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住嘴邁開腿 血管不“添堵”
2023年5月18日是全國血管健康日。“5·18”源於(yu) 一個(ge) 指標值——正常人血液內(nei) 總膽固醇異常的臨(lin) 界值——5.18毫摩爾/升。由膽固醇沉積形成的動脈粥樣硬化斑塊是威脅血管健康最重要的因素,而血管的健康又決(jue) 定著人的壽命。
如何保護血管健康,為(wei) 長壽打下良好基礎?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下稱“廣醫一院”)南山名醫團一一為(wei) 大家支招——
王海洋:避免久站久坐 警惕“蚯蚓腿”難看又傷(shang) 身
每天早晨,你邁著輕快的腳步出門,經過一天的工作,傍晚下班你的步伐會(hui) 否越來越沉重,甚至常感到小腿酸脹?如果這樣,你就要警惕了,也許是下肢靜脈曲張發出的預警“信號”。
“20%的成年人都會(hui) 受到靜脈曲張的困擾,單純的下肢靜脈曲張屬於(yu) 血液倒流性疾病,跟下肢靜脈壓力增大有很大關(guan) 係。”廣醫一院血管外科主任王海洋提醒:辦公室一族每天常常一坐就大半天甚至一整天,血液易淤堵在下肢,日積月累靜脈瓣膜可能受不同程度的破壞,導致靜脈壓過高,進而發展成一種常見的下肢血管疾病——靜脈曲張,也就是老百姓俗稱的“蚯蚓腿”。
王海洋解釋說,靜脈曲張的患者多因長期久站久坐,血液淤堵在下肢,日積月累破壞靜脈瓣膜功能,導致靜脈壁功能不全,血液倒流使靜脈壁壓力陡然增大,久而久之血管逐漸擴張變形。隨著時間的推移,當血液無法順利回流逐漸堆積在小腿時,就可能發生不同程度的腿腫、酸痛,無法久站或走遠等。發展到中晚期,若未及時幹預,可累及深靜脈產(chan) 生並發症,比如出現現皮膚瘙癢、濕疹、色素沉著甚至潰爛,嚴(yan) 重的甚至可形成深靜脈血栓,如果血栓鬆脫掉落到血液循環係統中,會(hui) 增大致命肺栓塞風險。
學會(hui) 給靜脈“減減壓”
王海洋建議,平時因工作等原因需長期久站久坐的人群如教師、廚師、環衛工人、都市白領等靜脈曲張的高危人群,建議定期做血管篩查。即便沒有這方麵的困擾,平時生活工作中也要避免久坐久站,應隔一段時間就適當走動一下、散散步,給自己的靜脈“減減壓”。而一旦查出靜脈曲張,可根據病情的程度采取適當的方式及早幹預。比如,早期可通過改善生活習(xi) 慣,控製久坐久站時長,日常適當運動,並在醫生的指導下穿彈力襪、用藥等方法保守治療。到了晚期,如果已經出現皮膚潰爛、血栓性靜脈炎等嚴(yan) 重症狀,可通過微創大隱靜脈射頻消融、硬化劑注射手術治療靜脈曲張,即便是嚴(yan) 重的靜脈曲張患者也可做到當天手術後就能下地行走,當天可以出院恢複正常生活。
羅碧輝:單靠飲食調理能控製好動脈斑塊嗎?
“動脈斑塊是引發心血管係統疾病的最常見的病因之一。”廣醫一院心血管內(nei) 科羅碧輝主任醫師解釋說,通俗來講,斑塊主要是指動脈血管斑塊。對生命和生活造成主要影響的血管斑塊,往往發生在大動脈及中動脈的血管壁。大動脈是指主動脈,中動脈是指心髒的冠狀動脈、頸部的頸內(nei) 動脈與(yu) 椎動脈、腦部的腦動脈、腎髒的腎動脈、延續至上肢的鎖骨下動脈、下肢的股動脈及重要分支。動脈斑塊一旦破裂可誘發急性血管栓塞事件,比如大家熟悉的腦動脈栓塞引起急性腦中風,冠狀動脈栓塞引起急性心肌梗死等。臨(lin) 床上,通過超聲或必要時進一步的血管造影可幫助發現血管有無斑塊,以及斑塊的大小和嚴(yan) 重程度。
動脈斑塊是怎樣形成的?
“我們(men) 有句順口溜——年齡、性別、‘四高一吸’、家族史,它涵蓋了引起動脈斑塊的絕大部分常見原因。”羅碧輝指出,其中年齡、性別、家族史是斑塊產(chan) 生的不可控因素,而“四高一吸”即“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高體(ti) 重和吸煙”都是可以幹預的導致動脈斑塊的可控因素。所以,想預防動脈斑塊,起碼可從(cong) 可控因素入手,積極戒煙並控製好血壓、血糖、血脂和體(ti) 重,這幾項都跟日常飲食密切相關(guan) 。
那麽(me) ,靠飲食就能控製好斑塊嗎?羅碧輝分析說,在可幹預的“四高”因素中,高血壓患者日常僅(jin) 靠低鈉飲食並不能維持有效的降壓效果,還需要通過藥物治療;高血糖-糖尿病的控製強調適當的飲食+運動+藥物治療,以助降低血管斑塊的產(chan) 生速度;高血脂方麵,控製飲食確實有利於(yu) 高甘油三酯血症的治療,但對降低血液中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水平的效果有限。因為(wei) 血液中膽固醇隻有一小部分是從(cong) 食物中攝取,大部分是機體(ti) 自身合成。所以,單靠飲食調理和控製不能完全解決(jue) 斑塊帶來的健康威脅,無法逆轉血管斑塊的形成。更何況,除了“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高體(ti) 重”和吸煙這些可控因素之外,年齡、性別、家族史這些不可控因素也持續不斷地推進著動脈血管斑塊的形成和進展。所以,除了控製血壓、血糖、血脂、體(ti) 重和戒煙,還應在疾病的不同階段遵醫囑用藥治療,並定期體(ti) 檢,一旦發現動脈斑塊應在醫生的指導下及早評估和幹預,更好地維護血管健康。
任培華:防治冠心病 中醫藥調護食療來幫忙
危害生命健康的重大疾病多與(yu) 血管有關(guan) ,冠心病就是常見的血管疾病之一。如何遠離冠心病的威脅?廣醫一院中醫科任培華主任醫師結合常見證型給出調護建議:
證型1. 心脈痹阻證
臨(lin) 床表現:胸悶、胸痛、心悸,舌質紫暗或有瘀點瘀斑等;
治療:以活血化瘀為(wei) 法,常用藥物有丹參、三七等;
食療方推薦:田七蓮子湯
瘦肉100克,田七10克,蓮子15克,生薑三片,鹽少許,加清水適量,燉煮1小時即可。
證型2. 痰濁痹阻證
臨(lin) 床表現:胸脘痞悶、口幹不欲飲、口淡無味、舌胖苔濁膩、舌邊瘀紫、脈弦滑或濡滑;
治療:以化痰通絡為(wei) 法,常用藥物有瓜蔞、陳皮、竹瀝;
食療方推薦:陳皮老鴨湯
鴨子半隻,陳皮5克,大棗6枚,生薑5片,鹽少許,加清水適量,燉煮1.5小時即可。
證型3. 心脾氣虛證
臨(lin) 床表現:氣短乏力、懶言胸悶、舌質淡胖嫩或有齒印、脈濡等;
治療:以健脾益氣為(wei) 法,常用藥物有人參、西洋參、黃芪等;
食療方推薦:西洋參排骨湯
排骨100克,西洋參10克,蟲草花10克,生薑5片,鹽少許,加清水適量,燉煮1小時即可。
證型4. 心腎陽虛證
臨(lin) 床表現:胸悶、胸痛、精神倦怠、下肢水腫、麵色蒼白、四肢不溫、怕冷、舌質淡或胖、脈沉細;
治療:以溫腎壯陽為(wei) 法, 常用藥物有幹薑、肉桂等;
食療方推薦:巴戟烏(wu) 雞湯
烏(wu) 雞半隻,鮮巴戟天20克,黃芪15克,生薑5片,鹽少許,加清水適量,燉煮1小時。
“日常可適當食用一些有助保護血管的食物。”任培華說,如金橘、黑木耳、山楂等。此外,應低脂低鹽飲食,多吃蔬菜水果,戒煙限酒,適當鍛煉身體(ti) ,保持心情舒暢。
醫學指導/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血管外科主任王海洋主任醫師、心血管內(nei) 科羅碧輝主任醫師、中醫科任培華主任醫師
文/全媒體(ti) 記者翁淑賢 通訊員茹誌娜、韓文青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