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國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務平台訪客量已超11億人次 智慧課堂讓學習更有趣

發布時間:2023-05-24 10:27:00來源: 人民日報海外版

  一根網線,讓偏遠地區的孩子得以走進名師課堂;一個(ge) 係統,科學監測、實時記錄,為(wei) 教學改進提供課堂數據支撐……智慧教育蓬勃發展,正為(wei) 學習(xi) 者與(yu) 教育者帶來切切實實的獲得感。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院長李永智表示,作為(wei) 數字時代的教育新形態,智慧教育正推動實現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變革。

  教師培訓轉型升級

  為(wei) 全國學生提供優(you) 質教育資源,是教育公平的重要內(nei) 涵。近年來,中國以平台為(wei) 抓手,打破地域限製、縮小校際差別,著力提升教育質量,為(wei) 建設教育強國開辟全新賽道。

  2022年3月,國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務平台正式上線,聚焦學生學習(xi) 、學校治理、教育創新等五大核心功能,開設德育、課程教學、勞動教育等10個(ge) 板塊53個(ge) 欄目。

  “我經常推送平台上的經典閱讀資源給學生,開展課後拓展學習(xi) 。”陝西省渭南市電化教育館一級教師沈文婷介紹,平台為(wei) 學生提供了更多“學”的資源。“比如課後服務板塊的經典閱讀專(zhuan) 欄,就提供了許多文學資源,資源質量有保障,還配有專(zhuan) 家解析,學生很喜歡。”

  不僅(jin) 麵向學生,智慧教育平台還是教師培訓數字化轉型的重要途徑。

  前段時間,國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務平台2023年“寒假教師研修”活動圓滿結束。記者了解到,此次線上教師研修共有1372萬(wan) 餘(yu) 名教師參與(yu) ,累計瀏覽量6.94億(yi) 次。

  “這次研修優(you) 化了課程設置,同時結合教育教學的熱點、難點,設置針對性課程,幫助教師提升網絡直播教學安全防護能力等。”教育部教師工作司相關(guan) 負責人介紹。

  教育部公布的數據顯示,國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務平台上線一年多來,訪客量超11億(yi) 人次,現已成為(wei) 世界第一大教育數字化資源中心和服務平台。據統計,平台共連接52.9萬(wan) 所學校,麵向1844萬(wan) 教師、2.91億(yi) 學生和廣大社會(hui) 學習(xi) 者,匯聚中小學資源4.4萬(wan) 條。

  構建“智課分析平台”

  在為(wei) 擴大優(you) 質教育資源覆蓋麵提供新“解法”的同時,智慧教育還不斷強化硬件設施,重塑教育教學新形態。

  課前通過采集學生預習(xi) 結果等數據,教師有針對性地進行教學設計;課中利用截屏分享等功能突出重點,教師為(wei) 學生精準點撥;課後有作文智能批改係統,既對文章優(you) 缺點進行評判,也會(hui) 給出修改方案……在山東(dong) 省青島市西海岸新區五台山西路小學,智慧教育已融入學生個(ge) 性化培養(yang) 的每個(ge) 環節。

  近年來,五台山西路小學以大數據、雲(yun) 計算等數字技術為(wei) 支撐,積極構建“智課分析平台”,引領師生邁向智慧化的新高地。

  “上節課,係統顯示出學生整體(ti) 參與(yu) 度較高,整節課在70%以上,說明學生對這堂課的教學活動有很高的積極性。”剛結束一堂習(xi) 題講解課,四年級語文教師馬永康就忙著讀起“智課分析平台”生成的大數據分析報告。

  在“智課分析平台”上,每名教師的課堂活躍點一覽無餘(yu) ,包括教學目標實現度、學生互動度、教師教學行為(wei) 等。老師們(men) 猶如擁有了專(zhuan) 屬“AI教練”,而“AI教練”通過智能算法提供數據實證的分析報告,使教師快速了解現存的教學問題,進而幫助改進提高。

  除了“自主練”,還有“協同研”。五台山西路小學教研巡課活動也是基於(yu) 大數據平台,涵蓋課堂評價(jia) 、精彩瞬間、綜合評分等,多角度多層次對全校所有課堂進行智能評價(jia) 。學校每天向教師反饋智慧巡課情況,各班級、各教師針對具體(ti) 問題精準整改。

  數字技術與(yu) 教育教學深入融合,不斷助力育人模式的轉向。《2022年中國智慧教育發展指數報告》指出,中國智慧教育基礎設施設備環境基本建成,中國接入互聯網的學校比例已接近100%。

  為(wei) 全球學習(xi) 者提供資源

  線上,來自校外的專(zhuan) 業(ye) 老師繪聲繪色地講解折紙技巧;線下,學校指導老師耐心啟發學生盡情展示巧思……北京市平穀區第八小學借助數字化技術,用“雙師”課堂“嫁接”優(you) 質素質教育資源,豐(feng) 富素質教育課程供給。

  “雙減”背景下,課後服務全麵覆蓋義(yi) 務教育學校。但師資不足等難題成為(wei) 平穀區第八小學提供優(you) 質課後服務的最大障礙。部分老師介紹,每次課後服務前的兩(liang) 三天,他們(men) 都要上網查資料、備課,同時兼顧教學任務,時常感到力不從(cong) 心。

  創新教學模式,引入智慧“雙師”課堂,師生們(men) 找到了解決(jue) 路徑——2022年,學校與(yu) 社會(hui) 力量合作,推出“雙師”智慧課堂,即專(zhuan) 業(ye) 老師視頻授課,本校教師組織課堂,協力開展課後服務。

  “我上學期學的是‘社交力養(yang) 成記’,這學期正在學‘探秘人工智能’。上課時還能和同學用大屏PK學習(xi) 成果,有趣!”四年級學生李赫晨說。

  “推進教育數字化,技術潤物細無聲地嵌入日常教育教學場景,許多環節也需要社會(hui) 力量共同參與(yu) 。”首都師範大學人工智能教育研究院常務副院長蔡可說。

  技術賦能教育,教育塑造未來。中國智慧教育不斷發展,也為(wei) 世界智慧教育貢獻出中國方案。依托世界慕課與(yu) 在線教育聯盟秘書(shu) 處,中國已組織超過10場全球在線教育對話活動,開設168門全球融合式課程,吸引全球學習(xi) 者730萬(wan) 人。

  教育部相關(guan) 負責人介紹,未來將大力推動數字教育資源的開放和共享,聯合各方力量構建全球教育數字化共同體(ti) ,推動課程共享、學分互認,為(wei) 全球學習(xi) 者提供更豐(feng) 富更優(you) 質的資源。(記者 劉樂(le) 藝)

(責編:李雅妮)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