) 省作協成立70周年之際出版。
70年來,在廣東(dong) 這片豐(feng) 饒的文學沃土上,歐陽山、秦牧、劉斯奮、呂雷、岑桑、章以武、黃偉(wei) 宗等文學名家和一大批優(you) 秀作家接連湧現。
一大批優(you) 秀作品也被創作推出:歐陽山的《三家巷》成為(wei) 新文學史上的一座豐(feng) 碑,劉斯奮的《白門柳》榮獲第四屆茅盾文學獎,楊黎光的報告文學連續三年獲得魯迅文學獎,構築起南粵大地的精神高地和文學版圖。
近年來,廣東(dong) 省作協先後實施廣東(dong) 文學攀登高峰戰略、廣東(dong) 文學“異軍(jun) 突起”戰略,積極推進“新時代山鄉(xiang) 巨變創作計劃”“新時代文學攀登計劃”,努力塑造與(yu) 經濟實力相匹配的文學優(you) 勢,成就了廣東(dong) 文學異軍(jun) 突起、繁榮發展的第三個(ge) 豐(feng) 收期。(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