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團組織牽頭打造亞運城市誌願服務示範陣地 亞運青年V站誌願者全麵上崗

發布時間:2023-09-14 14:46:00來源: 中國青年報

 

  9月12日,杭州第19屆亞(ya) 運會(hui) 火炬傳(chuan) 遞寧波站活動結束後,完成誌願服務的寧波職業(ye) 技術學院“小青荷”合影留念。當天,寧波職業(ye) 技術學院的341名“小青荷”和36名寧波市北侖(lun) 區誌願者協會(hui) 組織的社會(hui) 誌願者一起參與(yu) 了誌願服務。中青報·中青網記者蔣雨彤/文 杭州亞(ya) 組委供圖

  9月13日一早,西湖大學生命科學學院2020級博士生胡鬆做完導師布置的實驗,急忙趕到西子驛·柳浪聞鶯亞(ya) 運青年V站,承擔誌願者工作。

  當天,距杭州第19屆亞(ya) 運會(hui) 開幕還有10天,1.37萬(wan) 餘(yu) 名亞(ya) 運青年V站誌願者在杭州市521個(ge) 點位全麵上崗,正式進入賽時狀態。

  亞(ya) 運青年V站是團杭州市委牽頭打造的亞(ya) 運城市誌願服務示範陣地。即日起至杭州亞(ya) 運會(hui) 、亞(ya) 殘運會(hui) 賽事活動結束,V站誌願者將在亞(ya) (殘)運會(hui) 場館周邊及全市重要交通樞紐、景區景點、文博場館、醫療機構等重點區域承擔城市運行保障相關(guan) 工作任務。

  這次全麵上崗沒有任何儀(yi) 式,因為(wei) 所有亞(ya) 組委誌願者部的工作人員都在誌願服務一線忙碌著。唯一具有“儀(yi) 式感”的,是今天推出的《杭州市亞(ya) 運青年V站站點地圖》。這份以亞(ya) 運色彩係統中的“湖山綠”為(wei) 主色調的地圖,以靈動的手繪表達,介紹杭州市域範圍內(nei) V站站點及重要文旅資源分布,傳(chuan) 遞亞(ya) 運會(hui) 主辦城市的善意與(yu) 溫度。

  從(cong) 事神經幹細胞早期發育機製研究的胡鬆,在大學期間就積極參加誌願活動。此次看到學校團委發布的招募通知,他第一時間報名參加。

  由學校團委發布V站招募通知,這是團杭州市委加強V站專(zhuan) 業(ye) 化服務的重要路徑。通過實施“站校合作”“團團結對”模式,統籌景區景點、文博場館等有語言翻譯、應急救助等專(zhuan) 業(ye) 服務需求的站點,與(yu) 西湖大學、國科大杭高院等高校,浙江省紅十字會(hui) 、杭州市衛健委等企事業(ye) 單位團組織簽訂共建協議,提供專(zhuan) 業(ye) 誌願服務支持。

  和胡鬆在同一個(ge) 站點服務的,還有年過七旬的杭州市功勳誌願者施誌平。施誌平已經在西湖邊做了10多年誌願服務,他說:“和年輕人一起搭檔,遊客對我們(men) 的服務滿意度更高了。馬上就到亞(ya) 運會(hui) 了,希望能夠為(wei) 杭州多作些貢獻。”

  按照亞(ya) 運青年V站建設標準,每個(ge) 站點的誌願者隊伍中,35周歲以下青年需占50%以上。青年誌願者確保了語言翻譯、應急救助、助殘等專(zhuan) 業(ye) 化服務的規範開展;“老杭州”、資深誌願者在確保隊伍穩定的同時,又能保障常態化交通谘詢、城市文化宣傳(chuan) 等服務,極大提升了城市誌願服務的品質。

  團杭州市委相關(guan) 負責人介紹,自2022年3月5日啟動亞(ya) 運青年V站建設以來,堅持誌願者不培訓不上崗、培訓不合格不上崗。今年以來,全市累計開展90餘(yu) 場V站誌願者集中通用培訓,1.63萬(wan) 名誌願者參訓。近期,全市997名亞(ya) 運青年V站站長及骨幹誌願者分3期開展強化集訓,確保高質量的誌願服務。

  《亞(ya) 運青年V站組織管理實務》課程培訓師張菊芳是杭州市蕭山區誌願者工作指導中心主任,也是蕭山區156個(ge) V站的總站長。為(wei) 做實亞(ya) 運城市誌願服務,團蕭山區委爭(zheng) 取黨(dang) 政支持,區內(nei) 133個(ge) 核酸小屋變身亞(ya) 運青年V站。依托屬地高校、青年誌願服務組織、企事業(ye) 單位團組織,打造了“V蕭”青年專(zhuan) 業(ye) 誌願服務隊伍,並通過“線上+線下”模式,強化誌願者輪訓,係統化提升站點誌願服務水平。

  從(cong) 蕭山國際機場內(nei) 的GTC亞(ya) 運青年V站,到航行在千島湖碧波之上的亞(ya) 運青年V站·青春號遊船;從(cong) 錢江新城核心區亞(ya) 運青年V站,到西湖邊的武林大媽亞(ya) 運青年V站,V站誌願者從(cong) “我”變成“我們(men) ”,匯聚起青春的力量,用微笑拉近距離,用雙手傳(chuan) 遞善意。

  本報杭州9月13日電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蔣雨彤 來源:中國青年報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