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點亮一顆顆童心——2023年暑期兒童戲劇觀察

發布時間:2023-08-23 17:01:00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光明日報記者 謝雲(yun) 開

  第十二屆中國兒(er) 童戲劇節近日落下帷幕,國內(nei) 外22家兒(er) 童戲劇團體(ti) 共推出39台展演劇目,演出188場。優(you) 秀兒(er) 童戲劇展演、線上首設的國際優(you) 秀兒(er) 童戲劇展演、中國兒(er) 童藝術劇院優(you) 秀兒(er) 童劇2023暑期全國巡演100+等活動,都掀起觀演熱潮。2023年的暑期兒(er) 童劇,在延續曆年優(you) 秀傳(chuan) 統的同時,又呈現出新特點。

  互動性增強帶來新體(ti) 驗

  當下,兒(er) 童劇正積極在沉浸式、環境式的基礎上開拓新模式,增強觀眾(zhong) 與(yu) 演出的互動性,給家長和孩子們(men) 帶來了新戲劇空間中的新體(ti) 驗。

  作為(wei) 北京首個(ge) 活化利用劇場公共空間進行演出的舞台劇項目,兒(er) 童劇《貓神在故宮》給觀眾(zhong) 帶來新體(ti) 驗。新空間劇場打破了傳(chuan) 統劇場的“第四堵牆”,讓舞台進一步延展。家長和孩子都可以參與(yu) 到表演過程中,成為(wei) 兒(er) 童劇的一部分。

  中國兒(er) 童藝術劇院院長、《貓神在故宮》原著作者馮(feng) 俐說:“新空間劇場把犄角旮旯變成孩子們(men) 演戲的空間。”

  在北京南鑼劇場,北京兒(er) 童藝術劇院創排的“北京丫丫”成長三部曲開啟三戲連演。演出時長達到6個(ge) 多小時,堪稱“兒(er) 童戲劇馬拉鬆”,但孩子們(men) 完全沉浸在戲劇的世界裏。該劇通過拉長劇間休息時間、讓孩子們(men) 體(ti) 驗“戲劇扮裝”、前往南鑼鼓巷進行民俗遊覽等方式,豐(feng) 富了觀劇體(ti) 驗,提升了戲劇感染力和互動性,打開了兒(er) 童劇新空間。

  融入更多傳(chuan) 統文化元素

  兒(er) 童劇的初心是要講好一個(ge) 適合孩子聽的故事,故事的元素影響著兒(er) 童劇的風格與(yu) 品位。

  8月18日,四川人藝兒(er) 童劇《沒有角的小犀牛》作為(wei) 2023國家大劇院國際兒(er) 童戲劇季展演作品登場。該劇創作靈感源於(yu) 成都博物館的“鎮館之寶”——天府石犀。而兒(er) 童劇《故宮裏的大怪獸(shou) 之消失的龍女嫁衣》則挖掘中國文化IP,不但體(ti) 現故宮文化元素,還將戲曲、國樂(le) 、民族舞蹈等傳(chuan) 統藝術與(yu) 多媒體(ti) 舞台技術融合。

  暑期以來,繁星戲劇村的“童戲社”迎來一批又一批的小觀眾(zhong) 。開社戲《臉譜戲三絕》,配合全景臉譜秀展示的沉浸式演出,包含三段經典戲曲《捉妖記》《姐妹花》和《鬧龍宮》,不但囊括了生、旦、淨、醜(chou) 四個(ge) 行當的臉譜扮相,還兼有戲曲的四功五法裏多個(ge) 絕活。每場演出前都有勾畫臉譜、戲曲文化講解、京劇工作坊等設置,受到孩子們(men) 的熱捧。

  “披甲上陣女兒(er) 身,巾幗上馬定乾坤”的花木蘭(lan) ;“天不怕地不怕,正義(yi) 化身小哪吒”的哪吒;“齊天大聖威名響,機智勇敢美猴王”的孫悟空,紛紛在兒(er) 童劇《超級小英雄》中亮相。為(wei) 孩子們(men) 創作“看得懂、聽得樂(le) 、玩得歡、有所得”的傳(chuan) 統文化劇目,許多兒(er) 童劇院團正在為(wei) 讓孩子們(men) 上好傳(chuan) 統文化之課助力。

  寓教於(yu) 樂(le) 弘揚美德

  中國現代兒(er) 童戲劇自誕生之日起,就與(yu) “育人”息息相關(guan) 。在暑期親(qin) 子合家歡的背後,中華美德和民族精神也通過兒(er) 童劇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小觀眾(zhong) 。

  這個(ge) 夏天,雪域高原第一次綻放出兒(er) 童劇的格桑花。西藏版《特殊作業(ye) 》成為(wei) 在西藏演出的第一部兒(er) 童劇,這也是中國兒(er) 藝以無償(chang) 授予演出權的方式,與(yu) 西藏自治區話劇團共同完成的一份“特殊作業(ye) ”。作為(wei) 一部關(guan) 注當代孩子生活的現實題材作品,該劇塑造了5組富有生活氣息和鮮明性格的父母和孩子,旨在弘揚中華民族傳(chuan) 統美德,助力家庭家教家風建設。

  “優(you) 秀的兒(er) 童劇要在準確把握孩子心理特點的基礎上進行藝術表達。在講故事的過程中,沒有說教、沒有口號、沒有臉譜,這樣孩子才願意帶著好奇心走進故事,慢慢體(ti) 會(hui) 兒(er) 童劇所要表達的精神內(nei) 涵。”馮(feng) 俐說。

  作為(wei) 文化和旅遊部“新時代現實題材創作工程”重點劇目,8月2日,由中國兒(er) 藝與(yu) 江蘇省淮安市委聯合打造的“新時代種子計劃”首部劇目《新安旅行團》(校園版)在北京演出,收獲一片好評。該劇以戲中戲的方式,讓現代與(yu) 過去多空間交叉穿行,再現了“新安旅行團”以文藝為(wei) 武器喚起民眾(zhong) 抗日救亡的英雄事跡,呈現出一段在烽火年代中成長的少年心靈史。

  優(you) 秀的兒(er) 童劇,可以為(wei) 兒(er) 童帶來歡樂(le) ,點亮一顆顆童心,可以影響孩子的一生。這個(ge) 暑期,兒(er) 童劇異彩紛呈,在互動性和戲劇空間上有新開拓,進一步讓傳(chuan) 統文化與(yu) 兒(er) 童劇相遇,為(wei) 家長和孩子們(men) 帶來文化盛宴。在春風化雨中,兒(er) 童劇正傳(chuan) 遞著中華美德與(yu) 精神內(nei) 涵。

  《光明日報》(2023年08月23日 09版)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