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青年“雙向奔赴”成就海峽美麗風景
新華社北京7月23日電 題:兩(liang) 岸青年“雙向奔赴”成就海峽美麗(li) 風景
新華社記者尚昊、趙博
23日下午,北京大學黨(dang) 委書(shu) 記郝平教授率大陸高校師生團一行圓滿結束在台灣的交流參訪,抵達北京。回望寶島之行,日程充實精彩,場麵熱絡溫馨。這是三年多來大陸高校首次組團赴台,期待兩(liang) 岸交流恢複正常化常態化的人們(men) ,為(wei) 之欣慰與(yu) 振奮。事實證明,在正確道路上推動恢複兩(liang) 岸雙向交流,就一定會(hui) 有豐(feng) 富收獲。
這是一場美好的青春之約。今年春天,馬英九先生來大陸祭祖參訪,帶領台灣青年學生與(yu) 大陸3所高校學生交流。兩(liang) 岸年輕朋友相談甚歡,相約早日再見。5月起,馬英九文教基金會(hui) 積極規劃邀約大陸師生訪台,島內(nei) 各界也一再疾呼青年交流不可擋。經過再三努力,民進黨(dang) 當局終於(yu) 同意“放行”。大陸師生在台期間,馬英九先生幾乎全程陪同、悉心照拂,令人感動。這一舉(ju) 動,充分體(ti) 現了兩(liang) 岸有識之士對青年交流的重視與(yu) 期望。在兩(liang) 岸各界共同推動下,青年學子克服阻隔在島內(nei) 重逢,接續起交往交心、互學互鑒的青春佳話,何其寶貴!
這是一趟珍貴的交融之旅。過去9天,大陸師生走進島內(nei) 高校開展座談對話、文藝聯歡和體(ti) 育交流,近距離感受寶島文化和教育氛圍。馬英九文教基金會(hui) 執行長蕭旭岑表示,此次大陸師生團的訪問完全超出預期,這些天大陸師生團不管走到哪裏,都受到台灣民眾(zhong) 熱情歡迎。兩(liang) 岸青年走近走親(qin) ,了解更加深入,友誼更加深厚。“兩(liang) 岸一家親(qin) ”,親(qin) 在骨血裏。正如團內(nei) 大陸學生受訪所說,兩(liang) 岸文化同根同源,兩(liang) 岸青年同屬一個(ge) 世代,有著相似的學習(xi) 生活經曆和愛好,這樣麵對麵的交流,能夠拉近兩(liang) 岸青年心靈的距離。青年之間心靈相通,恰是海峽兩(liang) 岸共創美好未來的重要基礎。
這是一次難得的破障之行。大陸師生赴台交流之所以備受關(guan) 注與(yu) 好評,有個(ge) 很重要的背景:2016年5月以來,由於(yu) 眾(zhong) 所周知的原因,兩(liang) 岸關(guan) 係和平發展局麵遭到單方麵破壞,兩(liang) 岸各領域交流持續遭遇寒流。眼下,民進黨(dang) 當局仍對兩(liang) 岸交流采取抗拒姿態,種種不合理禁限仍橫亙(gen) 海峽之上。這次大陸高校師生交流團穿越了人為(wei) 的藩籬,唯其難得,所以備受矚目。連日來,廣大兩(liang) 岸同胞為(wei) 青年學子互訪熱情點讚,充分反映了要和平、要發展、要交流、要合作的民意共識。在“九二共識”基礎上推動兩(liang) 岸雙向交流早日恢複,正是人心所向、真情所盼、大勢所趨。
青年是民族的希望、兩(liang) 岸的未來。青年交流是兩(liang) 岸良性對話、善意溝通的重要引擎。進入暑期,兩(liang) 岸青年峰會(hui) 、海峽兩(liang) 岸青年文化月等一係列活動在大陸各地舉(ju) 辦,兩(liang) 岸年輕朋友一道踏足名山大川,感受神州脈動。人之相知,貴在知心,兩(liang) 岸新一代暢談學習(xi) 生活和夢想追求,傾(qing) 聽彼此真誠心聲。此情此景,正如馬英九先生所言,“渾然天成,欲罷不能”。
心走近了,海峽就是咫尺。兩(liang) 岸青年共赴青春之約,心更近、情愈濃。青年交流架起兩(liang) 岸“連心橋”,為(wei) 兩(liang) 岸關(guan) 係和平發展增添新生力量,何其美好!麵向未來,更多的“雙向奔赴”值得期待,希望兩(liang) 岸青年“朋友圈”不斷擴大、愈加熱絡,讓“兩(liang) 岸一家親(qin) ”的青春之歌持續回蕩於(yu) 海峽之上、唱響於(yu) 萬(wan) 裏山河之間。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