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萬人青年音樂節如何讓一個縣城“出圈”

發布時間:2023-05-26 11:35:00來源: 中國青年報

 

  4月15日,新青年音樂(le) 節在山東(dong) 濟寧泗水縣舉(ju) 辦,這是位於(yu) 魯西南的這個(ge) 縣城首次舉(ju) 辦大型音樂(le) 節。

  為(wei) 了音樂(le) 節順利舉(ju) 行,泗水縣舉(ju) 全縣之力,各部門抽調2100餘(yu) 名幹部,現場2000餘(yu) 名誌願者全程服務,一條即將開通的公路被臨(lin) 時啟用、4公裏路程劃出1000多個(ge) 臨(lin) 時車位……隨著樂(le) 隊與(yu) 樂(le) 迷紛至遝來,“泗水”的名字不斷出現在各類社交平台上。這個(ge) 沉寂已久的北方縣城,迎來了“高光”時刻。

  即使一個(ge) 多月後再回看,這個(ge) 縣城為(wei) 吸引年輕人所付出的種種努力,以及不為(wei) 流量更為(wei) 人才“留量”的決(jue) 心仍清晰可見。

  直到站在山東(dong) 濟寧泗水縣的舞台上,達達樂(le) 隊主唱彭坦仍感到“不可思議”。“上了高速,再下高速,穿過村莊,然後再上高速,再下高速,再穿過村莊”,他毫不掩飾自己的驚訝:“這個(ge) 地方居然會(hui) 有音樂(le) 節?”

  對這個(ge) 舞台,民謠歌手老狼印象深刻的場景是:“唱到‘地鐵列車接上所有的人匆匆駛過’時,正有一輛列車從(cong) 場地旁的高鐵軌道上飛馳而過。”

  這個(ge) 舞台屬於(yu) 新青年音樂(le) 節。對於(yu) 這個(ge) 擁有64萬(wan) 人口、其中近15萬(wan) 人常年在外務工的山區縣來說,這實在是一件“大事”。活動前預計,會(hui) 有萬(wan) 餘(yu) 名觀眾(zhong) 從(cong) 全國各地到來,一睹國內(nei) 14支頂尖級樂(le) 隊的風采。

  “下雨了!”14日中午,一場小雨不期而至,縣音樂(le) 節保障指揮部的人們(men) 念叨著,“但願明天不會(hui) 有雨。”

  15日下午兩(liang) 點,音樂(le) 節如期而至。接下來的一天半,酷炫的舞台場景、動感的音樂(le) 旋律、現場“嗨翻”的氛圍,讓來自五湖四海的樂(le) 迷不虛此行。“即使相隔千裏,也不能阻擋我對音樂(le) 的熱愛。音樂(le) 節,我來了!”活動現場,一位來自內(nei) 蒙古的樂(le) 迷興(xing) 奮地說。

  為(wei) 年輕人帶來“詩與(yu) 遠方”的精神減壓閥

  實際上,早在去年9月,舉(ju) 辦這場音樂(le) 節就已提上當地主辦方的議事日程。

  “大家都覺得泗水是小地方,其實,恰恰是這樣的小縣城需要一場音樂(le) 節。”主辦方聖發集團董事李開宇說。31歲的他是資深樂(le) 迷,每年至少要參加一次國內(nei) 大型音樂(le) 節,他深感舉(ju) 辦音樂(le) 節能夠促進當地文旅消費水平,並極大提升地方形象。

  一次,李開宇參加北方某省會(hui) 城市舉(ju) 辦的音樂(le) 節。由於(yu) 去得太晚,不僅(jin) 沒有訂到當地酒店,甚至連飯都買(mai) 不上,“如果不是實地跑一趟,簡直難以想象”。

  在他看來,縣城裏的年輕人更需要一場音樂(le) 節,“這裏的年輕人工作壓力不比大城市小,但娛樂(le) 放鬆的渠道卻很少,縣城裏連家像樣的酒吧都沒有”。他把音樂(le) 節視作能為(wei) 年輕人帶來“詩與(yu) 遠方”的精神減壓閥。

  最終,主辦方選擇引入調性合拍的新青年音樂(le) 節。2023年1月,泗水縣成立“音樂(le) 節籌備保障指揮部”(以下簡稱“指揮部”),縣委辦、政府辦、宣傳(chuan) 部、文旅局等30多個(ge) 部門單位參與(yu) 。

  籌備工作緊鑼密鼓地展開:2月初,指揮部全麵摸排全縣住宿床位、接駁車數量等資源,以及舉(ju) 辦地附近的停車區域、道路交通等情況,明確音樂(le) 節現場、周邊路口、停車場、接駁車輛等點位的誌願者,確保所有環節所有地點均有工作人員在崗服務。

  3月上旬,指揮部在演出地設立臨(lin) 時辦公地點,各部門根據自身職責,製定演出保障、任務執行、應急處置等方案,編製應急預案30餘(yu) 份。

  經過反複測算,之前20畝(mu) 的演出場地無法容納實際人數承載量,在演出前兩(liang) 周,場地被換成近50畝(mu) 的尼山鹿鳴園區,這意味著之前做過的鋪設草坪、修整道路、路燈亮化等工作全部要重新開始,工作量是之前的兩(liang) 倍。演出場地的路麵平整施工一直持續到4月14日深夜。

  預留的3000多個(ge) 停車位不夠,於(yu) 是指揮部臨(lin) 時協調一條尚未使用的公路,劃出4公裏長的1000多個(ge) 臨(lin) 時停車位。

  與(yu) 此同時,當地市場監管部門緊急行動起來,多次召集餐飲住宿行業(ye) 相關(guan) 負責人開會(hui) ,反複提醒告誡,堅決(jue) 遏製隨意漲價(jia) 之風。

  狂風冰雹中,7000人被緊急疏散

  4月12日,在指揮部統一部署下,全流程模擬演練4次,反複查缺補漏。一切準備就緒。4月15日中午12點起,樂(le) 迷們(men) 陸續進場。下午兩(liang) 點,音樂(le) 節演出正式開始。

  當參演的首支名為(wei) “不可撤銷”樂(le) 隊開唱第二首歌時,突然間,現場狂風大作,臨(lin) 時搭建的帳篷被吹翻,暴雨夾雜著冰雹砸向地麵,人群一片慌亂(luan) 。

  “我們(men) 的應急方案中包含了如何應對惡劣天氣,但這麽(me) 糟糕的天氣出乎意料。”指揮部統籌安保的負責人、泗水縣副縣長、公安局局長劉保恩說,那一刻,現場工作人員神經緊繃,壓力倍增。

  泗水縣按照應急預案立即暫停演出,組織人力緊急疏散現場樂(le) 迷至場地周邊蔬菜大棚內(nei) 避雨。同時,調撥足量鞋套、雨衣等物資,向樂(le) 迷發放。數百名誌願者身著紅馬甲在大棚內(nei) 用喇叭向樂(le) 迷廣播雨情,並安撫樂(le) 迷情緒。數據顯示,當時十幾分鍾內(nei) 現場疏散人群達7000餘(yu) 人。

  “當時大家都在想,音樂(le) 節會(hui) 不會(hui) 推遲、甚至取消?但在工作人員的努力下,很快恢複了場地,即使腳踩泥土,也沒有影響人們(men) 的熱情。”觀演的臨(lin) 沂大學學生翟雙馨對當時的場景記憶猶新。

  雨過天晴,李開宇清晰記得,“當時天藍得發亮”。雨停後,各方全速行動,檢修設備,排查隱患,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音樂(le) 節在兩(liang) 個(ge) 小時內(nei) 恢複演出,並為(wei) 樂(le) 迷補足演出時間。

  泥濘的草坪因人群的歡跳布滿一個(ge) 個(ge) 水坑,為(wei) 樂(le) 迷帶來極大不便。16日淩晨兩(liang) 點,熱情的樂(le) 迷們(men) 漸漸散去,7台挖掘機和1台壓路機連夜進場,機器轟鳴直至當日中午12點。指揮部臨(lin) 時決(jue) 定,要在16日樂(le) 迷入場前,把泥濘的草坪全部鏟掉,讓觀眾(zhong) 可以席地而坐,享受更好的觀演體(ti) 驗。

  當地官方數據顯示,音樂(le) 節連續兩(liang) 天演出,每天湧入的觀眾(zhong) 人數為(wei) 1.5萬(wan) 餘(yu) 名,兩(liang) 天共計7000餘(yu) 輛車駛入。“盡管天公不作美,但我們(men) 努力做到了讓演出順利舉(ju) 辦!”指揮部具體(ti) 負責人、泗水縣人大常委會(hui) 主任梁基武感慨道。

  被“看見、聽到”的不僅(jin) 是音樂(le) 節

  在萬(wan) 人狂歡的氛圍中,“泗水”兩(liang) 個(ge) 字隨著樂(le) 隊的現場演出推介、樂(le) 迷們(men) 的即興(xing) 記錄,一時間成為(wei) 各大社交平台上的熱搜詞。這個(ge) 縣城第一次真正意義(yi) 上被更多人“看見”。

  一同被“看見”的還有當地人的熱情和物產(chan) 的豐(feng) 饒。短短兩(liang) 天,劉童就在這裏賣出了4000碗牛肉麵。

  得知音樂(le) 節舉(ju) 辦的消息,35歲的劉童和開快餐店的妹妹第一時間報名了餐飲攤位。“事先,管理部門已經交代過人會(hui) 很多,讓我們(men) 多備點食材”。劉童記得,當時前來就餐的樂(le) 迷之多遠超大家的意料,自己的攤位前人群圍了好幾層,抬眼一望“全是人”。

  劉童給每碗牛肉麵定價(jia) 28元,第一天入場準備的食材全部賣光,足足賣了2000多碗。第二天賣了不到2000碗,到後來,牛肉賣沒了,隻剩麵條,於(yu) 是他將價(jia) 格相應下調到幾元一碗。

  “忙!太忙了!”劉童和家人忙到幾乎喝不上一口水,沒空好好吃口熱飯。他父母熬了整整兩(liang) 個(ge) 通宵,燉出500斤牛肉。

  “在那樣的氛圍中其實是感受不到累的!”令劉童欣慰的是,自家牛肉麵被不少樂(le) 迷上傳(chuan) 到一些短視頻平台和朋友圈,獲讚:“隻見牛肉不見麵”。

  同樣火爆的還有肉夾饃、泗水火燒等攤位,這些攤主都是當地年輕人。一名32歲小夥(huo) 的涼皮攤位,演出第一天斷貨好幾次,他想盡辦法抓緊補貨。

  在音樂(le) 節現場,泗水縣還特意布置了特色產(chan) 品展銷區。“本次音樂(le) 節展銷區要體(ti) 現泗水本土特色,讓外地遊客賓至如歸。通過縣裏層層把關(guan) ,確定了西瓜、地瓜、草莓等14種特色農(nong) 產(chan) 品。”參展企業(ye) 的超市負責人說。

  活動當天,當地優(you) 質的西瓜、草莓、烤地瓜現場銷售火爆,負責切西瓜的小夥(huo) ,一天切了265個(ge) 曲泗西瓜,被樂(le) 迷戲稱為(wei) “小李飛刀”。一名安徽來的樂(le) 迷,一天“炫”了3個(ge) 曲泗西瓜王子,情不自禁地說:“不愧是泉水裏養(yang) 出來的西瓜,真甜!”

  讓遠道而來的樂(le) 迷備感熱情的,還有2000餘(yu) 名青年誌願者,他們(men) 來自當地的泉鄉(xiang) 義(yi) 工協會(hui) 、藍天救援隊等社會(hui) 公益組織,引導樂(le) 迷乘坐接駁車順利入場、維持離場秩序、回答樂(le) 迷谘詢、為(wei) 樂(le) 迷免費發放雨衣。

  “因為(wei) 下雨,天氣冷,工作人員為(wei) 我們(men) 免費送來了薑湯,考慮很周到,必須為(wei) 他們(men) 點讚。”來自臨(lin) 沂的青年樂(le) 迷段澳說。

  這些日子,不止一次翻看社交平台上對此次音樂(le) 節評論的梁基武發現,出現頻率最高的一個(ge) 詞是“誠意”,這讓他頗感欣慰。

  劉童期待,下次家門口再辦一場這樣的音樂(le) 節,一定把料備得足足的,“讓更多外地客人感受到我們(men) 的熱情”。

  “不能讓這鍋熱水涼了”

  短短兩(liang) 天時間裏,青年音樂(le) 節給這個(ge) 縣城帶來的文旅收入令人咋舌。據統計,音樂(le) 節期間,全縣主要酒店、精品民宿住宿率超過80%,實現旅遊社會(hui) 總收入5000萬(wan) 元以上,拉動全市旅遊社會(hui) 總收入1億(yi) 元以上。

  然而,這個(ge) 縣城所期待的,顯然更為(wei) 長遠。

  作為(wei) 沂蒙革命老區縣、勞務輸出大縣,泗水縣常年在外務工人員近15萬(wan) 人。當地政府調研顯示,鄉(xiang) 村的青年、優(you) 質人才持續外流,人才總量不足、結構失衡、素質偏低、老齡化嚴(yan) 重等問題較為(wei) 突出,鄉(xiang) 村人才總體(ti) 發展水平與(yu) 鄉(xiang) 村振興(xing) 要求之間尚存在一定差距。

  音樂(le) 節後第二天,指揮部開會(hui) 進行活動“複盤”,從(cong) 製度保障、崗位安排到現場服務、應急預案等各個(ge) 環節,講問題、說不足、話整改,熱烈的討論氛圍中,大家達成共識:“不能讓這鍋熱水涼了,還是要在吸引青年、服務青年上下真功夫。”

  4月25日,泗水縣90後青年龐海波種植甘薯的合作社大棚內(nei) 一片繁忙景象。該合作社占地400畝(mu) ,擁有高標準日光溫室大棚50座,春秋棚83座,高標準地窖3個(ge) 、傳(chuan) 統井窯30個(ge) 。年培育優(you) 質脫毒苗種1億(yi) 株,可貯薯120萬(wan) 斤,年交易額3000萬(wan) 元,實現利潤300餘(yu) 萬(wan) 元。

  作為(wei) 泗水返鄉(xiang) 創業(ye) 的青年農(nong) 民代表,參加完音樂(le) 節的龐海波幹勁十足。2017年起,泗水縣實施“泗郎回鄉(xiang) ”創業(ye) 工程,製定出台多項就業(ye) 創業(ye) 政策,鼓勵支持外出農(nong) 民工、高校畢業(ye) 生、農(nong) 村實用人才等各類人才,圍繞甘薯種植、甘薯加工、倉(cang) 儲(chu) 物流、電商直播等方麵到農(nong) 村創新創業(ye) 。在外地經商的龐海波返鄉(xiang) 創業(ye) ,投身甘薯育苗,帶領鄉(xiang) 村致富。

  如何留住青年,讓青年更有作為(wei) ?這些年,泗水通過“泗郎回鄉(xiang) ”工程、泉鄉(xiang) 人才“蓄水池”計劃,累計引進青年人才2733人,入駐企業(ye) 256個(ge) ;通過“泉鄉(xiang) 菁英擂台賽”“泉鄉(xiang) 講解員大賽”“村頭板凳會(hui) ”等活動,多種形式選拔優(you) 秀青年;推廣“鄉(xiang) 村振興(xing) 合夥(huo) 人”模式,招募各類合夥(huo) 人256人,合作項目98個(ge) ,帶動就業(ye) 2700人……

  “如何激活並創新既有的引才、選才工程,是我們(men) 亟待解決(jue) 的新課題。”泗水縣委組織部副部長、縣人社局局長李慶泉說。

  青年誌願者群體(ti) 堪稱此次泗水音樂(le) 節的一道亮麗(li) 風景線。得益於(yu) 數年來持之以恒的誌願服務體(ti) 係建設,如今,這個(ge) 縣城的新時代文明誌願者數量已達12萬(wan) 餘(yu) 名,今年以來,開展誌願服務活動2.38萬(wan) 場次,服務時長達142.8萬(wan) 小時。

  泗水縣委宣傳(chuan) 部分管日常工作的副部長顏世強表示:“我們(men) 將以青年音樂(le) 節為(wei) 契機,把文明實踐誌願服務作為(wei) 培育和踐行社會(hui) 主義(yi) 核心價(jia) 值觀的重要載體(ti) ,大力弘揚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誌願服務精神,擦亮泉鄉(xiang) 文明幸福底色。”

  音樂(le) 節的熱度仍在持續。團泗水縣委書(shu) 記王曉驚喜地發現,全縣的青年驛站已接到數十位外地青年學子的求職住宿申請,這在前幾年是不多見的。

  “這場音樂(le) 節的成功舉(ju) 辦折射出泗水縣黨(dang) 委政府近年來對青年工作的高度重視和對青年發展的更大力度的支持。”王曉感慨。

  王曉介紹,2022年以來,全縣啟動青年發展友好城市建設工作,實施文旅消費升級行動,打造“樂(le) 居、樂(le) 業(ye) 、樂(le) 活、樂(le) 為(wei) ”的青年之城,創新提升已有的品牌節會(hui) ,提供受青年歡迎的文化服務和文旅產(chan) 品,打造青年休閑陣地,建設“青年會(hui) 客廳”“青年之家”“青創服務站”,積極為(wei) 幹事創業(ye) 的青年人搭建“舞台”。

  在王曉看來,“正是黨(dang) 委政府的這股子‘熱情勁’,讓縣外青年感受到了真誠和善意,越來越多的青年人願意通過‘優(you) 才計劃’等人才招引渠道到泗水工作、定居,來一場青年人與(yu) 城市的雙向奔赴”。

  如今,眾(zhong) 人眼中的“出圈”,讓泗水縣委書(shu) 記趙鑫和同事們(men) 更加信心滿懷,在她看來,“人才是第一資源,也是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關(guan) 鍵支撐和源頭活水,我們(men) 將不斷探索山區縣引才育才新路徑,拿出實招硬招引賢聚才,構建更加開放、包容、求實、創新的良好生態,做活人才振興(xing) 這篇大文章,讓更多千裏馬在泉鄉(xiang) 快意奔騰、實現夢想”。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邢婷 來源:中國青年報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