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中國經濟迎難而上的信心從哪裏來?

發布時間:2023-07-27 10:12:00來源: 央視新聞客戶端

  一場球賽中場休息時,教練員往往要作“中場部署”,給隊員們(men) 談談――堅持什麽(me) 、調整什麽(me) 、針對什麽(me) 、解決(jue) 什麽(me) 。如果把開局之年的中國經濟比作一場球賽,“中場休息”沒空,“中場部署”必須。7月24日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hui) 議,就是一次關(guan) 鍵時刻承上啟下的“中場部署”。

  連日來,各界對中央政治局會(hui) 議傳(chuan) 遞的重要信號,形成了積極熱烈的反響。下半年的中國經濟,必然跟上半年一樣,繼續迎難而上。結合這次“中場部署”,咱們(men) 看看中國經濟迎難而上的信心從(cong) 哪裏來?

  中央政治局會(hui) 議充分肯定了上半年的經濟工作,也毫不諱言地指出,“當前經濟運行麵臨(lin) 新的困難挑戰,主要是國內(nei) 需求不足,一些企業(ye) 經營困難,重點領域風險隱患較多,外部環境複雜嚴(yan) 峻。”

  直麵難題,會(hui) 議給出了“怎麽(me) 看”與(yu) “怎麽(me) 辦”

  “疫情防控平穩轉段後,經濟恢複是一個(ge) 波浪式發展、曲折式前進的過程。我國經濟具有巨大的發展韌性和潛力,長期向好的基本麵沒有改變。”這句話,講的就是“怎麽(me) 看”――要看到轉段後經濟恢複的特點,也要把眼前的困難挑戰與(yu) 長遠潛力、基本麵放一塊兒(er) 看。

  總需求不足是當前經濟運行麵臨(lin) 的突出矛盾。會(hui) 議部署中,緊扣如何用好政策空間、如何擴大內(nei) 需、如何深化改革開放等方麵,不回避圍繞就業(ye) 、資本市場、房地產(chan) 市場等存在的難題,提出具體(ti) 舉(ju) 措,一個(ge) 一個(ge) 拆解難題、解決(jue) 問題。

  中國經濟本來就是長期在爬坡過坎中前進的。不避難、不畏難,是基本心態,是行動常態。

  信心,在攻堅克難中積澱

  這次“中場部署”一公布,各界對其中的一些新措辭、新判斷、新要求高度關(guan) 注,“活躍資本市場”,“我國房地產(chan) 市場供求關(guan) 係發生重大變化”,“製定實施一攬子化債(zhai) 方案”,“把穩就業(ye) 提高到戰略高度通盤考慮”,等等。

  其實,會(hui) 議精神的要義(yi) ,不僅(jin) 在變化裏,也在不變裏。“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完整、準確、全麵貫徹新發展理念”,“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經濟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等等。重申,並不意味著老生常談,而恰恰體(ti) 現著一以貫之,體(ti) 現著長期與(yu) 篤定

  拉開觀察思考的寬度與(yu) 縱深,就能發現,那些剛剛作出的新部署,並非臨(lin) 時抱佛腳的急就章,而是有著長期一貫追求的底色;也並非“就局部談局部”,而是基於(yu) 更寬闊的發展視野。

  比如,“我國房地產(chan) 市場供求關(guan) 係發生重大變化”,這是個(ge) 新趨勢,房地產(chan) 政策也將隨之“適時調整優(you) 化”。透過多年來房地產(chan) 市場發展的縱向邏輯線看,這一變化的發生,並不令人意外,符合其供需演變的長期走勢。還不妨打開橫向視野,把這一變化,放到中國式現代化圖景的城鎮化篇章裏去看。這樣,更能準確把握其當前樣態、實質深度及下一步走勢。

  球場上的真諦,也往往蘊藏在“變與(yu) 不變”中――既堅持一貫風格、本隊所長,以我為(wei) 主,也根據對手情況作針對性部署,根據態勢變化而及時調整戰術。球賽也好,經濟工作也好,短期的“變”,往往立足於(yu) 長周期的“不變”中;而“不變”的本質,恰是朝既定方向持續地推進變化。

  信心,在深刻準確把握“變與(yu) 不變”中積澱。

  中央政治局會(hui) 議的這次“中場部署”,既有關(guan) 於(yu) 發展的部署,也有關(guan) 於(yu) 改革的部署。“把實施擴大內(nei) 需戰略同深化供給側(ce) 結構性改革有機結合起來”,“要持續深化改革開放”,“要支持有條件的自貿試驗區和自由貿易港對接國際高標準經貿規則,推動改革開放先行先試”,等等。

  改革是什麽(me) ?一句話,改革就是調整生產(chan) 關(guan) 係。隻要想不斷解放和發展生產(chan) 力,就要不斷調整生產(chan) 關(guan) 係。

  中國經濟迎難而上,是一個(ge) 持續激發、釋放新的生產(chan) 力的過程。它也必然是一個(ge) 不斷深化改革、深化開放、推動創新、完善製度的過程。比如,會(hui) 議強調“切實提高國有企業(ye) 核心競爭(zheng) 力,切實優(you) 化民營企業(ye) 發展環境”。會(hui) 前剛公布的“民營經濟31條”,以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為(wei) 目標,具體(ti) 動作中,很多是充滿改革含量的製度突破、製度完善。

  信心,在“發展出題目,改革做文章”中積澱。

  中國經濟的高質量發展,不是年度任務,而是要年複一年、始終向前、堅定向前。

  中央政治局會(hui) 議提出要求,“不斷推動經濟運行持續好轉、內(nei) 生動力持續增強、社會(hui) 預期持續改善、風險隱患持續化解”。在“持續”的進程中,有利與(yu) 挑戰並存,變化與(yu) 不變交織,發展與(yu) 改革攜手,部署與(yu) 落實同在。

  信心何來?迎難而上、攻堅克難的實踐,恰是鍛造信心的土壤

  (文丨總台特約評論員 楊禹)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