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避免不實信息傷害教師,需多方發力

發布時間:2023-06-13 15:15:00來源: 光明網-時評頻道

  作者:楊三喜

  師德師風日益受到公眾(zhong) 關(guan) 注和關(guan) 切,個(ge) 別教師師德不堪,不僅(jin) 損害了教師群體(ti) 和教育係統的形象,敗壞了社會(hui) 風氣,也會(hui) 影響青少年健康成長。但在當下的輿論環境下,一些涉及教師的不實舉(ju) 報,汙名化、刻意炒作等現象也有增加趨勢。近日《半月談》對網絡上涉教師失實言論進行了調查,分析了各類不實言論產(chan) 生的原因、影響,並提出了相應的治理舉(ju) 措,引發關(guan) 注。

  教師是眾(zhong) 多職業(ye) 中的一種,但全社會(hui) 對教師天然有著更高的要求和期待。原因在於(yu) ,教師工作的特殊性在培養(yang) 人才,教師不僅(jin) 要傳(chuan) 授知識,更要有高尚的道德品質,以自身的言行影響學生。正所謂,學為(wei) 人師,行為(wei) 世範。因此,教師的一言一行,容易被置於(yu) “聚光燈”下,受到無數雙眼睛的審視。

  在公眾(zhong) 對教育投以更多關(guan) 注,對孩子成長寄予更高期待的背景下,師德師風問題很容易引發輿情。正因為(wei) 此,伴隨社交媒體(ti) 、自媒體(ti) 的蓬勃發展,在對流量的無底線追逐下,各類針對涉教師新聞的歪曲解讀和散布謠言蹭熱度的行為(wei) 明顯增多,教師頻頻成為(wei) 輿論攻擊的對象。據不完全統計,僅(jin) 在2021年,就有7起幼兒(er) 園虐童、性侵等不實舉(ju) 報形成輿情,特別是雲(yun) 南昆明某幼兒(er) 園老師強迫女童吃排泄物的事件引發大範圍輿情,其惡意炒作給家長帶來恐慌,也直接破壞了家校信任。

  針對教師失德言行,必須零容忍,通過師德師風常態化建設,引導教師做學生為(wei) 學、為(wei) 事、為(wei) 人的大先生。嚴(yan) 管厚愛,既是對學生和家長負責,對教育負責,更是對教師群體(ti) 的負責。

  同時,大量針對教師的不實言論,對教師群體(ti) 的汙名化以及刻意炒作,也要嚴(yan) 肅處理。類似事件不僅(jin) 是對涉事教師名譽的嚴(yan) 重傷(shang) 害,更會(hui) 中傷(shang) 整個(ge) 教師群體(ti) 的形象。當教師被汙名化,家校之間失去互信,麵對一個(ge) 隨時可能陷入輿論風暴的環境,很多教師將如履薄冰,不敢放手開展教育教學和管理。其導致的結果也可以預見:尊師重教的社會(hui) 氛圍遭到破壞,最終受影響的是孩子的成長。

  大量不實信息持續產(chan) 生的負麵影響,不僅(jin) 與(yu) 互聯網輿論生態有關(guan) ,也與(yu) 一些學校和地方教育主管部門麵對不實負麵輿情時無原則、無底線地退讓有關(guan) 。“按鬧分配”一旦成功,隻會(hui) 引發更多效仿。

  要想打破這種現象,把教師從(cong) 輿論漩渦中拉上來,一方麵要持續強化師德師風建設,以良好的師德風尚贏得公眾(zhong) 對教師的認可;另一方麵,針對涉教師不實信息,學校和教育主管部門要勇於(yu) 擔當,通過完善多部門協作處置機製,及時主動澄清事實、厘清是非曲直,為(wei) 教師撐腰。同時,對於(yu) 那些為(wei) 了流量或者不合理訴求而發布不實信息的個(ge) 人及主體(ti) ,相關(guan) 部門應該果斷祭出法律武器,及時進行規製和懲戒。

  讓教師成為(wei) 受歡迎的職業(ye) ,提高教師的社會(hui) 地位,該做的、能做的還有很多。為(wei) 教師營造一個(ge) 良好的輿論環境,讓他們(men) 免於(yu) 被不實信息所傷(shang) 害、困擾,也該提上日程。(楊三喜)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