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種子奇遇記》科普廣播劇在沈陽開機 傳遞“種子”精神

發布時間:2023-05-24 11:12: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沈陽5月23日電 (李晛)2023年是中國攻克雜交水稻難關(guan) 50周年。“每一縷來自人間的炊煙,都是對您深切的懷念。”5月22日也是袁隆平院士逝世兩(liang) 周年。同日,由遼寧省科學技術館原創出品的科普廣播劇《種子奇遇記》正式開機,傳(chuan) 遞“種子”精神,緬懷袁隆平院士。

  該劇由遼寧省科學技術館原創出品,遼寧玖相文化傳(chuan) 媒製作,沈陽農(nong) 業(ye) 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張文忠擔任技術顧問,國家一級演員、著名配音導演劉藝擔任廣播劇導演。該劇配音角色近40餘(yu) 人,其中不僅(jin) 有專(zhuan) 業(ye) 的配音大咖還有殘疾人有聲主播參與(yu) 其中。

  廣播劇《種子奇遇記》以農(nong) 業(ye) 科學家精神為(wei) 靈魂,以農(nong) 業(ye) 科普、現代農(nong) 業(ye) 發展為(wei) 主線,以美麗(li) 中國為(wei) 背景,采用環遊的方式,在科普農(nong) 業(ye) 知識的同時,也將感受到美麗(li) 中國的幅員遼闊和物產(chan) 豐(feng) 富和各地農(nong) 業(ye) 的生機勃勃。科普廣播劇將突出介紹在農(nong) 業(ye) 各領域作出重要貢獻的科學家,為(wei) 保障人們(men) 的“米袋子”“菜籃子”“油瓶子”“果盤子”等等付出了智慧和汗水,讓更多青少年了解農(nong) 業(ye) 知識,走進科學家的故事,讓科學家精神深入人心。

  開機儀(yi) 式上,編劇劉天伊介紹了這部作品的始創初心與(yu) 創作經曆。擔任技術顧問的張文忠也表示以廣播劇這種載體(ti) 錄製作品《種子奇遇記》是對國家糧食安全,傳(chuan) 承科學家精神最好的科普和宣傳(chuan) 。

  據了解,該劇自立項以來,主創團隊多次開展調研,查閱大量相關(guan) 資料,汲取創作素材,激發創作靈感。在遼寧省科學技術館的大力支持下,經過專(zhuan) 家反複論證,最終確定劇本框架。

  科普是使命,更是情懷。近年來,遼寧省科技館致力於(yu) 深化科普資源供給側(ce) 改革,著眼於(yu) 滿足公眾(zhong) 對高質量科普的需求,推出《聲音科技館》《奇妙科技館》《逐夢星辰大海》《薪火——致敬科學家精神》《球球說》等係列原創優(you) 質科普作品,持續開展引領性、創新性、精準性的數字科普服務,傳(chuan) 遞知識的同時,更加注重弘揚科學精神和科學家精神,增進公眾(zhong) 科學素養(yang) 和創新能力,為(wei) 實現“數字遼寧智造強省”提供源源不斷的內(nei) 生動力,厚植科技人才沃土,涵養(yang) 創新精神品質,在新時代東(dong) 北振興(xing) 上展現更大擔當和作為(wei) ,奮力開創遼寧振興(xing) 新局麵,為(wei) 打贏新時代遼寧全麵振興(xing) “遼沈戰役”貢獻科普力量。(完)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