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鹽城:“愛心暑托班”將溫暖送到困境青少年身邊
今年暑假,江蘇鹽城響水縣學生露程(化名)爺爺的煩惱終於(yu) 解決(jue) 了。
露程的父親(qin) 因意外去世,母親(qin) 長期離家未歸,隻有老兩(liang) 口陪伴孩子。生活上爺爺奶奶一直全心全意地照顧露程,但在學習(xi) 上卻有心無力,尤其是到了暑假,孩子的作業(ye) 是一點忙也幫不上。
“現在把孩子送到了‘愛心暑托班’,有人看護還能學習(xi) 知識,真是幫我們(men) 解決(jue) 了一個(ge) 大難題!”露程的爺爺說。
露程家的困難不是個(ge) 例,而是眾(zhong) 多留守兒(er) 童、事實無人撫養(yang) 兒(er) 童等困境青少年家庭普遍的難題。為(wei) 了解決(jue) 這一民生難題,也為(wei) 了讓孩子們(men) 享受快樂(le) 暑假,團鹽城市委聯合鹽城市教育局、民政局等部門開設150個(ge) “愛心暑托班”,覆蓋134個(ge) 鄉(xiang) 鎮(街道),麵向3000餘(yu) 名困境青少年提供免費托管服務。暑托班主要麵向暑期看護有困難的家庭,優(you) 先照顧6至14周歲城鄉(xiang) 困境青少年、農(nong) 村留守兒(er) 童、城市外來務工人員子女等,為(wei) 這些孩子的家長解決(jue) 後顧之憂,將黨(dang) 和政府的溫暖送到困境青少年身邊。
因地製宜改造提升辦班環境
“暑假在家,能陪著我的隻有奶奶,可奶奶還要下地幹活,加上天熱,家中空調也不經常開。到了暑托班,不僅(jin) 涼快,童書(shu) 館裏還有各種類型的課外書(shu) 給我們(men) 閱讀,老師還安排了‘紅色故事會(hui) ’等活動。”來自大豐(feng) 區南陽鎮的二年級學生靜宜(化名)說,“愛心暑托班”不僅(jin) 豐(feng) 富了她的假期生活,更讓她愛上了閱讀。
暑托班在哪裏開辦?這是首先要考慮的。團鹽城市委聯合鹽城市教育局,將假期中處於(yu) 閑置狀態的學校,作為(wei) 各地暑托班的首選地點。為(wei) 充分利用好各所學校的優(you) 質資源,暑期校內(nei) 托管打破了校際邊界,以學區為(wei) 單位組織開展,便於(yu) 學生就近學習(xi) 。
此外,鹽城各級團組織因地製宜改造提升辦班環境,配備了空調、照明、課桌椅、投影儀(yi) 等,滿足孩子們(men) 的托管需求。各級團組織采取“社會(hui) 募資+專(zhuan) 項補貼”的形式,多方籌資用於(yu) 補貼各暑托班運行,將交通、保險、午餐等保障落實到位,匯聚全社會(hui) 力量,共同辦好暑托班。
整合力量建立核心工作團隊
隻有硬件條件還不夠,托管班的老師誰來當?學生由誰來管?這些也是很多家長關(guan) 心的問題。
據介紹,鹽城建立了一支以“團幹部+在職(或退休)教師+青年誌願者”為(wei) 核心的工作團隊,組織鄉(xiang) 鎮(街道)團幹部“一對一”牽頭負責班點整體(ti) 運行,在職(或退休)教師、青年社會(hui) 組織骨幹擔任班主任,暑期社會(hui) 實踐大學生、青年誌願者為(wei) 組員,在每個(ge) 班點組成3至5人的工作團隊。
日前,在濱海縣坎北街道果林小學“愛心暑托班”,留守兒(er) 童在大學生誌願者的帶領下盡情享受著繩梯熱身、趣味射門、傳(chuan) 遞呼啦圈等運動帶來的歡樂(le) 。
來自南京財經大學紅山學院的大學生誌願者吳楊說,本次暑期支教由校團委統一帶隊,一行8人結合自身特長,為(wei) 小朋友準備了各種趣味課程。
果林小學“愛心暑托班”是由團濱海縣委統一部署,濱海縣青橙之家誌願者服務站主辦的暑托班。該站現有誌願者800多人,先後被評為(wei) “鹽城市優(you) 秀青年誌願組織”“江蘇省優(you) 秀誌願組織”。為(wei) 確保暑托班辦班質量,該站除招募大學生誌願者外,還邀請了非遺傳(chuan) 承人,與(yu) 縣內(nei) 一批資深教育工作者,組建了一支高質量的支教團隊。
團幹部廣泛鏈接資源,把關(guan) “愛心暑托班”的整體(ti) 運行,班主任科學統籌排定課程,大學生誌願者發揮特長,具體(ti) 參與(yu) 暑期作業(ye) 輔導、繪畫藝術鑒賞等課程。團隊各司其職、齊心協力,幫助孩子們(men) 在暑托班學習(xi) 知識、拓展素質、增進自信、提升安全意識。
大豐(feng) 區三龍鎮“愛心暑托班”的學生大都有繪畫基礎,對美術興(xing) 趣濃厚。針對此情況,團大豐(feng) 區委專(zhuan) 門邀請江蘇省美術館的老師為(wei) 孩子們(men) 帶來了絲(si) 網版畫等專(zhuan) 業(ye) 體(ti) 驗課,用藝術啟迪心靈,激發孩子們(men) 創作熱情。
“今天這節課讓我受益匪淺!我也要嚐試將喜歡的圖案印在衣服上,長大以後要努力成為(wei) 一名優(you) 秀的畫家。”暑托班學員浩宇(化名)說。
圍繞需求設計多彩學習(xi) 課程
7月22日,亭湖區新洋街道團工委組織大學生誌願者和“愛心暑托班”的孩子走進鹽城市博物館、鹽城市濕地博物館等場館,開展“探古論今話未來 童心奮進新征程”主題研學活動。
講解員從(cong) 曆史文化、生態文明、非遺民俗、城市發展4個(ge) 維度,讓大家沉浸式感悟鹽城“四色文化”,進一步深入了解鹽城這座城市。
從(cong) 開設暑托班開始,課程如何設置,就成為(wei) 鹽城各級團組織思考的話題。除了基本看護外,鹽城充分發揮“天藍地綠基因紅”的獨特優(you) 勢,圍繞紅色思想引領、綠色生態環保、藍色自護教育開展3項必選課程,各地圍繞孩子的假期需求和成長規律設計課程,結合各地特色,開設勞動教育、濕地探秘、非遺傳(chuan) 承等多項自選菜單,個(ge) 性化定製教學方案。
團響水縣委聯合各青年社會(hui) 組織,在響水縣青少年活動中心為(wei) “愛心暑托班”的孩子們(men) 打造“響育候鳥”特色課程庫,開辟有特色、專(zhuan) 業(ye) 化、技術性的主題課程。
除3項固定課程外,“愛心暑托班”還涵蓋法治教育、非遺教育、科普教育等課程,全方位、全角度豐(feng) 富孩子們(men) 的暑期課堂內(nei) 容。
“同學們(men) ,先別著急,在掰玉米前,我還要給同學們(men) 介紹一下玉米的生長常識……”大豐(feng) 區小海鎮組織開展的“愛心暑托班”之七彩“童行”勞動實踐課上,誌願者用生動的圖片和動畫講解玉米的生長過程,並帶領大家到田間實踐動手掰玉米。勞動實踐活動不僅(jin) 讓孩子們(men) 了解到果實生長的特點,體(ti) 驗到勞動帶來的收獲與(yu) 快樂(le) ,還培養(yang) 了孩子們(men) 熱愛大自然、熱愛勞動的意識。
“困境青少年幫扶工作隻有起點,沒有終點。”團鹽城市委負責人表示,他們(men) 還將進一步完善長效關(guan) 愛幫扶機製,常態開展關(guan) 愛服務,串點成線,搭建全過程鏈式幫扶體(ti) 係,引導團幹部、青年誌願者真走訪、實關(guan) 愛,做到提供新助力、播種新希望,將這項民生實事項目做細做實。
裴柳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李超 來源:中國青年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