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賦能拓展高質量發展空間——透過智博會看重慶智能產業發展
光明日報記者 李宏 張國聖 黃漢鑫
以“新賽道 新生活”為(wei) 主題的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新能源汽車環金佛山178定向賽,9月1日在重慶市南川區金佛山開賽。作為(wei) 2023中國國際智能產(chan) 業(ye) 博覽會(hui) 的重要活動之一,本次賽事融合了運動比賽、音樂(le) 文化、旅遊休閑、美食娛樂(le) 等多種場景,展現了汽車文化賦能美好生活的強大魅力,也預示著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將不斷刷新人們(men) 生活體(ti) 驗的發展前景。
2023中國國際智能產(chan) 業(ye) 博覽會(hui) ,定於(yu) 9月4日至6日在重慶舉(ju) 行。本屆智博會(hui) 聚焦“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和數字中國等年度主旨,圍繞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智能裝備及智能製造、新一代信息技術、智慧城市4大專(zhuan) 業(ye) 板塊24個(ge) 細分領域,聚焦產(chan) 業(ye) 發展,主打專(zhuan) 業(ye) 特色。
近年來,重慶借助智博會(hui) 平台推進數字重慶建設,持續推動科技創新賦能產(chan) 業(ye) 發展,加快構建高質量發展的新引擎、高品質生活的新圖景、高效能治理的新範式。
數字賦能越來越成為(wei) 不同領域高質量發展的內(nei) 驅動力。在重慶市文物考古研究院考古虛擬展示體(ti) 驗館,巨大的“3D全息金字塔”呈現了南宋時期重慶老鼓樓衙署遺址譙樓、合川釣魚城範家堰遺址、巫山大溪遺址等重要考古成果。“動態三維畫麵淩空懸浮,非常炫酷,具有無縫觀看的出屏效果,讓參觀者有深度沉浸感而沒有眩暈感。”達斯琪(重慶)數字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林海說,“3D全息數字”對重慶眾(zhong) 多考古成果進行3D複原展示,是考古文化與(yu) 現代科技的融合,讓市民獲得更豐(feng) 富的文化和科技體(ti) 驗。
開展適老化改造和智能監測,研發街區數字化管理平台,推廣智慧老年助餐卡,建立智慧養(yang) 老綜合服務中心……渝北區雙龍湖街道開展智慧養(yang) 老提升行動,推進人工智能與(yu) 養(yang) 老服務深度融合,為(wei) 老人提供線上線下多渠道的社區生活、居家養(yang) 老、健康監測等服務,讓老年人共享互聯網科技發展成果,滿足老人全方位多層次多樣化的養(yang) 老服務需求,大大提升了轄區居民居家養(yang) 老的幸福感。
“有了這筆貸款,我們(men) 的周轉資金一下就解決(jue) 了。”前段時間,重慶虹強恒益科技有限公司原材料采購出現周轉金缺口,銅梁區運用能源數據中心構建的智慧能源綜合服務平台,為(wei) 企業(ye) 用能“精準畫像”後,由合作的金融機構向企業(ye) 提供融資產(chan) 品。短短幾天,企業(ye) 的資金難題就解決(jue) 了。
麵對區域內(nei) 能源生產(chan) 需求和消費新模式、新業(ye) 態日益豐(feng) 富的發展趨勢,銅梁區成立起西南地區首家地市級能源數據中心,除了為(wei) 用能企業(ye) 提供金融支持,能源數據中心還跟蹤用能行業(ye) 變遷,為(wei) 政府行業(ye) 規劃和產(chan) 業(ye) 引導提供參考,有效降低能耗,讓更多企業(ye) 和家庭獲得實惠。
“1號設備軸承異常,需要立即維修。”在重慶捷力輪轂製造有限公司廠房裏,車間負責人張昕正根據手機App上的點檢分布圖,安排工人對故障進行維修處理。“以前,設備點檢情況需要紙筆記錄,情況匯總後再反饋至維修部,前後至少需要一個(ge) 多小時。”張昕說,捷力輪轂600多台數控設備全部聯入工業(ye) 互聯網平台,依托一站式智能檢測管理係統,巡檢情況第一時間即可上傳(chuan) 共享,生產(chan) 效率提高了50%。
墊江縣在重慶首創全域性普惠型工業(ye) 互聯網平台,將設備、生產(chan) 線、工廠、供應商、產(chan) 品和客戶緊密連接融合起來,形成跨設備、跨係統、跨廠區、跨地區的互聯互通。“工業(ye) 互聯網的引入,不僅(jin) 提高了企業(ye) 生產(chan) 效率,還讓像捷力輪轂這樣的傳(chuan) 統企業(ye) 向價(jia) 值鏈高端邁進,為(wei) 企業(ye) 發展賦能。”墊江縣相關(guan) 負責人說,平台上線不到一個(ge) 月,便推動墊江124家規上工業(ye) 企業(ye) 100%上網上雲(yun) 。
作為(wei) 全國重要的汽車產(chan) 業(ye) 基地,重慶以新能源汽車整車製造龍頭企業(ye) 為(wei) 引領,大力實施汽車零部件集群發展戰略,全麵梳理產(chan) 業(ye) 鏈上下遊產(chan) 品和企業(ye) ,加速布局世界級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集群。在西部(重慶)科學城,集聚了40多家智能網聯汽車、新能源汽車產(chan) 業(ye) 相關(guan) 企業(ye) ,初步建成全產(chan) 業(ye) 鏈生態圈。兩(liang) 江新區擁有10家整車企業(ye) 、200餘(yu) 家配套企業(ye) 及大批研發企業(ye) 。渝北區規模以上智能新能源汽車配套企業(ye) 數量超過50家,產(chan) 值超過130億(yi) 元。永川區引進17個(ge) 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項目,總投資超150億(yi) 元。據統計,2022年重慶新能源汽車產(chan) 量達36.9萬(wan) 輛,同比增長142.5%,汽車出口額同比增長近90%。如今,“重慶造”新能源汽車正在加速走向國內(nei) 外市場。
《光明日報》(2023年09月04日 09版)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