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軌道上的京津冀:由“三片瓣”合為“一朵花”

發布時間:2023-10-19 14:57:00來源: 中國青年報

 

  在廣袤的京津冀大地上,鐵路如同大地的血脈,聯通著祖國大地上的各個(ge) 城市。近年來,中國鐵路北京局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鐵路北京局)在黨(dang) 的領導下,緊緊圍繞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積極推進“軌道上的京津冀”建設,發揮鐵路交通的骨幹作用,推動了京津冀地區鐵路交通的高質量發展,助力了區域經濟社會(hui) 的繁榮和生態環境的改善。10年間,一條條鋼軌連接起無數的城市,見證了京津冀地區由“三片瓣”合為(wei) “一朵花”的壯麗(li) 畫卷。

  京津冀高鐵網絡:縮短時空距離,聯通發展新動脈

  京津冀的高鐵發展是中國鐵路發展的一個(ge) 縮影。

  2008年8月1日,京津城際高速鐵路正式開通運營;2009年4月1日,石太客運專(zhuan) 線通車;2011年6月30日,京滬高鐵通車;2012年12月26日,京廣高鐵京武段通車;2013年12月1日,津秦客運專(zhuan) 線通車;2015年12月28日,津保鐵路通車;2017年12月28日,石濟客專(zhuan) 開通運營,以北京、天津、石家莊和德州為(wei) 基點的京津冀“矩形”高鐵環形網形成;2019年12月30日京張高鐵開通運營,從(cong) 自主設計修建零的突破到世界最先進水平,從(cong) 時速35公裏到350公裏,京張線見證了中國鐵路的發展,也見證了中國綜合國力的飛躍;2020年12月27日京雄城際鐵路全線開通運營,將北京與(yu) 大興(xing) 機場、雄安新區有效聯通;2021年1月22日,京哈高鐵北京到承德段正式開通運營,將承德市拉進京津冀一小時軌道交通圈;2022年12月30日京唐城際鐵路、京濱城際鐵路寶坻至北辰段正式開通運營……

  如今,京津冀區域內(nei) 高鐵總裏程已經由2008年的118公裏增長到2486公裏,實現了對區域內(nei) 所有地級市的全覆蓋,京津冀地區“1小時交通圈”初具規模,主要城市間2小時通達交通圈基本形成,高鐵飛馳、城際鐵路和市域鐵路比翼雙飛,“軌道上的京津冀”主骨架基本成型。

  據了解,“十四五”期間,京唐鐵路、京濱鐵路、津興(xing) 鐵路等將陸續建成開通,京雄商高鐵雄安新區至商丘段、雄忻高鐵、津濰高鐵等項目已開工建設,京津冀地區鐵路網將實現進一步擴充。

  服務升級迭代,京津冀出行體(ti) 驗更美好

  與(yu) 高鐵同步發展的,是鐵路服務水平的持續提升。今年是中國首條運營時速350公裏高鐵——京津城際開通運營15周年。作為(wei) 京津城際的第一批列車長,張瑩說這15年裏,鐵路客運服務人員“從(cong) 未停止過對服務細節的執著追求,要麽(me) 不做,要做就做到極致”。對工作的極致追求推著張瑩始終對自己嚴(yan) 格要求,從(cong) 沒有過一絲(si) 懈怠。

  不少搭乘京津城際的旅客都過著“雙城生活”,需要一大早從(cong) 天津上車去北京工作。為(wei) 了讓旅客們(men) 在車上補個(ge) 好覺,張瑩會(hui) 把車廂內(nei) 的燈光調低、溫度適當增高、廣播音量調小、巡視車廂時還會(hui) 放慢腳步減少聲響。一位常年往返於(yu) 北京、天津兩(liang) 地的旅客周先生有次專(zhuan) 程找到了張瑩,當麵向她致謝:“謝謝你們(men) 提供了如此溫馨細致的服務,謝謝!”

  近年來,中國鐵路北京局堅持以人民為(wei) 中心的發展思想,客運服務不斷提質升級,根據客流和市場需求進一步深挖列車潛力、創新服務方式,大幅提升了旅客的乘車體(ti) 驗,使得人民群眾(zhong) 的出行更為(wei) 便捷,人民群眾(zhong) 出行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續增強。

  如今,定期票、計次票讓旅客得到實惠,日常通勤更加便利;電子臨(lin) 時乘車身份證明、電子客票、刷臉進站、互聯網訂餐、敬老慢窗口、靜音車廂的出現,滿足了旅客出行的不同需求;“慢火車+旅遊+土特產(chan) 品推介+特色產(chan) 業(ye) 推廣”的綜合列車開行模式、特色旅遊專(zhuan) 列等產(chan) 品的推出,滿足了現代遊客“快行慢遊”需求……

  中歐班列聯通世界,推動京津冀產(chan) 品行銷海外

  石家莊國際陸港位於(yu) 河北省石家莊市高邑縣內(nei) ,是河北省唯一實現常態化、圖定化開行中歐班列的國際陸港,平均每周有6列中歐班列從(cong) 這裏始發開往中亞(ya) 、歐洲多個(ge) 國家。中國鐵路北京局下轄的石家莊貨運中心高邑網點擔負著石家莊國際陸港全部中歐班列的運輸組織工作,在這裏有一對夫妻“一內(nei) 一外”、共同服務起這條聯通亞(ya) 歐大陸的“鋼鐵巨龍”。

  男孩叫楊曉,是高邑網點一名外勤貨運員,負責對中歐班列集裝箱貨物進行安檢查危,守護著中歐班列安全運輸的首道關(guan) 口;女孩叫白玉倩,身為(wei) 內(nei) 勤貨運員的她負責做好中歐班列的信息錄入和統計分析。

  隨著石家莊國際陸港開行中歐班列數量的增長,貨物發運品類也由過去的鋼鐵、化工產(chan) 品發展到現如今的汽車、光伏電纜、服裝、醫藥等多個(ge) 品類,每當一個(ge) 新品類出現時,都需要楊曉和同事們(men) 認真研究與(yu) 之對應的裝載加固方案,保障貨物能夠高效、安全運達目的地。

  5月19日,楊曉在查驗集裝箱時,發現一櫃新的品名——大型裝載機。他一眼就看出貨物存在偏載與(yu) 裝載加固不到位的問題,於(yu) 是馬上向客戶指出。“一旦大型機械裝載不牢固,在列車運行途中可能會(hui) 有躥動風險,後果難以想象。”楊曉說。

  由於(yu) 客戶預約的是本地報關(guan) ,馬上到點著急報關(guan) ,其他作業(ye) 已來不及,客戶焦急萬(wan) 分。本著讓客戶少跑路的服務原則,楊曉和同事們(men) 現場反複測量和研究,提出“換用鋼絲(si) 繩、方木、大角木等裝載加固材料,易活動部件拆解下來單獨固定,增加配重進而解決(jue) 偏載問題”等方案,使得該集裝箱順利通過查驗,及時進入海關(guan) 並安全運抵目的地。

  正因為(wei) 有了像楊曉、白玉倩這樣一群踏實肯幹、認真負責的鐵路人在幕後默默支撐,石家莊國際陸港從(cong) 2018年開行中歐班列3列,增長至2022年全年發運310列,輻射範圍更是擴大到德國、法國、芬蘭(lan) 、哈薩克斯坦等50多個(ge) 國家和地區,構建起橫貫東(dong) 中西、連接南北的國際商貿物流大通道,帶動京津冀區域特色優(you) 質產(chan) 品走向海外。

  中國鐵路北京局貨運部相關(guan) 負責人介紹,京津冀地區開行的中歐班列具有輻射範圍廣、貨物品類多、貨源需求旺盛等特點。班列主要經由津山、京滬、京廣等鐵路幹線,發往二連浩特、滿洲裏、霍爾果斯等口岸站,將京津冀及周邊地區生產(chan) 的商品汽車、汽車零配件、日用品、鋼材等物資,及時高效發往中亞(ya) 、歐洲國家。

  自開行中歐班列以來,中國鐵路北京局累計開行中歐(中亞(ya) )班列5431列,發運集裝箱57.1萬(wan) TEU(國際標準箱單位),為(wei) “絲(si) 綢之路經濟帶”周邊國家送去了大量生產(chan) 生活物資,也為(wei) 京津冀區域地方經濟和外貿經濟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

  天津貨運中心新港營業(ye) 部發運中歐(中亞(ya) )班列占天津貨運中心發運中歐班列總量的95%以上,是名副其實的天津“中歐班列主戰場”。

  受台風“杜蘇芮”影響,8月初,天津地區普降大到暴雨,麵對突如其來的惡劣天氣,天津貨運中心新港營業(ye) 部孫凱連續多日帶領職工堅守在一線。在此期間,有部分客戶聯係孫凱,焦急地說自己的貨物基本都是怕濕貨物,擔心這次強降雨會(hui) 導致集裝箱堆場積水,集裝箱內(nei) 一旦進水,將會(hui) 造成貨物的極大損失。

  掌握情況後,為(wei) 了避免貨物浸濕,孫凱決(jue) 定利用裝卸車作業(ye) 的間隙時間,將中歐班列集裝箱堆場最下層的集裝箱由重箱換成空箱。“雖然‘折騰’,但能有效避免堆場底層集裝箱貨物浸水,不但保證了中歐班列客戶利益,更確保了天氣不良下的作業(ye) 安全。”孫凱說。事後,客戶們(men) 紛紛對孫凱豎起大拇指:“鐵路人把客戶的事放在第一位,把所有的困難都提前想到,處理妥當了,跟鐵路合作就是省心、放心!”

  班列聯通歐亞(ya) ,絲(si) 路風笛長鳴。如今中國鐵路北京局管內(nei) 開行的中歐班列搭載的商品種類越來越多,開行的頻次穩步增加,管內(nei) 逐步形成了天津新港營業(ye) 部、河北省高邑國際陸港和北京平穀馬坊3個(ge) 中歐班列開行基地,每周開行中歐(中亞(ya) )班列18列。

  “現在,越來越多的企業(ye) 通過中歐班列搭建起貿易橋梁、走出了國門。我和同事們(men) 也在不斷提升服務質量,助力中歐班列開行高效順暢。”中國鐵路北京局貨運部相關(guan) 負責人說。

  雅萬(wan) 高鐵心連中印尼,“軌道上的京津冀”越跑越快

  雅萬(wan) 高鐵是印度尼西亞(ya) 乃至整個(ge) 東(dong) 南亞(ya) 地區的第一條高速鐵路,北起印尼首都雅加達,南至西爪哇名城萬(wan) 隆,全長142公裏。它不僅(jin) 是中印尼共建“一帶一路”的標誌性工程,也是中國高鐵首次全係統、全要素、全產(chan) 業(ye) 鏈在海外落地,全線采用中國技術、中國標準。在高鐵開通運行前,中印尼雙方精心組織相關(guan) 單位對各專(zhuan) 業(ye) 設備進行了聯調聯試、檢測驗收和安全評估,確保線路完全具備開通運行條件。中國鐵路北京局作為(wei) 雅萬(wan) 高鐵正式開通運營的主體(ti) 單位,持續助力構建中印尼命運共同體(ti) 。

  天津人穆振說,自己也沒想到,有一天他會(hui) 作為(wei) 首發司機,在印尼駕駛雅萬(wan) 高鐵“複興(xing) 號”。

  雅萬(wan) 高鐵試驗運行時,穆振就是首發司機。因為(wei) 是新修線路,需要熟悉路線,穆振每天都會(hui) 和同事在線路上走5公裏左右。“這是為(wei) 了了解周圍的自然目標,感受起步坡道,行話叫‘走線’。”穆振說,盡管穿著脖套和防曬衣,但30多攝氏度的高溫以及強烈的紫外線還是會(hui) 灼傷(shang) 皮膚,痛癢難忍,“感覺自己在印尼黑了兩(liang) 個(ge) 色號”。

  穆振是第一批走出國門的“動車組司機”,入路27載,先後駕駛過幹線貨車、客車、動車組等12種型號機車。在印尼,穆振還負責培訓印尼當地的高鐵司機,34歲的印尼火車司機塞蒂亞(ya) 就是其中之一。在高鐵模擬駕駛室中,塞蒂亞(ya) 萬(wan) 右手緊握調速手柄。穆振提醒他要放鬆,過於(yu) 緊張會(hui) 導致誤操作。“駕駛高鐵對司機的注意力、操作熟練度和靈活應變能力的要求要高很多。”塞蒂亞(ya) 萬(wan) 說,自己一定要跟著中國老師好好學本領。

  “就像當時師父教我開火車那樣,我會(hui) 把自己的知識和實踐經驗毫無保留地傳(chuan) 授給當地徒弟。”穆振說。2022年11月16日,在全世界矚目和關(guan) 注下,作為(wei) 雅萬(wan) 高鐵首次試驗運行的動車組司機向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匯報了高速鐵路綜合檢測列車準備情況,圓滿完成了G20展示工作任務。

  大道之行,無遠弗屆,美麗(li) 中國,華章可期。如今,互聯互通、便捷高效的京津冀交通網絡正在加速形成,不斷完善的路網結構讓“軌道上的京津冀”越跑越快,中國鐵路北京局正以其勇當先鋒和守正創新為(wei) 中國式現代化疏通脈絡,以全新的速度逐夢京津冀。

  嶽陽 魯靜 董策 張雍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周偉(wei) 來源:中國青年報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