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院校大學生就業選擇困難症何解宜賓學院:學生可觀望 團組織莫等閑
6月30日,宜賓學院的校園裏已經少有學生。學期結束,在校生陸續離校返鄉(xiang) ,畢業(ye) 生離開校園,奔赴各自前程。
宜賓學院是一所四川省屬的普通高校。2022年6月8日,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專(zhuan) 程來到宜賓學院考察調研,並對大學畢業(ye) 生就業(ye) 創業(ye) 工作作出重要指示。總書(shu) 記指出:“大學生就業(ye) 要懷著一顆平實之心,綜合考慮自身條件和社會(hui) 需求,防止高不成、低不就。”
在學校黨(dang) 委的領導下,宜賓學院團委發揮共青團組織優(you) 勢,融入學校就業(ye) 工作體(ti) 係,從(cong) 轉變學生就業(ye) 觀念入手,帶領全體(ti) 團幹部對就業(ye) 困難畢業(ye) 生開展一對一精準幫扶,幫助他們(men) 解決(jue) 實際問題,找到理想的工作。
選擇困難症讓“香餑餑”變“後幾名”
周光耀是一名二級學部團總支副書(shu) 記,除做好日常工作外,他還長期關(guan) 注畢業(ye) 生就業(ye) 幫扶和指導工作。一年來,他為(wei) 學生修改簡曆、指導麵試、推薦崗位,圓滿完成了就業(ye) 幫扶任務。在他的直接幫助下,學部20餘(yu) 名學生順利就業(ye) 。
周光耀細數今年幫扶過的畢業(ye) 生,麵臨(lin) 畢業(ye) 選擇最糾結的要數小弛(化名)。
小弛不僅(jin) 專(zhuan) 業(ye) 技能優(you) 秀,還有學生幹部、黨(dang) 員、優(you) 秀畢業(ye) 生等諸多加分項,本該是就業(ye) 市場的“香餑餑”,卻成了班級落實就業(ye) 去向的“後幾名”。
在周光耀看來,小弛的就業(ye) 選擇並不少,但機會(hui) 都在反複猶豫觀望中錯失了。
從(cong) 一入學,小弛就想成為(wei) 一名教師。當別人選擇考公、考研時,他卻並不著急。周光耀回憶,秋招時,他就提醒過小弛要趁著秋招機會(hui) 多、競爭(zheng) 相對小時,多去招聘現場看看,及早下手。但小弛卻表示,正在實習(xi) 顧不上。
今年4月,畢業(ye) 已經進入倒計時。新疆某單位來校招聘教師,周光耀趕緊推薦給他,可受到家長想法影響,小弛以“太遠了,不願意去”拒絕了。
“你畢業(ye) 後想幹什麽(me) ?有明確的目標嗎?”
“我就想去當老師。”
“招聘會(hui) 這麽(me) 多崗位,怎麽(me) 還沒一個(ge) 適合你的?”
“老師,我想進大一點的學校。”
小弛當時的就業(ye) 目標,讓周光耀一度既著急又無奈。他告訴記者,小弛的心態是一部分學生就業(ye) 心態的集中表現。“很多時候他就是因為(wei) 猶豫才沒有把握住機會(hui) ,對自己求職預期偏高,最終導致慢就業(ye) 。”他總結說,遇到這樣的學生,能做的就是分析就業(ye) 形勢與(yu) 學生特點,找到就業(ye) 目標與(yu) 現實條件的平衡點,必要時還要催著學生抓住機會(hui) 。
最終,在他的反複談心談話、耐心指導下,小弛成功簽約一家教育培訓機構,成為(wei) 一名素質拓展課培訓老師。
緊盯剛就業(ye) 就辭職的少數人
學生就業(ye) 觀念轉變難,二級學部團總支書(shu) 記唐輝也遇到過。今年唐輝承擔著4名學生的一對一幫扶工作,每個(ge) 學生的就業(ye) 意向和動態,她都了若指掌。她記得,臨(lin) 近畢業(ye) ,早就落實崗位去向的董浩(化名)又變得“搖擺不定”。
董浩個(ge) 子不高,體(ti) 型微胖,唐輝對他的印象就是沉穩。董浩連續4年擔任班級學習(xi) 委員,還在學校心理協會(hui) 組織了不少重要活動。
大四剛開始,唐輝召集學生進行就業(ye) 動員工作。“全校重視就業(ye) 工作,組織活動、主題團課、班會(hui) 等都成為(wei) 做就業(ye) 指導工作的重要機會(hui) 。”她說。
在會(hui) 上,唐輝向學生們(men) 介紹了包括西部計劃在內(nei) 的就業(ye) 渠道。董浩是來自新疆的學生,對能回老家就業(ye) 很感興(xing) 趣,會(hui) 後不久就主動聯係唐輝,詢問西部計劃具體(ti) 信息。
唐輝了解到,董浩對所學專(zhuan) 業(ye) 非常喜歡,未來也想做專(zhuan) 業(ye) 相關(guan) 的工作。他起初計劃考研,可開始備考後,覺得自己並不適合,轉而想直接就業(ye) 。
就在唐輝以為(wei) 董浩即將參加西部計劃誌願者招募選拔時,董浩的另一個(ge) 機會(hui) 來了。今年4月,一家杭州的校友企業(ye) 回校招聘,董浩和班上近10名同學一起應聘,並與(yu) 另外兩(liang) 名同學順利通過相關(guan) 考核,成為(wei) 該公司一員。
本以為(wei) 幫扶告一段落,哪曾想沒多久又出現新狀況。今年6月,有老師告訴唐輝,董浩解約了!“當時很詫異,這個(ge) 崗位是他喜歡的,同去的兩(liang) 個(ge) 同學也和他是要好的朋友,我覺得他應該會(hui) 去報到入職的。”唐輝說。
唐輝趕緊詢問原因。原來,實習(xi) 後董浩發現,公司主要麵向特殊障礙群體(ti) 提供服務,與(yu) 董浩希望從(cong) 事的心理專(zhuan) 業(ye) 崗位存在差距。
“他還是想回新疆老家,準備在當地找個(ge) 工作。”雖然董浩畢業(ye) 離校了,唐輝還是一直關(guan) 心著他的就業(ye) 情況,推送相關(guan) 就業(ye) 信息。每次董浩向唐輝征求崗位選擇意見時,唐輝都第一時間給出中肯的建議。
采訪期間,董浩已經回到新疆,與(yu) 當地一家教育谘詢公司達成了就業(ye) 意向,正在履行簽約手續。此時,唐輝心中一塊石頭才落了地。
針對這些同學“選擇困難”的問題,宜賓學院團委副書(shu) 記陳曦分析,同學們(men) 對就業(ye) 崗位猶豫、糾結的問題,體(ti) 現出來的是就業(ye) 觀念、心理預期方麵存在偏差。
想要切實轉變學生中存在的這些問題,一方麵要通過主題團課、主題班會(hui) 等形式加強積極就業(ye) 觀念的宣傳(chuan) ,通過各種途徑告訴學生們(men) 當下就業(ye) 的真實情況;另一方麵要充分發揮好共青團組織社會(hui) 實踐活動的作用,從(cong) 大一入校開始,就積極利用大學生“三下鄉(xiang) ”“返家鄉(xiang) ”社會(hui) 實踐、大學生實習(xi) “揚帆計劃”等機會(hui) ,幫助學生們(men) 通過社會(hui) 實踐,了解崗位真實需求,樹立切合實際的擇業(ye) 觀,盡早確定就業(ye) 意向。
據了解,宜賓學院已累計向2023屆畢業(ye) 生提供崗位3.7萬(wan) 餘(yu) 個(ge) ,崗位總量較去年同期提高10%,畢業(ye) 生就業(ye) 去向落實情況從(cong) 數量和質量上都優(you) 於(yu) 往年同期,學校就業(ye) 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校團委也在幫助畢業(ye) 生等青年群體(ti) 走穩走好就業(ye) 路的工作中交出了滿意答卷。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楊寶光 來源:中國青年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