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大型地方史詩劇《天寵湖南》首演 創新傳播湖湘曆史

發布時間:2023-07-27 10:05: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長沙7月26日電 (記者 楊華峰)“朱張會(hui) 講”“湖湘子弟滿天山”“近代湖南人前仆後繼”等一幕幕曆史鮮活呈現;古籍裏的沉浮變遷打開了讀懂湖南的窗口,演繹出湖南人“骨血浪漫,生命如花”的精神寫(xie) 照......25日晚,“萬(wan) 年湖湘正少年”《天寵湖南》首演暨應屆高考學子祝福晚會(hui) 在長沙天寵湖南銅官窯劇場舉(ju) 行。

  這部時長90分鍾的史詩劇,加上序曲和尾聲,一共七個(ge) 篇章,由龔曙光總策劃、總編劇,文化名家盛和煜、羅宏、龍博、楊吉紅等人聯袂打造,是中國首部地方性史詩劇。其以藝術的方式編撰了一部《湖南極簡史》,從(cong) 萬(wan) 年曆史中選取50個(ge) 重大事件和時刻,擇取10個(ge) 關(guan) 鍵時刻和關(guan) 鍵事件,回答了湖南何以成為(wei) 湖南的曆史追問。

  《天寵湖南》溯源了湖南人的“骨血浪漫”。萬(wan) 年湖湘,詩詞爛漫,屈原在湖南大地成就了浪漫主義(yi) 的濫觴,盛唐前30強詩人,大半遊過湖南、待過湖南,在湖南留下自己最為(wei) 絢爛的詩篇。在短短的十多分鍾,數十位寓湘大文豪悉數登場,蔚然壯觀,在極富戲劇化的演繹中,讓人深刻讀懂了“不到瀟湘豈有詩”的內(nei) 在意蘊。

  劇中不僅(jin) 複原了屬於(yu) 賈誼和辛追的長沙國,還再現銅官窯對中華文明“世界級”傳(chuan) 播盛景。1167年,朱張會(hui) 講三天三夜。《天寵湖南》獨辟蹊徑,避開朱張會(hui) 講的具體(ti) 內(nei) 容,載歌載舞地用長沙市民和學子的奔走相告與(yu) 圍觀,再現了千年前學術界的這一盛會(hui) ,從(cong) 而也展現出了一幅長沙版的“清明上河圖”。

  值得提及的是,該劇更解讀了湖南人“命許中華”內(nei) 在基因密碼。從(cong) 屈原到譚嗣同、陳天華,湖南人何以前仆後繼?這部史詩劇集中展現了湖南人向死而生、命許中華的精神特點,沒有說教,沒有煽情,全部的解碼過程通過故事化的歌舞呈現。

  湖南省關(guan) 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hui) 副主任武吉海肯定了《天寵湖南》在創新傳(chuan) 播湖湘曆史,激發湖湘學子自豪與(yu) 奮發精神感悟方麵的積極作用。他也勉勵學生要發揚湖南人的精神,不負青春韶華,不斷厚植愛國、愛湖南的深刻情感,書(shu) 寫(xie) 湖南未來的輝煌與(yu) 繁榮。

  《天寵湖南》策劃、執行編劇、文學總撰稿羅宏說,《天寵湖南》主創團隊大多數都是湖湘兒(er) 女,希望通過演藝形態抒發對湖湘的深情厚愛,通過文旅演藝完成一個(ge) 中國故事的湖南講述,完成一部演藝版的湖湘史記,完成一次萬(wan) 年湖南的曆史尋根。“向觀眾(zhong) 揭示什麽(me) 是湖南?湖南是怎樣煉成的?湖南對中華文明的貢獻何在?”

  當晚,六百餘(yu) 名應屆高考生來到首演禮現場,共同見證這一部大型地方史詩劇的正式首演。看完演出的觀眾(zhong) 紛紛表示,他們(men) 對湖南乃至對中國都有了更清晰而具體(ti) 的認識,這部史詩劇是每個(ge) 湖南人都要補的一堂課。(完)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