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我們為什麽愛演唱會“回憶殺”

發布時間:2023-06-05 15:23:00來源: 中國青年報

 

  心理學研究認為(wei) ,音樂(le) 是常見的三大觸發懷舊的因素之一。戴著“歌迷”的麵具,社恐也敢放聲歌唱。“去個(ge) 體(ti) 化”的氛圍散去之後,大家重新拾起自己的身份,回到現實生活中去。

  ——————————

  最近幾天,朋友圈裏在北京的朋友們(men) “瘋了”,不是發在鳥巢裏拍的“好好好想見到你”,感慨“爺青回”;就是發在鳥巢外也能感受到的內(nei) 場震感,順便歎息一波“你們(men) 都是怎麽(me) 搶到票的”。不在北京的朋友們(men) 也沒閑著,演唱會(hui) 期間,很多人都在轉發五月天的老歌,並借此寫(xie) 下自己年少時的記憶。

  今年對歌迷朋友們(men) 來說,簡直是黃金時代。五月天之前,周傑倫(lun) 在香港的演唱會(hui) ,同樣被圍了個(ge) 水泄不通,沒買(mai) 到票、在場外聽個(ge) 熱鬧的大有人在;還有李榮浩、華晨宇、毛不易……無論哪一場,都能勾起一波“回憶殺”。

  演唱會(hui) 到底有什麽(me) 魔力,讓我們(men) 如此著迷?

  喜歡聽演唱會(hui) ,主打一個(ge) 氛圍

  葛瑞是一家國際貿易公司的員工,下班後有時會(hui) 去兼職脫口秀演員;周周是實驗學科的博士研究生,入學後就幾乎和“周末”無緣,疫情期間還差點弄丟(diu) 了為(wei) 數不多的“年假”;小張是中學體(ti) 育老師,每天穿著同樣款式的運動服運動鞋、戴著同樣款式的遮陽帽,從(cong) 早到晚。看上去毫無交集的她們(men) ,有一個(ge) 共同點——都是五月天的歌迷。

  5月底的鳥巢,3個(ge) 素昧平生的人挨在了一起。原本略顯尷尬的氛圍,在3人一起“放棄規則/放縱去愛/放肆自己/放空未來”時消失殆盡,她們(men) 一起聽歌、鼓掌、跟唱、尖叫、揮舞熒光棒、拍照和錄像……在這幾個(ge) 小時裏,3個(ge) 人感覺彼此之間簡直成了靈魂之交。

  這就是演唱會(hui) 氛圍的奇妙作用,場館好像建起了一道與(yu) 現實生活的圍牆,無論在牆外時你是CEO還是打工人,是“社畜”還是學生,在這個(ge) 場內(nei) ,大家平時的個(ge) 人身份都不再重要,群體(ti) 的特征“淹沒”了個(ge) 性,大家都隻是歌迷,世界隻有音樂(le) ,需要做的事情隻有享受。這在心理學中被稱為(wei) “去個(ge) 體(ti) 化”,戴著“歌迷”的麵具,社恐也敢放聲歌唱。

  而在演唱會(hui) 結束、觀眾(zhong) 陸續散場時,3個(ge) 人也感受到了同樣的“不真實感”——葛瑞打車排到了一百多號,微信裏有3個(ge) 同事或領導的未讀消息;周周本來以為(wei) 肯定能趕上宿舍門禁,但流連拍照修圖讓她坐過了站,今晚可能要登記晚歸和明天要給導師匯報進展都讓她感到焦慮;小張的嗓子比連上了四節課還啞,但想到明天真的要連上四節,她寧願在鳥巢裏再唱四小時。“去個(ge) 體(ti) 化”的氛圍散去之後,她們(men) 重新拾起自己的身份,回到現實生活中去。

  聽到自傳(chuan) 歌曲,想起年少回憶

  演唱會(hui) 除了能創造出超出日常的儀(yi) 式氛圍,還能來一波“回憶殺”,讓人沉浸在少年時的回憶裏,也就是讓人“懷舊”。懷舊是一種對過去苦樂(le) 參半的渴望,既可能有向往過去無憂無慮、羨慕兒(er) 時簡單生活等積極情感體(ti) 驗,也可能有對過去失敗、孤單、不如意等感到苦澀的消極情感體(ti) 驗。不過整體(ti) 上,懷舊時的積極情緒會(hui) 更多一些。

  心理學研究認為(wei) ,音樂(le) 是常見的三大觸發懷舊的因素之一。瑞士的一項研究,就直接在音樂(le) 節上進行了調查,結果發現,參與(yu) 者聽到音樂(le) 時產(chan) 生的情感中,“懷舊”就是最常見的之一。而且,不同時期的音樂(le) 引起的懷舊程度也不同,對90後來說,聽《告白氣球》肯定沒有《晴天》引起的懷舊情緒多,《玫瑰花的葬禮》也比《三尺》更能勾起回憶。

  為(wei) 什麽(me) 這些音樂(le) 會(hui) 讓人懷舊呢?英國杜倫(lun) 大學的心理學家進行了進一步的解釋。雖然我們(men) 在音樂(le) 裏聽的是歌手的故事,想起的卻是我們(men) 自己的故事,也就是說,音樂(le) 觸發了我們(men) 的自傳(chuan) 體(ti) 記憶。比如,聽《盛夏光年》時,我們(men) 可能會(hui) 想到把它作為(wei) 班歌,和中小學同學們(men) 一起合唱的場景,想到排練時一起做的傻事趣事;聽《晴天》時,我們(men) 可能會(hui) 想到KTV剛流行時,和朋友們(men) 一起邊唱周傑倫(lun) 邊非主流自拍的周末下午;聽《玫瑰花的葬禮》時,我們(men) 可能會(hui) 想到青春裏暗自喜歡一個(ge) 人卻無法如願時,獨自感到失落的時刻,聽的也是這首歌……我們(men) 當年做的這些事、聽到的這些音樂(le) 、當時的情緒,交織在一起,共同存放在我們(men) 的記憶中,而再次聽到其中的音樂(le) 時,就像勾起了其中一個(ge) 線索,讓這些內(nei) 容都重新浮現在我們(men) 眼前。

  經常積極懷舊,建構生命意義(yi)

  我們(men) 知道了演唱會(hui) 能帶來“回憶殺”,但這樣的“回憶殺”為(wei) 什麽(me) 讓我們(men) 著迷呢?當然是因為(wei) ,懷舊有很多積極的作用。

  懷舊可以抵禦消極情緒,提升自我評價(jia) 。消極情緒也常常會(hui) 觸發懷舊情緒,而在回憶過去時,我們(men) 想起的多數是積極的事,比如自己那些曾經做成功的事、被其他人讚揚和羨慕的時刻,即便是失敗丟(diu) 臉的場景,也可能會(hui) 加上厚厚的美化濾鏡。這些積極的回憶毫無疑問能安慰到此刻消極的自己,讓自己重新確認“我還是我”“我以前做成功過,現在、未來還是能成功的”,讓自己感受到更多的生命意義(yi) 感。

  懷舊還可以創造聯結感,促進親(qin) 社會(hui) 行為(wei) 。當一個(ge) 人下班回到隻有自己的出租屋,想找人分享日常卻不得時,孤獨就可能會(hui) 開始觸發懷舊,讓人回憶以前和朋友們(men) 一起唱歌聽歌的日子,而這種回憶能帶給我們(men) 聯結感,仿佛朋友們(men) 仍然在我們(men) 身邊一般。這種感受還會(hui) 進一步促進我們(men) 的親(qin) 社會(hui) 行為(wei) ,讓我們(men) 更願意去幫助別人,創造更多更真實的人際聯結。和伴侶(lv) 一起懷舊,還可以讓兩(liang) 個(ge) 人更親(qin) 密、對關(guan) 係更滿意,也更願意投入承諾。

  所以,去聽演唱會(hui) 、去懷舊、去回憶我們(men) 過去的快樂(le) 和美好吧。隻是也別忘了,懷舊更重要的作用是,更好地生活在現在、更好地創造未來。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